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乳内动脉搭桥与单侧乳内动脉搭桥对胸骨愈合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r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在冠脉搭桥手术中,使用双侧乳内动脉和单侧乳内动脉对胸骨愈合的影响。

方法

冠脉搭桥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双侧乳内动脉搭桥组)和对照组(单侧乳内动脉搭桥组)。实验组50例,男37例,女13例,对照组50例,男34例,女16例。观察各组的胸骨愈合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

实验组中患者术后引流量以及胸骨愈合不良的发生率[第1天引流量:(350.67±56.86)ml vs (240.72±48.35)ml;总引流量:(595.65±102.35)ml vs (398.85±75.84)ml;胸骨愈合不良的发生率:20% vs 0;P<0.05或P<0.01]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患者。具有三项以上的胸骨愈合不良危险因素的患者,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胸骨愈合不良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例vs 0例,P<0.05)。

结论

与单侧乳内动脉搭桥患者相比,双侧乳内动脉搭桥增加了患者胸骨愈合不良的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透支气管壁针吸活检术(EBUS-TBNA)在结节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临床疑诊结节病患者行支气管镜及超声支气管镜检查,先后进行支气管黏膜活检(EBB)、透支气管壁肺活检(TBLB)及EBUS-TBNA。将EBB、TBLB和EBUS-TBNA活检物行石蜡包埋,并分别进行HE染色、抗酸染色。比较EBB、TBLB和EBUS-TBNA在结节病诊断中的差异,评价EBUS-T
目的观察盆底肌肉训练联合中药治疗轻-中度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5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门诊诊断为轻-中度盆腔器官脱垂10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包括凯格尔运动(Kegel)、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2个疗程,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补中益气汤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