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兴国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000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照片中这两位正在直播的老人,是中国农业大学的教授,他们正通过电商平台直播,教农民科学种植。每年3月至5月春耕时节,線下农资服务站会给农民以分散的指导和培训。而今年为解决受疫情影口向这个问题,3月17日,首场互联网“新农大讲堂”正式通过拼多多“春耕节”开始对外授课,12000余名农业生产者通过“多多直播”平台,研习了由6位专家教授带来的超过4个半小时的课程。预计整个“春耕节”期间,将有400万农业生产者通过视频进行学习。网友感慨:这才是“知识兴国”的典范!
其他文献
【导练素材】  2020年3月9日晚,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不是一颗普通的卫星。“中国北斗”覆盖全球,需要55颗卫星。换个角度说,中国距全面且彻底赶超美国“GPS”,只差一颗卫星。因为这颗卫星意义重大,它被科研人员爱称为“吉星”。一旦所有卫星全部就位,那么,中国“北斗”在亚太地区的精准度,将达到惊人的10厘米,远超美国现在的30厘米。曾经,中国一直用着美国的“G
所有自然的路,都是可上可下的,这才合乎“道”。可是对大多数人而言,路是只能上行而不可下行的,这就有点儿怪了。  其实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人嘛,总归有一种欲望,想爬到别人头上,把其他人结结实实地踩在脚下。所以,几乎所有的人都拼命地往上爬,弓背俯首地走他们的上坡路——这是一条单行道,容不得折返。元曲里有个词,叫“蚁阵蜂衙”,说的就是大家一窝蜂往上爬,往上挤,挤不动就往旁边乱撞的人生图景。有人被撞倒,被踩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驻守着一位老巡边员岩聪。他5岁随父巡边,守护4块界碑、7.9公里边境线,为祖国巡边55年,走了10多万公里。  小时候,父亲带他巡边时,教育他说:“管理好这片土地,就是守好自己的国土,这样才能吃饱肚子,才有好日子过。”  年逾花甲,岩聪还在继续巡边。他说:“我的根在中国,我的生命在界碑旁,我要一直坚守下去。”  当初
有位文友在一个城市的建筑工地打工,每天灰头土脸。但这个城市的劇场只要有他喜欢的交响音乐会,他必定在那天洗澡,然后穿上一身板板正正的衣服,花一笔不菲的钱,去听。他喂耳朵,养心灵,低到尘埃里,也努力抬头看“花”。现实也许很骨感,但理想始终很丰满。即使沉重的生活把他压到尘埃里,他也会昂起头,寻觅到一丝人生的光亮来。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进入网络世界,在社会上发声最多最积极的莫过于两个群体,一个是“专家说”,一个是“网友说”。这两“说”虽都是民意,但又各具特点,各有利弊。“专家说”,为我们指点迷津,释疑解惑,既提高了大众的科学素养,又提供了可行的应对之策,但专家队伍良莠不分、鱼龙混杂,其权威性大大降低。“网友说”在舆论监督方面功不可没,各地政府部门甚至国家机关都很注意倾听“网友说”表达
我一直都在寻求挫败。  有人出发去“征山”,我却从来不是,而且刚好相反,我爬山,是为了被山征服。有人飞舟,是为了“凌驾”水,而我不是,如果我去亲近水,我需要的是涓水归川的感受,是自身的失,是自我复归位于零的一次冒险。记得故事中那个叫“独孤求败”的第一剑侠吗?终其一生,他遇不到一个对手,人间再没有可以挫阻自己的高人,天地间再没有可匹敌可交锋的力量,真要令人忽忽如狂啊!  生来有一块通灵宝玉的贾宝玉是
闻宋代画院录取画师,常出一些画题以试画师的想象力。有些画题是很不好画的,如“踏花归去马蹄香”,“香”怎么画得出?画师都束手。有一画师很聪明,他画了一个人骑了马,两只蝴蝶追随着马蹄飞。  “深山藏古寺”,难的是一个“藏”字,藏就看不见了,看不见,又要让人知道有一座古寺在深山里藏着。许多画师的画都是在深山密林中露一角檐牙,都未被录取。有一个画师不画寺,画了一个小和尚到山下溪边挑水,和尚来挑水,则山中必
【例文】  省文化旅游部门领导:  您好!  我是一名中学生,虽然学习紧张忙碌,但我十分关心我省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我从媒体上了解到近年故宫的发展情况,觉得对我省文化旅游发展颇有启示,所以给你们写信,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近年來,故宫频频“出圈”,成为新晋“网红”。作为一个有着600年历史的皇家建筑群,一景一物、桩桩件件,都能吸引公众的眼球。这个“超级古董”为什么能“火”起来与“活”起来?  首先
【高考真题】  (2020年高考作文天津卷)  “中国面孔”是全球热播纪录片里充满家国情怀的杜甫,是用中医药造福人类荣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医务工作者厚重防护服下疲惫的笑脸,是快递小哥在寂静街巷里传送温暖的双手……也是用各种方式共同形塑“中国面孔”的你和我。  走过2020年的春天,你对“中国面孔”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素材支持】  ◎素材一:1月18日,84岁高龄的钟南山一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  2019年12月18日,就在中国首艘国产航母服役的第二天,有人在位于英国纽卡斯尔市的北洋水师水兵墓前,放了一张山东舰的照片;  2020年4月1日,是“海空卫士”王伟牺牲19周年纪念日,王伟墓前鲜花中间,摆放着一架四代机歼-20战斗机模型。19年前中美撞机事件中,王偉驾驶的是较落后的歼-8Ⅱ战斗机。  材料二  《南方周末》2020年新年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