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治疗效果的影响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long2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建立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220例脑卒中患者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A组(110例)及B组(110例),A组建立脑卒中单元,按程序进行治疗,B组按脑卒中治疗常规进行,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NIHSS、OHS)评价疗效,比较两组住院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BI、NIHSS、OHS的差异.结果 A组病死率明显低于B组(χ2=3.12,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A组明显低于B组(χ2=12.22,P<0.05);A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NIHSS评分、OHS评分与B组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17、2.31、3.96,均P<0.05).结论 采用卒中单元治疗脑卒中临床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对不孕症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发不孕症患者122例,其中合并子宫腺肌病患者32例为观察组,另9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促排卵反应及IVF-ET的临床结局情况.结果 两组间促性腺激素用量、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受精数、卵裂数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临床妊娠率21.9%,低于对照组的30.0%,但两组间
目的 观察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服用卡托普利(25 mg/次,3次/d),治疗组服用缬沙坦(80 mg/次,1次/d),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与对照组的17例、13例、10例、75.0%相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的 比较五种方法检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准确性.方法 对10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分别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三种不同产地的五分类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流式细胞仪等五种方法进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检测.结果 100例血标本检测结果:显微镜计数法为(0.249±0.1]2)×109/L;BC-5500、XE-2100和AC·T5diff血细胞分析仪所测结果分别为(0.253±0.105)×109/L、(0.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联合疏血通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A组和B组各47例,A组采用左卡尼汀联合疏血通治疗,B组采用疏血通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清尿素氮、肌酐、高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30 d后,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P<0.05),A、B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尿素氮、肌酐、高
目的 探讨大网膜扭转的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并1995年1月至2009年12月部分文献报道的大网膜扭转患者7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74例患者中,男51例,女23例,男女比例为2.2∶1;年龄3~65岁,平均25.3岁,其中<18岁35例(47%,肥胖者27例),≥18岁39例(53%,肥胖者1例).术前确诊9例(12%);原发性大网膜扭转49例(66%),继发性大网膜扭转为25例(34%
目的 观察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A组和B组各50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采用普罗布考治疗,B组采用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平板运动心电图试验、血脂及氧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B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A组64.0%(χ2=3.841,P<0.05);B组治疗后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