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方式及价值讨论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5327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素质教学不断深化改革的形势与背景,本文首先分析了培养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意义与价值,其次提出了培养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提高小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方法和措施,为小学教师在数据分析方面的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教学 数据分析观念 数据分析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064-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统计知识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和数据分析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形成数据分析观念,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发现数据、对数据进行收集和歸纳、最后按照一定的规律和要求对数据进行归类和分析的过程。培养小学生数据分析的观念,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升,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小学教学阶段,教师要对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进行了解和培养,充分发挥数据分析在小学教学和实践中的作用和价值,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一、培养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意义与价值
  数据分析观念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中最应培养的数学素养之一,在促进学生的发展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统计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其次,通过数据分析,学生从中提取相关信息,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最后,在数据分析中,既有偶然性存在,也有必然性存在,经常进行数据分析可以让学生体验到随机观念,认识到事情既有偶然性,又有规律性。
  数据分析观念本质上体现的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数据分析观念是统计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在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类是描述和整理数据的开始。接着,进行排序,进行必要的归纳和整理。最后把整理后的数据运用统计图表等直观地表示出来,并加以适当的分析,为学生作出决策和推断提供依据。在这一系列的分析过程中,往往需要渗透分类思想、归纳思想、类比思想和统计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
  数据分析观念是小学数学课程的目标点之一。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能够提高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数据和信息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能力。因此,我们要重视数据分析,把对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二、培养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方法
  1.培养学生对数据分析的兴趣
  要想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观念,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对数据分析产生兴趣,让学生了解到数据分析中所蕴含的大量的信息,并在分析的过程中找到乐趣[2]。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就有大量的实例,可以被教师利用起来,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例如,在体检过程中,需要测量学生的身高,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分析出组内身高的最高值、最低值和平均数等数据,或者将全班学生的身高统计出来,给出学生偏高、偏低、中等三个身高段,让学生分析这三个身高段中的学生人数。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吸引学生,让学生对数据分析产生兴趣,还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数据分析方法有所掌握。
  2.创新教学方式,进行情境教学
  培养小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要充分考虑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征。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情景教学的方式将数据分析的观念逐渐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养成主动进行数据分析的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场景,假定全班学生在采摘园或者动物园,给出学生水果或者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让学生进行分析。在讲授统计与概率时,教师可以创建一些场景或者开发一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体会到概率学习的乐趣。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定数量的彩色球,将球放在不透明盒子里,让学生随机拿出一个球,计算拿到该颜色球的概率。然后再换成其他学生随机拿球,通过多此拿球和计算,让学生了解概率知识,掌握概率计算的规律。
  采用情境教学,可以将学生带入情境,使教学方式更为丰富多彩,不仅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集中高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效率。
  3.采用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学习数据分析,建立数据分析的观念,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更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培养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3]。要想让学生建立数据分析的观念,就要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分析数据的习惯。因此,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实践类的作业,让学生独立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统计商店内不同口味方便面的销量、固定时段内路口车辆的经过情况、家庭在不同方面的支出等。
  将数学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不但能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对生活有更多的体验和感知,真正认识到数据分析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其数据分析观念和能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和数据分析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数据分析的现象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师要将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实践渗透在教学中的各个领域,不断创新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中,形成数据分析观念,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佳慧.亲历数据分析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512:20-22.
  [2]张懿菁.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现状及反思[J].基础教育研究,2015,18:43-44.
  [3]黄玲.关于小学生科学实验数据整理与分析能力培养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4:213.
其他文献
鸡东县通过河道整治与采砂治理,达到了农民增收、财政增效的目的,实现了采砂、筑堤、绿化的新格局。
以贯穿式截渗墙、25米悬挂式截渗墙及综合排水3种浸没治理方案为预设情境,分别利用地下水计算机模型计算后,得出模拟结果。结果表明,贯穿式截渗墙截渗效果一般,25 m悬挂式截
冗余机械臂的研究是机器人研究的前沿领域。当一个机械臂具有n个独立的关节,而任务空间的维数为m并且m<n时,则说明此机械臂是冗余的。目前研究较多的冗余机械臂为七轴机械臂,而七轴机械臂比六轴机械臂多出了一个自由度,因此可以利用多出的这个自由度来弥补六轴机械臂的不足。特别是在一些特定的场所如航空,深海,核电站等,当处于工作任务中的机械臂的某一个关节发生故障以后,很难在第一时间对机械臂进行维修。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