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亲子教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gkuia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黄金季节,生理、心理都发生明显变化,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亲子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根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融洽的亲子关系能更好地培养青少年的家庭角色和社会责任感。在这一时期,与父母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父母对其教育效果的好坏。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师除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应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亲子教育呢?本文从教会学生理解父母、感恩父母、教会与父母沟通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初中生物 渗透方法 亲子教育
  一、学会理解父母
  随着年龄增长,学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当强烈的独立意识与父母充满关爱的唠叨发生冲撞时,学生往往以自己的逆反行为表示自己长大了。理解是改善亲子关系的第一步。通过理解父母、体谅父母,正确看待父母的唠叨,从而改善亲子关系。
  生物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与学生建立较亲密的师生关系,获得学生的欣赏和信任,然后通过与孩子较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帮助孩子重新理解父母的言语及行为,并在这一重构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学会用更积极合理的方式尝试改善亲子关系。同时,课下在和学生的交往中,老师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征,找准谈话的切入点,和学生做有效沟通,尽量做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对生物学科教学工作会有很大帮助。如在人的个体发育这节分析青春期心理的变化时说希望父母把自己当做成年人看待,理解自己,这时我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发表想法,同时反问学生,生活中的父母,我们又理解多少呢?父母夜以继日地劳作,他们为我们流下辛酸的泪水,我们又知道多少呢?工作的压力与烦恼促使他们生活节奏随之改变了,我们又做过什么呢?通过一系列反问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学会理解父母,至少尝试理解父母。在与学生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帮助家长从不同于一般理解方式的角度分析并解读孩子的行为,使家长对孩子的行为及原因有更深入的理解,这一理解可以帮助家长重新看待并采用新的方式处理与孩子的亲子关系。那么,总体上说,这个工作至少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做。
  二、教會学生感恩
  教会学生感恩,教师要做感恩的典范,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表明了教师言传身教的重要性,要教会学生感恩,教师要身体力行,比如:我们在生活中热情回应每一个向你主动问好的学生,感谢他的友善和尊重;在课堂上表扬积极答问、课后认真作业的学生,感谢他们对教学工作的配合,当学生的付出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谢意,他们学会感恩老师,尊重和欣赏他人;我们还可以时常向学生表达自己对社会、学校、父母、朋友的感恩之情,当我们常怀感恩之心,做懂得感恩的人,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感恩。
  生物教材中“人的生殖”一节内容,可以渗透感恩父母的教育。我是这样开展的,问学生是否知道自己是如何诞生的?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是母体内一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而受精卵是精子和卵细胞经受精作用的结果,然后播放一段受精的视频,该视频讲述了几亿精子大军,是如何历经层层障碍,激烈竞争,最后只有一个精子与卵细胞成功结合的过程。学生看完视频后,都感慨万千,有的感慨精子旅程艰辛,有的感慨生命来之不易,接着我又播放了一段人类胚胎发育到母亲分娩过程的视频,看完视频后学生很感慨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接着我追问学生:“试想一下,你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现在的个体,你们的父母究竟付出了多少心血?每个人是不是都要感谢父母呢?”同学们感人肺腑,频频点头。如此让学生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在心灵上有震撼、有共鸣,学生才能学会感恩。
  三、学会与父母沟通
  沟通是心与心的交流。“沟”者渠也,“通”者连也,“沟通”本身的意思是借助某种渠道使双方能够通连。沟通是双方的交换交流,单方的只是沟没有通。有效沟通指有效地表达自己的信息,而对方的回应是我所祈望的。学生与家长在沟通上存在很大问题,轻的会产生不快心情,严重的导致离家出走,造成悲剧。关于学生与父母的沟通,据调查:有40.45%的家庭出现沟通障碍。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生物教师能为此做些什么呢?思来想去觉得应该利用生物学科的特点教给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学会与父母沟通。我在“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这节这样设计的,展示班上某位学生的一家三口的照片引起学生饶有兴趣地观察。接着提问:在这张照片中,①你看到了哪些性状?②性状是由什么控制的?学生会回答遗传与变异的知识,如学生发现该生的某一性状和父母一方相似,我借机对学生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与父母是一体的,平时应该经常和父母谈谈心,把自己的想法、做法告诉父母。沟通时注意自己的身份、态度、表情、口气等,一般来说,经过指导,学生都能尝到不同的成功喜悦。
  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孩子智力和人格健全发展,有助于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有益于促进孩子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通过生物教师的微薄之力帮助学生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使学生在融洽家庭气氛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
  [2]董媛卿.亲子间的对话.
其他文献
摘 要: 情境教学是一种以强调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互动交流为主要特征的,使学生在积极自主的学习中达到地理认知和个性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学思想,也是一种能够促进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激励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新型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尝试。本文具体论述了地理教学情境的创设途径,以利于情境教学的顺利实施,强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地理 情境教学 教学运用  初中地理学
摘 要: 化学综合计算试题是近年来小高考和高考的热点与难点,不仅将高中化学基础知识进行综合,而且在解题方法上渗透许多技巧,守恒法就是常用技巧之一,用好守恒法能准确、快速、简洁地得到答案。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化学计算 守恒法  化学计算是化学知识与数学运算的有机结合,从思维角度看,是把化学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进行运算,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思维。有关综合计算试题是近年来小高考和高考的热点与难点,不仅将高
初中物理教学内容主要是物理学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原理,而其中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是物理现实的抽象。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学知识体系的基础,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在回答怎样才能学好物理这一问题时就曾提出:学习物理的首要问题是弄清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因此,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教学就成为物理教学的核心,学生物理概念的生成与深化情况直接关系物理学习效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
摘 要: 作者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习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原始物理问题的概念。传统物理习题一般是教师把物理问题分解或抽象成一定的模型后再提交给学生,这就导致经历题海战术的学生没有能力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应加强训练学生解决原始物理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原始物理问题 抽象问题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常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在解决生活中原始的物理问题时总是存在很大困难。他们常说的一句话
摘 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大变革中,各种思潮激烈碰撞,大学生信仰教育式微局面正成为事实。党的十八大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为在当今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社会转型期开展大学生信仰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是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信仰教育  大学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能否确立正确的信仰,不仅直接关系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与否,还关系到党和国
摘 要: 在高中生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学生提问非常重要,有助于学生终生发展,体现新课程改革观念,有助于教与学创新,教师从“学问单教学”实验中逐步更新教学观念。  关键词: 高中生物 学问单 教学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学生提问非常重要。学生提问有助于学生终身发展,体现新课程改革的观念,有助于教与学的创新,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实
科学探究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敢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从学生学习化学情况来看,提不出问题或者提不出好的问题,往往成为中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之一,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基础知识不牢靠,不善于抓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不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