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语课堂成为放飞学生心灵的绿洲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bugs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让学生爱上英语课,这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应该仔细思考并探究的重要问题。英语教师应该把它放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去学习和运用。所以,在英语课堂上,尽力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温馨的氛围,让英语课堂成为放飞学生心灵的绿洲。
  关键词:英语课堂 交流舞台 和谐构建
  著名的教育学家叶澜教授认为:“课堂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師生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师生的成长,课堂才有真正的活力。”因此,我们应从生命的层次进行英语课堂教学,让英语课堂充满家庭的温馨和生命的活力,让英语课堂成为学生的爱的乐园,成为放飞学生心灵的绿洲。
  一、和谐构建,激活课堂气氛
  英语教学的生命在于课堂,课堂教学的生命在于激趣、创新。中学生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教师必须因势利导。课堂上,创设各种各样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灵感。
  1.激发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每个班级总有一部分学习英语有障碍的同学,引导那些根本不学英语又喜欢玩游戏的学生来学英语不是一件容易事,只能智取,不能盲干。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运用竞争
  运用竞赛,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思维的灵敏性。初中学生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熏陶下,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激烈。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来,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例如,我们可以将日常口头操练用语变化成竞赛用语;问答可以来一个“抢答”;拼读单词,来一个拼“单词大王”竞赛,以及书写比赛,猜谜语大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再用积分法,给予鼓励效果更佳。课堂上适当的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设意境
  创设真实的交流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英语的最佳状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英语课堂气氛的有效措施。综合英语的实践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根据不同的课型,我给学生创设了许多闪耀着生命光彩、兴趣盎然的英语情景。如我于2013年的周末去爬山游玩,并且将游玩的照片上传于网上。新学期开始,我走进教室,许多学生就亲热地凑到了我的身边。这个周末,老师干什么去了?于是,我灵机一动,干脆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答记者问”:
  生1:Mr liu,will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you wentlast Sunday?
  师:I would like to tell all of you that I have gone to Wulian.
  生2:What is Wulian like?
  生3:What did you do when you were free?
  …
  问题还在提出,回答仍在继续。英语课堂已俨然成为师生交流、对话、碰撞的课堂,英语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二、优化课堂,搭建交流舞台
  课堂教学是创造性的活动,课堂教学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感受学生思维的灵性。让孩子们做舞台的主角,展示自己的生命活力。
  1.艺术应用
  教师是教学艺术的探索者。教师使用课堂用语的目的是为了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沟通,因此,课堂用语应简练通俗,符合学生的英语能力水平。精彩的课堂用语能给整堂课的教学锦上添花,因此课堂用语要生动丰富。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听力,又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2.有效设计
  课堂教学应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课堂教学有轻重缓急、波澜起伏,让学生的情感意识随课堂气氛的升降而起落,以求得“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
  3.丰富多彩
  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兴趣之源。英语来源于生活,离不开生活。教师要把课堂变成一个浓缩的微型社会:把花草树木、高楼大厦都“请”进课堂,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学会体味人生。让学生领悟到英语不仅存在于书本中,还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使学生亲身体验到英语就在身边,遂而产生对英语的亲近感。教师还应善于把来自生活的知识再融入生活,引导学生在课本知识中领悟生活,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如在讲授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上Module 2 Me,my parents and my friends时,我搬出了学生非常喜欢的电视剧《家有儿女》,让学生们去扮演剧中的角色。让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才能真正体验到英语学习的真谛和乐趣,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欲望。
  三、培养能力,激发学生灵感
  《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学要实现认知、情感和技能三大领域的教学目标,特别注重在传授知识与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老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时须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小组活动是学生的独立活动,每个学生都是学习活动的主人,积极主动的协调者和创造者。教师从传授者变为指导者、参与者或观察者。此活动可以改变课堂教学中学生所处的被动局面,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积极思维,发展个性,互助共进。同时,也可解决因班级学生多,学生急于实践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学习积极性受挫等矛盾。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有4人,每组选一名英语成绩较好、性格外向、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任组长。通过实践证明,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小组活动方法(如信息交流、猜谜、扮演角色、做游戏等),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言语交际环境,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大幅度地增加了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数量,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师生彼此分享激情的燃烧、真情的涌动和心灵的碰撞;而学生的想象力得以放飞,潜能得以发挥。
  四、营造氛围,焕发课堂活力
  情感是打动人心灵的秘诀,在英语教学中具有推动、调节、强化等功能。课堂的真正活力来自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心心相印,达到一种默契,这种默契能协调教学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其形成一种合力。
  1.潜移默化
  卢梭说过:“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所以,教师的言行要能唤起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热烈憧憬和乐观明朗的期待。教师温和的声音、微笑的面孔、理解的表情会给课堂带来愉快的气氛,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直接影响。
  2.培养自信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杰丝·雷耳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教师应看到每一个学生都有其闪光的一面;教师要懂得欣赏每个学生,对每个学生都暗含期待。在英语课上,教师应全力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保护学生的一切尝试;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发自内心的赞赏,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学生从教师的举止言行中感受到了教师对他们的爱意和鼓励,体会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就会逐渐消除用英语交际的胆怯心理,树立参与课堂活动的信心。
  我们从事的是基础的英语教学,要帮助学生发展自己;我们要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使书本知识交际化,使课堂活动生活化;我们要让学生为自己的生命喝彩;我们要把课堂与生活衔接,把世界引入课堂,让英语课堂成为放飞学生心灵的绿洲。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学习和实践,对助学课堂的内涵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助学课堂是以合作学习为切入点,密切结合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着力于解决方式方法问题。助学课堂是一种教学策略,而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在实践中应用可以改变学生厌学,提升学习能力,实现学科新跨越。要实施好助学课堂这一教学策略需要注意一系列问题。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出发,搭乘助学课堂这一教学“动车”,促进学生的学业和人格健康发展。
摘要:怎样才能做一个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呢?认为在教学中要“借助媒体搭台,注重活动中感悟”,即要注重生活问题情景的有效创设,注重在旧知向新知的迁移时启发,注重在思维卡壳时启发,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的充分开展,等等。  关键词:媒体教学 情景创设 知识迁移 思维启发 活动开展  课程改革在《纲要》中首先确立了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
育的核心首先应是育人,其次才是教书。作为班主任,只有学会赏识和尊重学生,率先垂范。树立正确的威信观,用爱浇注,用心沟通,树立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才能带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才能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  班主任工作爱心尊重宽容赏识对于为社会的某方面或者某学科做出贡献的人,我们称之为“人才”。首先,是做一个能够健康快乐的生活的人;其次,才能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在某方面有了突出
【摘要】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国家规定的以进一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为目标的高中学生必修课程。只有坚定不移地走通用技术课程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教改之路,才能完成这一核心目标。  【关键词】通用技术课程技术素养科技创新创新能力工匠精神我校结合实践教学提出以“提高技术素养,培养创新能力,开发师生潜能”为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理念。制定了坚持以实践为主,运用“自
【摘要】:班级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教育形式和任务又在千变万化,对于班主任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奋斗是生命本身的需求,必须要用自己的勤奋战胜懒惰,用自己的付出呵护成长。只有这样,才可以生如夏花般灿烂。  【关键词】:班主任 班级管理 人生意义  站在国考考场前,望着下面奋笔疾书的考生,我脸上浮出笑容,心中荡起涟漪,似曾相识的一幕又一幕,在每一个人的人生中,似乎都存在着。  我们的人生——
笔者首先 介绍了设计思路:整节课体现了一点突出,即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两项重视:注重渗透职业教育意识、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体现了三种创新: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激趣教学、多维训练以及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一、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授对象是我校学前专业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完成基础模块的学习。正在开始拓展模块以及英语教法两门学科的学习。他们已经掌握基础的英语知
【摘要】德育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创新德育工作方式,以人文精神培养为重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人文教育环境中陶冶高尚的情操,逐步提高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高尚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了学生和谐发展。  【关键词】德育活动 班集体 课堂渗透  一、以德育活动为载体,注重体验感悟  “教会学生做人”是德育工作的
【摘要】探讨观察和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有的放矢、积极思考大胆探索两个方面的能力,从平时抓起,从日常做起,树立语文教学为作文服务的观念,并从课堂走出,投身于生活中,循序渐进,提升作文的能力。  【关键词】观察 思维 作文能力 循序渐进  很多语文老师总是埋怨自己学生的作文空洞无物、虚情假意,常常是千篇一律、前人一面。该怎样让初中生写作时不再“囊中羞涩”,该如何引导学生使他们写作时言之
摘要:“心困生”在日常行为上存在认知混乱、情绪异常、性格怪异和品德偏差等问题,是学生中的“异类”,让老师头痛。怎样走近“心困生”,走进他们的心灵,温暖他们冰冷的心……在此,探讨了对“心困生”爱的教育。  关键词:“心困生” 倾听花开 心灵教育 “糊涂”的爱  何谓“心困生”?心困生,是指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困难,日常行为上表现有认知混乱、情绪异常、性格怪异和品德偏差等问题的学生群体。这些学生通常被
【摘要】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育的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各种潜能被激发,还可以使学生乐于参加班级活动,班级凝聚力不断增强。学生能够发自内心的尊重和信任教师,会使得教学工作或是班级工作都顺利开展。  【关键词】师生关系上学路放学路出行路同走和谐众所周知,和谐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