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对实践课效果的衡量基本都是通过学生作品来评析的,但现阶段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只注重新课的讲解和学生的上机实践,往往忽视对学生作品的评析。当然不可否认有的教师也有这个环节,但大多数都是轻描淡写,评析的方式方法也不完善。要想使实践课发挥最大的效益,那么对于学生作品的综合评析就不能忽略。因此,怎么公平、公正、客观地评析学生的作品值得我们去探究,以下我谈谈关于这个问题的一点个人想法。
一、实施作品评析要符合新课程标准
《初中信息技术纲要》指出教学效果的评价能以作品评析的方式加以体现,可以说作品评析法是信息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我们在评析时要看学生作品的思路设计,要看作品结果的呈现方式,不能简单地只注重结果,更要重视过程。这样就可以更科学地把握学生的信息素质,把握学生的实践水平,把握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施作品评析的方法要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观念
作品评析是信息课的重要一环,合理、科学、恰当的评析方法显得十分重要。传统的评析多数采用笔试法,或采用上机操作法。此等方法显然重评析结果,然而忽视了评析过程。现在科学合理的作品评析法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课堂评析参与面,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因为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由此可达到促使其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尽快改变学生信息课喜欢玩不愿意学的现状。
三、结合实例探讨作品评析的几点尝试
本人以制作《电子版报》为例来说说我是如何实施作品评析的,《电子版报》是学完word软件以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制作的综合性较高的实践课。本课的目的明确,就是让学生能创作图文融洽、生动有趣且布局合理的版报,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在完成这个任务时我主要运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学生自己给自己评
众所周知,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身体、心理成长都不够成熟,思想方面不够稳定,在他们的思想里缺乏衡量的标准。因此,运用这个方法评析作品时教师要设计与评析相关的问题并让其来回答,以此来定标准。如《电子版报》制作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标准:你这样创作版报的想法是什么?你创作时选取了哪些素材?运用了哪些软件?通过这个版报你想展示什么?哪里是你的成功之处?哪里需要改进?结合这些问题学生就会自我评析,进而根据回答的情况进行量化积分,以此作为自我评析的依据。
2.小组内学生互相评析
运作这种方法评析时,可以利用分组的思想,让其在小组内互相评析。根据小组合议的结果,在小组内他们之间互相进行公正的评析。同样互评时教师也可设定一个评定的依据,以力求学生在评析时减少盲目随意性,尽可能公平公正。如《电子版报》制作时,我为小组内互评设计的问题依据是:①版报整体设计结构性是否合理;②版报材料、内容方面是否有科学性;③版报画面表现形式是否具有吸引性;④版报结构是否有清晰性。针对以上四个方面都划定的评分等级分别为优、良、中、差,小组内学生之间根据以上四点依据互相打分。结合此评析依据就可极大提高作品评析的效率,也使得评析更公正。
3.小组之间作品互相评析
在信息课教学中,对于学生的作品可根据情况进行小组间公开评析,教师根据小组作品完成的情况,合理引导学生进行组间互评。在《电子版报》制作时,我在课堂中利用分组法组织教学。为了激发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制作评比,首先让他们找出其他小组的优点,找出哪些方面值得借鉴学习,对这些优点要公开表扬。当然对于缺点也不能隐讳不言,要用恰当的方式方法给学生以指点。不要伤了学生的自尊,不要简单地对学生的作品予以否认,要多些赞扬的言语。
4.老师点评
(1)对作品单独评析。教师若发现个别学生的作品有不当之处或精彩的地方,可以用语言表达或眼神交流或动作指引等方式,以此法把评析的结果与学生单独进行交流。这样就可以在不对其他学生学习干扰的情况下完成对个别学生作品的点评指导,也能尽早地对学生作品进行点拨、订正或赞可。如在制作《电子版报》时,一名学生插入的一张图片太大,几乎占据版面的三分之一,我用手一指这个图片,然后做了一个大的手势,学生立马明白了,也会心地笑了。这样也进一步激发了他创作的激情。
(2)对作品进行全班展示评析。学生学习的效果是以作品展示来体现的,学生完成了作品,就可以让他们展示。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给他们机会让其表现自己,这可以起到很好的鼓励作用,也能更大限度地培养其自信心。在制作《电子版报》时,我运用“极域”教学软件,对于一些把作品完成较好的学生,可要求其把创作的过程在全体同学面前“广播”。这可使其他同学在该生展示的过程中受到指引或启发,以便更好地完成作品的制作。同时,学生展示作品时其他学生也能帮助该生找到不足之处或精彩的地方。这样,同学之间就能互相学习,相互激励,共同进步。
总之,作品评析是信息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教师要灵活选用恰当的方法,要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多给其表现的机会。恰当合理的评析能提高课堂效益,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当然,信息课上更加科学合理的作品评析方式还需要探索。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张庄中学)
一、实施作品评析要符合新课程标准
《初中信息技术纲要》指出教学效果的评价能以作品评析的方式加以体现,可以说作品评析法是信息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我们在评析时要看学生作品的思路设计,要看作品结果的呈现方式,不能简单地只注重结果,更要重视过程。这样就可以更科学地把握学生的信息素质,把握学生的实践水平,把握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施作品评析的方法要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观念
作品评析是信息课的重要一环,合理、科学、恰当的评析方法显得十分重要。传统的评析多数采用笔试法,或采用上机操作法。此等方法显然重评析结果,然而忽视了评析过程。现在科学合理的作品评析法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课堂评析参与面,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因为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由此可达到促使其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尽快改变学生信息课喜欢玩不愿意学的现状。
三、结合实例探讨作品评析的几点尝试
本人以制作《电子版报》为例来说说我是如何实施作品评析的,《电子版报》是学完word软件以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制作的综合性较高的实践课。本课的目的明确,就是让学生能创作图文融洽、生动有趣且布局合理的版报,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在完成这个任务时我主要运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学生自己给自己评
众所周知,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身体、心理成长都不够成熟,思想方面不够稳定,在他们的思想里缺乏衡量的标准。因此,运用这个方法评析作品时教师要设计与评析相关的问题并让其来回答,以此来定标准。如《电子版报》制作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标准:你这样创作版报的想法是什么?你创作时选取了哪些素材?运用了哪些软件?通过这个版报你想展示什么?哪里是你的成功之处?哪里需要改进?结合这些问题学生就会自我评析,进而根据回答的情况进行量化积分,以此作为自我评析的依据。
2.小组内学生互相评析
运作这种方法评析时,可以利用分组的思想,让其在小组内互相评析。根据小组合议的结果,在小组内他们之间互相进行公正的评析。同样互评时教师也可设定一个评定的依据,以力求学生在评析时减少盲目随意性,尽可能公平公正。如《电子版报》制作时,我为小组内互评设计的问题依据是:①版报整体设计结构性是否合理;②版报材料、内容方面是否有科学性;③版报画面表现形式是否具有吸引性;④版报结构是否有清晰性。针对以上四个方面都划定的评分等级分别为优、良、中、差,小组内学生之间根据以上四点依据互相打分。结合此评析依据就可极大提高作品评析的效率,也使得评析更公正。
3.小组之间作品互相评析
在信息课教学中,对于学生的作品可根据情况进行小组间公开评析,教师根据小组作品完成的情况,合理引导学生进行组间互评。在《电子版报》制作时,我在课堂中利用分组法组织教学。为了激发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制作评比,首先让他们找出其他小组的优点,找出哪些方面值得借鉴学习,对这些优点要公开表扬。当然对于缺点也不能隐讳不言,要用恰当的方式方法给学生以指点。不要伤了学生的自尊,不要简单地对学生的作品予以否认,要多些赞扬的言语。
4.老师点评
(1)对作品单独评析。教师若发现个别学生的作品有不当之处或精彩的地方,可以用语言表达或眼神交流或动作指引等方式,以此法把评析的结果与学生单独进行交流。这样就可以在不对其他学生学习干扰的情况下完成对个别学生作品的点评指导,也能尽早地对学生作品进行点拨、订正或赞可。如在制作《电子版报》时,一名学生插入的一张图片太大,几乎占据版面的三分之一,我用手一指这个图片,然后做了一个大的手势,学生立马明白了,也会心地笑了。这样也进一步激发了他创作的激情。
(2)对作品进行全班展示评析。学生学习的效果是以作品展示来体现的,学生完成了作品,就可以让他们展示。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给他们机会让其表现自己,这可以起到很好的鼓励作用,也能更大限度地培养其自信心。在制作《电子版报》时,我运用“极域”教学软件,对于一些把作品完成较好的学生,可要求其把创作的过程在全体同学面前“广播”。这可使其他同学在该生展示的过程中受到指引或启发,以便更好地完成作品的制作。同时,学生展示作品时其他学生也能帮助该生找到不足之处或精彩的地方。这样,同学之间就能互相学习,相互激励,共同进步。
总之,作品评析是信息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教师要灵活选用恰当的方法,要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多给其表现的机会。恰当合理的评析能提高课堂效益,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当然,信息课上更加科学合理的作品评析方式还需要探索。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张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