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sesh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是社会时代科技发展的产物,是生产力对社会生产的一种促进。它对各行各业,都有着划时代意义。它应用于教学中,转化了教学方式,提升了教学效率。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工具,肯定给教学带来了一次革命性进程,改变了教学结构,必然影响着今后社会、人文,科学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影响
  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个长远的系统的教育工程。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有攻坚克难的课改精神,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尝试运用多种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尤其是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作用,整合优质语文课程资源,拓展教学途径和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构建高效课堂建设中真正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高效课堂环境,提高学生对语文教材的感悟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课程目标。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语文是工具学科,也是一门语言学科,更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了解了语文学科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科学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整合优质课程资源,找准切入点,采用合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使学生通过对鲜活的课程资源的理解和感悟,深刻领会教材的本质,实现既能达到掌握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理解、欣赏等能力,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的目的。
  首先,我们要放下包袱,转变观念,改追求课堂整体环节变为追求课堂质量,这样才能打造有生命力的课堂。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圆缺了一个小角,大半圆觉得不完美,决心找回小半圆。于是它开始长途跋涉,可是她再也没法像原来那样快速的滚动了,它只能滚一会,歇一会。就在这停歇的当儿,它看到了平常无暇欣赏的风景。它看到了灿烂绚丽的朝霞,看到了壮美如诗的夕照,听到了风儿的歌唱,听到了小孩儿的歌声,还有许许多多美丽的故事。终于,有一天,它找到了小半圆,它却不想成为一个完整的圆了,它想欣赏沿途美丽的风景。这个故事给予我们启示,在注重省时高效的同时,是否应该让学生欣赏一下沿途的风景?
  二、利用多媒体强化课堂教学系统状态的协同效应
  小学的课堂里是一群充满朝气永远不知疲惫的孩子,给他们上课也就需要了解在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的发展规律,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学情。不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也就没有办法跟他们很有效的沟通,不能跟他们有效的沟通就不能跟他们上好课。课堂的质量跟师生关系也是很有联系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课堂的高效,让师生的关系更融洽,课堂也就更顺畅和高产。了解这个年龄层的学生关注的话题,喜欢的东西,他们心里上的特点,敏感期,给他们营造舒适的环节,多听听他们内心的声音,把信心和信任交还给他们,让他们自主的去做很多事情。
  三、利用多媒体拓展协作空间与渠道
  今年我们学校每个教室都按上了电子白板,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了课堂主要的教学手段。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和谐,教法和学法的和谐,课堂状态的和谐,培养学生协作、自主地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在三年级《揠苗助长》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以下学习活动:边看电脑动画片,边了解成语的意思;小组讨论;利用软件阅读课文,查阅字词;小组分角色读;学生做练习,这样就拓展了学生造句变式思维。从以上教学案例可以看出,教师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充分主动地学习,拓展了多方面的协助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之一,在充满兴趣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记忆力明显提高,思维也更加敏捷。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其生动、活泼、直观的特点,能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良好的情绪背景,从而有效的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提出将要学习的新课题和学习目标,能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
  再如,《美丽的小路》一课,老师在备课时,可利用计算机扫描仪将小路干净时的图片扫进计算机,并在Photoshop中对其进行图片处理,再配上一段轻音乐和适当的解说。教学伊始,先用大屏幕放给学生,那美丽的画面,加上画龙点睛的解说,一下子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学生欣赏着、赞叹着……意犹未尽之时,再学习课文内容,就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起来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
  总之,小学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学科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计算机以其强大的存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随着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启动,正以一股锐不可挡的气势走进课堂,成为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它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从分析融合教育的理念和优势入手,探讨现阶段特殊学生群体融合教育中遇到的问题,指出班主任融合教育的实践方法:注重对特殊学生学习心态的调整,注重对特殊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注重提升特殊学生的集体融入感。   关键词:班主任;融合教育;特殊学生;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1;G6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18-0017-02  班主任对班级特殊
摘 要:核心素养体现了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是美术教师成长之路上的必修课。文章分析美术教师的核心素养专业发展结构,探讨核心素养专业发展之路,指出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美术教师;专业发展;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1;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06-0026-01  核心素养下的教育教学要求以师生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
摘 要:传统的体育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需要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文章主要分析体育教师对学生实施课堂教学的问题,探讨体育教师基于创新角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指出体育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要及时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要立足素质教育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体育;教学方法;运动能力;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
近几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有显著增加的趋势,而缺乏典型症状占三分之一,易误诊,应引起基层医生的高度警惕。1990~2010年间,我院有43例AMI误诊。其中误诊为消化道疾病17例,
随着母婴保健工作的加强与渐趋完善,山区人民对于妊娠高血压疾病对母婴的危害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改观。但对于子痫前期的治疗常常期待并依赖于药物,对于子痫前期的治疗唯一有效
摘 要: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学活动的优化程度有密切的联系。文章探讨教学活动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科学能力、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关系,并介绍一些有效的教学实践方法,对提高科学教学效果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教学活动;认知结构;知识体系;科学能力;科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12-0023-01  教学活动是实施课程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综合性学习,旨在提供学习多渠道的学习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技能为主,忽略学习过程的现象,在语文课堂屡屡皆是。长期如此,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不再觉得新鲜,失去了原本应有的期待性。为此,以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依托,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开放性、主体性和实践性。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对于促进学生学
目的:本文对125例UAP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从而进一步阐明uAP证候分布特征。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和/A,冠脉CT检查确诊UAP患者。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信息采集以面访方式进行调查。
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非常重要,教学也要面向全体学生,但数学学困生在初中生中占有相当比例,尤其是学困生的逆反心理。所谓逆反心理,即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种事物产生厌恶、反感情绪,做出与事物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在后进生中出现较为普遍,他们一旦出现逆反心理,对学习的消极态度和厌恶情绪便油然而生,有的甚至产生严重对立情绪。目前,中学数学教学普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两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