浅谈农村学校如何走进名校之列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pi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学校,地处偏远山乡,各种软硬件都不到位,造成了农村学校与发达城镇之间的差距较大。本文认为农村学校要走进名校之列须注意以下三点:(1)以人的名气让农村学校走进名校之列;(2)以物的“名”带领农村学校济身于名校之列;(3)以文化氛围的营造为突破口带领农村学校走进名校之列。
  [关键词]农村学校 名校行列 名师
  
  农村学校,地处偏远山乡,各种软硬件都不到位。交通蔽塞,信息不便,是制约学校发展的一大天然障碍,造成了农村学校与发达城镇之间的差距较大。那么,怎样才能让农村学校与名校之间的距离缩短,让他们走进名校之列呢?
  
  一、以人的名气让农村学校走进名校之列
  
  首先,以名师为依托。
  名校缘于名师,名师成就名校。学校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是如何的宏大与漂亮及人数的多少,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的教师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名。教学名师是学者和教育专家的合金,是教师队伍中的精英和核心,是学校精神的象征。经过大量的事实证明,许多名校在名师的塑造上很具特色,正因为他们的“出名”才带领学校步入了名校之列。具体作法是:制订长远的教师培训计划。制订计划必须顾及到全面,让各科同步发展。学校必须花一定资金在教师的培训工作上。让老师在三年内成为合格教师,在六年内成为骨干教师,在十年内成为学科带头专家。并且要形成长效机制,不能一时意气用事。二是与名校联姻。让名校教师送课下乡。学校组织老师进行观摩学习,学习后自己上课让专家评点,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三是选定适合校情实际的研究课题,让所有老师都参与到其中来,形成资源共享,使全校形成合力,促进教师不断地发展。四是实施“导师制”。也就是聘请特级教师及市(区)学科带头人为导师,对本校教师进行“传、帮、带”,以此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其次,以“名”学生为载体。
  我这里所说的“名”学生是指学生在今后是否能够成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让社会满意,家长放心的学生。因此,一所培养出合格乃至优秀的学生,是判断一所学校是否“名”的标准。从现在看来,的确如此。如果一所学校培养出了几个诗人,几个作家,学者或科学家,或者说培养出了几位国际大赛奖项获得者的学生。这时你不想成为名校都是不可能的,因为你的名气远远大于别的学校。所以我说,一个学校如果有“名”学生作为载体的话,那么他就会离名校只有一步之遥了。不管一所学校管理如何到位,各种条件都很好,但是中考或高考时一个学生也考不走,可想而知,他能成为名校吗?
  再次,以“名”校长作引擎。
  俗话说:“有了一位好校长就等于有了一所好学校。”作为一位校长必须具备如下能力才能使一所学校走向名校。一是要有伯乐意识,校长要有认识人才、发现人才的能力,这一点很重要,如何来选拔一所学校的中层领导这是学校发展的关键。要给教师展示才华的平台,使他们有成就感,激发他们奉献教育的激情,挖掘他们的潜力,让整个学校形成向上的合力,要知人善任。还要学会理财,一个学校光有教师而没有钱作后盾也是不行的。有了钱才好办教育的大事。二是校长必须思想前沿。即比任何教师接触新鲜事情的意识要早。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转的前沿意识,用一种大才大气的风格感染其他教师,并且有独树一帜的办学思想。三是校长必须学识渊博。学校的校长不一定要是教学的能手,但必须是有渊博知识的学者。有了学识才能与老师“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否则就会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局面。不但不会带领学校走进名校之列,反而会使教师瞧不起你,处处与你顶牛唱对台戏,导致学校停滞不前的僵局。四是校长必须具备崇高的人格魅力。也就是作为一名校长必须有公正公平之心,能有容人之短之腹及果断处事之能。这几点就是名校长的人格基础。公平公正会让别人对你信服使人感到你有亲切感,因而不管别人有什么事都会对你诉说,所以你也会在此活动中得到进步。容人之腹是要求校长要有宽容之心,俗话说:“大度(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不是吗?公元前二世纪的秦朝,出了一个很有本事的军事家韩信,他在家乡淮阴时曾忍受过“胯下之辱”。而韩信却说:“我并不怕他,而是没有理由杀他,如果杀了他,我就会没有我的后来了。”作为一个军事家的韩信都能做到这样,何况一个校长呢?再者就是校长必须要有果断决策的能力。作为一校之长,不能瞻前顾后,顾虑重重。俗话说:当机不断,必有后患。
  
  二、以物的“名”带领农村学校济身于名校之列
  
  首先,一所名校必须要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础。例如,我们要发展音乐特色学校但是我们连一样音乐器材都没有,那不就是纸上谈兵吗?我们要学生去积累丰富的课外材料用于写作,但图书室都没有又怎么能让学生写出好作文呢?这不也是水中捞月吗?因此,一所学校要成为名校,必须要各种教学器材设施一流,只有一流的教师用一流的器材才会教出一流的学生。时下,很多家长在选学校时就看这些因素。
  其次,作为学校必须有让学生学得好的硬件设备基础,如实验室必须一流,运动场必须达标。选学专业课一定要有设施设备。否则就不能达到效果。因此,以“物”的名带学校走进名校就是说一所学校要有完备的物质保证。
  
  三、以文化氛围的营造为突破口带领农村学校走进名校之列
  
  首先是校园精神文化的营造,校训必须符合校情、乡情,要切合学校的发展特点,不能过大过于通俗,这其中必须体现本校师生前进的方向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名人名言及名人画像必须要有但不能过繁,要体现本校的个性,不能太过于张扬。校园精神文化的营造必须体现在“雅”和“异”。“雅”就是高雅,与本土文化形成完美的统一。“异”就是具有独特的气质和风格。不能“人云亦云”。只能在别人的基础上合理地继承和辩证地创新。
  其次是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制度是用来管人的,而学校是人来推动发展的,如果学校制定的制度不能激发人的动力,哪怕制度再多也是枉然。因此,不论是哪一间学校在制定制度时必须注重两点:一是要有效果,二是要有先进性、可操作性,要将人文关怀与管理效率相得益彰,并能够形成自觉而持续发展的制度新机制。
  再次,就是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营造校园环境的总体原则就是“和谐”。必须顾及到校园的整体美感,在布置校园时必须着眼于“美”和“雅”两点。一是标志性建筑必须符合雅的标准,不论是从格调上还是从布局上都必须符合这一原则。二是假山池沼花坛的局部配置必须着眼于“美”,在大雅的校园环境中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因为良好的校园环境在师生走向成功的路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作者单位:贵州凤冈县天桥中学)
其他文献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高校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我校通过精心组织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大幅度提升本科生创新精神,促进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模
摘 要:液压启闭机在水利工程中使用广泛,液压启闭机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也逐渐成为各个已建成的工程中的日常管理工作重点。文章结合工程实例,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针对液压启闭机运行中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详细分析了故障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维护管理措施,旨在提高液压启闭机维护管理水平,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关键词:液压启闭机;供油量;液压系统;活塞杆;养护;检修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液压设备以其小体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自然地用起了小组合作学习,本文就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对学困生学习关怀程
深圳就像荡妇一样迷人。假如说深圳真的是一位侧卧而眠的荡妇,那么莫高就等同于住在这位荡妇的一只乳房之上。那应该是荡妇最敏感的部位之一吧?可是莫高总感觉自己的生活与这
[摘要]学校教育尤其是现代学校教育,要以育人为本,既教书又育人。而校外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继续,是相互促进的统一体。本文就学生应在校外学做什么样的人及在校外怎样学会做人两个方面作了深刻阐述。  [关键词]学校教育 校外教育 学会做人    学校教育尤其是现代学校教育,要以育人为本,既教书又育人。教育的任务或者使命是什么,就是说,教育应该让学生学会什么,这是人类自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产生以来就
[摘要]本文以利益冲突和立法对策为两个基本点,在全面分析与总结我国现阶段的利益冲突形式与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在利益协调上的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立法解决方案,以克服制度缺陷所引发的利益冲突,使各主体间利益得以合理的分配与协调,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市场规制利益冲突 市场规制法 立法对策    本文所主要强调的利益冲突是指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表现得最为突出的,由于转轨过程中市场经济法律
杨蔚然是个资深的文艺青年,也是湖南文艺圈的达人。他玩音乐,搞策展,拍电影,写小说,保持了对文艺、对创作持久的热情,也释放出一波又一波的活力和创造力。2014年他出版的长篇
新课程强调教育不只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应该使学生不断生成智慧和人格。而智慧和人格是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生成的。那么,要使课堂成为思想交流的地方.思维碰撞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