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园林绿化是城市环境建设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同仁县园林绿化苗木的选择进行研究,分析了同仁县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城镇绿化苗木的选择原则,并提出同仁县园林绿化苗木选择与应用的具体措施,以期提升同仁县园林绿化的品位,并且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关键词 园林绿化;存在问题;苗木选择;应用措施;青海同仁
中图分类号 S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201-02
同仁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黄南藏族自治州的东北部,介于东经101°38′~102°27′,北纬35°1′~35°47′之间,地处西倾山北麓,是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起伏连绵,山峦重叠,县境最高海拔点为夏琼山4 764 m,最低海拔点为隆务峡口2 160 m。属典型高原大陆性气候,全年受西风环流和和青藏高压控制,气候干旱,四季难分,温度垂直变化明显,地区差异较大。年均气温-0.7~7.0 ℃,≥10 ℃的年积温为1 774~2 229 ℃,年均降水量388.8~527.5 mm,无霜期为132 d左右。由于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同仁县城镇园林绿化苗木在选择上与内地光热条件较好的地区有着根本的区别。本文就同仁县园林绿化苗木的选择方面进行了探索,旨在为同仁县园林绿化服务,找出适合同仁县园林绿化的苗木。
1 同仁县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规划设计,存在盲目绿化现象
由于多种原因,同仁县城镇绿化在种树的选择方面存在着盲目种树,忽视规划的缺点。特别是县城部分地段种的树的位置不合理,或没有充分利用土地而造成浪费。因此,在园林绿化种植树木或者是花卉的时候,首先要规划好位置形状,研究种植的利和弊,权衡之后再作决定。
1.2 绿化后期管理制度不完善,保护意识不强
在同仁县园林绿化中普遍存在着后期管理制度不完善、保护意识不强、缺乏自觉养护绿化植物意识等现象。由于对于绿化带的好处不够了解,不理解它们的作用,致使对于绿化植物的养护和保护的意识不强,同时后期管理制度也不健全,对种植方式把握不足。同时,由于居民的意识淡薄,常出现随意破坏树木、践踏草坪等现象,更有甚者直接把绿化带作为娱乐的地方,造成不可恢复的后果。
1.3 种植结构单一,忽视生物的多样性
以往同仁县园林绿化中存在着种植树种单一、色彩单调的现象。由于忽视了绿化苗木的多样性,所种的树都是一片片的绿色,全部都是高高的树木,缺少对于花卉及其他树木的种植,种类过于单一,形成园林绿化中单调无聊的效果,没有艺术性。
1.4 盲目引种不适合当地生长的树种,造成绿化树种成活率偏低
由于缺乏对绿化苗木生长习性的了解,在绿化中盲目引种不适合当地生长的树种,造成绿化树种成活率偏低,影响园林绿化成果。
2 绿化苗木的选择原则
2.1 因地制宜,适地适种原则
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立地条件选择园林绿化苗木,结合不同的景观需求,对合适的植物品种进行合理搭配十分重要。因此,对于不同的园林绿化苗木,设计人员应做好全面的了解,必须熟悉各种绿化苗木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优化配置,主要包括苗木的生长习性,应用优势[1-2]。只有合理的选择绿化苗木,才有可能达到完美的效果。因此,因地制宜、适地适种原则在同仁县园林绿化景观建设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2.2 功能性原则
不同类型的绿地具有不同的功能,对园林绿化苗木种类选择与配置形式也有不同[3-4]。园林绿化苗木种类选择与配置形式应与绿地的主题功能相协调,如小游园、体育场绿地的功能就具有多样性,绿化苗木选择时就要使用具有低矮整齐、色彩鲜艳、耐修剪的小灌木以及花色靓丽的时令草花等园林绿化苗木进行配置,创造具有新颖性和特别性的群落图案来引起人们的观赏兴趣;路旁则根据道路的宽度与周围环境选择开花类、色彩类及观果类园林绿化苗木,营造一个时序递换的园林景色。
2.3 多样性原则
园林绿化苗木的应用不仅表现在红叶小檗、新疆杨、金叶莸、月季、金丝柳等传统品种的应用上,而且还包括一些有特色的园林绿化苗木,如常沙地柏、榆叶梅、白蜡树、雪松、丁香、连翘、蔷薇、刺玫、垂柳等乡土园林绿化苗木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应用。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园林绿化苗木物种丰富化、多样化,还能够充分体现时代特色,给人一种全新的视野。
2.4 艺术性原则
园林绿化苗木景观属于立体艺术的一种。首先,根据“多样性和统一性、协调和对比”植物造景艺术原则,与绿化苗木的高度、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以及种植位置实施有机结合,将园林绿化苗木三维空间以及动态美充分展现出来;其次,依照“协调与对比、韵律和节奏平衡”等艺术原则进行植物景观建设以及园林景观规划,使用不同高度、色彩以及花形,针对园林绿化苗木进行多层次的塑造,创造出色彩明亮,能表现地方特色的美丽景观。
2.5 充分利用历史和古树名木原则
在同仁县滨河路小游园、古城、体育场、广场绿化时,要考虑到同仁县历史文化名城的效应,对于同仁县热贡文化古树名木等应充分利用,这样才可以推陈出新。充分利用改变走向、地形或调整空间的构造,进行古今对比,在这些古老的建筑旁边加一些新奇的东西,或者换成相同的事物,增强大家的视觉感,提高园林绿化品位。古今的结合,也会给人新鲜感,便于提高群众对于绿化的兴趣,以及对于绿化的养护的意识。
3 同仁县园林绿化苗木选择与应用的具体措施
3.1 合理配置季相景观
园林在绿化苗木的配置中,为了体现不同季节的风光,应当注重合理配置季相景观,确保植株质感的均衡性,尽可能做到一年四季有叶可观、有花可赏[5-6]。例如,配置草坪和垂柳的景观中,可以适当栽植变色或者异色树种,以丰富色彩和增加层次立体感,选择红叶李、红叶小檗等效果均较好。随着季节变化,温度的升降,不同树种展现出颜色各异的景观,达到色彩变化的效果。 3.2 体现植株的自然美与空间美
在园林绿化苗木景观设计时要充分利用不同苗木的叶色、花色、株型来展示地被植物的自然美,体现生命的艺术。同时也要遵循园林艺术的原则与规律,考虑景点的规格尺寸,通过园林绿化苗木的形状、色彩、质感、线条来表达三维立体的空间美。在植物景观配置中应充分利用园林绿化苗木色彩的丰富性,考虑空间层次感和色彩协调感,遵循色彩学的基本原理,来搭配不同颜色的地被植物,使植物搭配多姿多彩,高低错落,创造出和谐、优美、丰富的植物景观世界。
3.3 发挥园林绿化苗木的优势,科学选用草坪草
园林绿化苗木与草是必不可少的,园林景观配置过程中,乔木与灌木的搭配都是以绿化苗木以及草坪景观配置为基础的。将植物群落最大限度地覆盖裸露的地面,形成一个独特的自然景观,从而使得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得以满足。草坪的科学选择,在景观区域要求比较高的地方,以草坪为主要的特色的地方以及体育场馆需要进行大面积种植草坪,而在观赏性要求比较低的位置可以选择混合种植草坪与园林绿化苗木。防止进行单一草坪种植形式,在选择园林绿化苗木以及草坪时要遵循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的原则,从而确保园林绿化景观建设的种植质量。
3.4 根据景观功能区配置绿化苗木
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园林绿化苗木景观可以分为主题景观绿地、生活休闲绿地、活动广场绿地以及生活住宅区绿地等。因其使用性质不同,在景观配置中植物空间的安排会有所区别,同时在绿化苗木的选择方面也会有所侧重,特别是绿化苗木配置方面,要考虑不同区域空间的使用目的和使用效果。因此,不同使用功能类型的园林绿化苗木景观需遵循不同的使用目的来配置植物。
3.5 从普通化向特色化发展
充分利用彩叶苗木在园林绿化中的效果,根据城镇园林绿化的需求建立特色苗圃,以培育绿化苗木。在栽培树种、品种上力求新颖,推陈出新,给育苗、经营者带来更多选择和调剂苗木的机会,实现同仁县园林绿化苗木跨地区的苗木科学调配。
3.6 由单一乡土树种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乡土树种稳定性强,本地的降水和土壤就能满足其生长需要,生态效果好,维护成本低,并且最能体现当地的地方特色,应加以推广利用。在园林绿化中在培育乡土绿化苗木树种的同时,应适当引种一些外来园林绿化苗木,增加同仁县园林绿化的品位。
3.7 由常规管理向高科技方向发展
在园林绿化中,为提高园林绿化苗木的成活率,应充分利用GGR生根粉、微生物肥料的施用、固体水和林用保水剂的使用等林业实用技术,提升园林绿化技术水平。
4 结语
园林绿化苗木的选择与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同仁县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在同仁县园林绿化建设中要不断加强绿化苗木的选择和应用,切实改变以往园林绿化中效果差、绿化苗木成活率低的被动局面,努力提高园林绿化品位,为同仁县城镇居民营造一个和谐的居住环境。
5 参考文献
[1] 廖建军.园林景观设计基础[M].2版.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
[2] 王浩.园林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3] 赵宗秀.湟中县城乡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24):181.
[4] 高建民,阿拉坦其其格,邢丽萍,等.地被植物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生态应用[J].华北农学报,2004(增刊1):171-174.
[5] 郭志铭,黎映红.惠州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1):91-92.
[6] 卢秋琴.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思考与建议[J].种业导刊,2011(9):31-32.
关键词 园林绿化;存在问题;苗木选择;应用措施;青海同仁
中图分类号 S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201-02
同仁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黄南藏族自治州的东北部,介于东经101°38′~102°27′,北纬35°1′~35°47′之间,地处西倾山北麓,是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起伏连绵,山峦重叠,县境最高海拔点为夏琼山4 764 m,最低海拔点为隆务峡口2 160 m。属典型高原大陆性气候,全年受西风环流和和青藏高压控制,气候干旱,四季难分,温度垂直变化明显,地区差异较大。年均气温-0.7~7.0 ℃,≥10 ℃的年积温为1 774~2 229 ℃,年均降水量388.8~527.5 mm,无霜期为132 d左右。由于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同仁县城镇园林绿化苗木在选择上与内地光热条件较好的地区有着根本的区别。本文就同仁县园林绿化苗木的选择方面进行了探索,旨在为同仁县园林绿化服务,找出适合同仁县园林绿化的苗木。
1 同仁县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规划设计,存在盲目绿化现象
由于多种原因,同仁县城镇绿化在种树的选择方面存在着盲目种树,忽视规划的缺点。特别是县城部分地段种的树的位置不合理,或没有充分利用土地而造成浪费。因此,在园林绿化种植树木或者是花卉的时候,首先要规划好位置形状,研究种植的利和弊,权衡之后再作决定。
1.2 绿化后期管理制度不完善,保护意识不强
在同仁县园林绿化中普遍存在着后期管理制度不完善、保护意识不强、缺乏自觉养护绿化植物意识等现象。由于对于绿化带的好处不够了解,不理解它们的作用,致使对于绿化植物的养护和保护的意识不强,同时后期管理制度也不健全,对种植方式把握不足。同时,由于居民的意识淡薄,常出现随意破坏树木、践踏草坪等现象,更有甚者直接把绿化带作为娱乐的地方,造成不可恢复的后果。
1.3 种植结构单一,忽视生物的多样性
以往同仁县园林绿化中存在着种植树种单一、色彩单调的现象。由于忽视了绿化苗木的多样性,所种的树都是一片片的绿色,全部都是高高的树木,缺少对于花卉及其他树木的种植,种类过于单一,形成园林绿化中单调无聊的效果,没有艺术性。
1.4 盲目引种不适合当地生长的树种,造成绿化树种成活率偏低
由于缺乏对绿化苗木生长习性的了解,在绿化中盲目引种不适合当地生长的树种,造成绿化树种成活率偏低,影响园林绿化成果。
2 绿化苗木的选择原则
2.1 因地制宜,适地适种原则
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立地条件选择园林绿化苗木,结合不同的景观需求,对合适的植物品种进行合理搭配十分重要。因此,对于不同的园林绿化苗木,设计人员应做好全面的了解,必须熟悉各种绿化苗木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优化配置,主要包括苗木的生长习性,应用优势[1-2]。只有合理的选择绿化苗木,才有可能达到完美的效果。因此,因地制宜、适地适种原则在同仁县园林绿化景观建设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2.2 功能性原则
不同类型的绿地具有不同的功能,对园林绿化苗木种类选择与配置形式也有不同[3-4]。园林绿化苗木种类选择与配置形式应与绿地的主题功能相协调,如小游园、体育场绿地的功能就具有多样性,绿化苗木选择时就要使用具有低矮整齐、色彩鲜艳、耐修剪的小灌木以及花色靓丽的时令草花等园林绿化苗木进行配置,创造具有新颖性和特别性的群落图案来引起人们的观赏兴趣;路旁则根据道路的宽度与周围环境选择开花类、色彩类及观果类园林绿化苗木,营造一个时序递换的园林景色。
2.3 多样性原则
园林绿化苗木的应用不仅表现在红叶小檗、新疆杨、金叶莸、月季、金丝柳等传统品种的应用上,而且还包括一些有特色的园林绿化苗木,如常沙地柏、榆叶梅、白蜡树、雪松、丁香、连翘、蔷薇、刺玫、垂柳等乡土园林绿化苗木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应用。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园林绿化苗木物种丰富化、多样化,还能够充分体现时代特色,给人一种全新的视野。
2.4 艺术性原则
园林绿化苗木景观属于立体艺术的一种。首先,根据“多样性和统一性、协调和对比”植物造景艺术原则,与绿化苗木的高度、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以及种植位置实施有机结合,将园林绿化苗木三维空间以及动态美充分展现出来;其次,依照“协调与对比、韵律和节奏平衡”等艺术原则进行植物景观建设以及园林景观规划,使用不同高度、色彩以及花形,针对园林绿化苗木进行多层次的塑造,创造出色彩明亮,能表现地方特色的美丽景观。
2.5 充分利用历史和古树名木原则
在同仁县滨河路小游园、古城、体育场、广场绿化时,要考虑到同仁县历史文化名城的效应,对于同仁县热贡文化古树名木等应充分利用,这样才可以推陈出新。充分利用改变走向、地形或调整空间的构造,进行古今对比,在这些古老的建筑旁边加一些新奇的东西,或者换成相同的事物,增强大家的视觉感,提高园林绿化品位。古今的结合,也会给人新鲜感,便于提高群众对于绿化的兴趣,以及对于绿化的养护的意识。
3 同仁县园林绿化苗木选择与应用的具体措施
3.1 合理配置季相景观
园林在绿化苗木的配置中,为了体现不同季节的风光,应当注重合理配置季相景观,确保植株质感的均衡性,尽可能做到一年四季有叶可观、有花可赏[5-6]。例如,配置草坪和垂柳的景观中,可以适当栽植变色或者异色树种,以丰富色彩和增加层次立体感,选择红叶李、红叶小檗等效果均较好。随着季节变化,温度的升降,不同树种展现出颜色各异的景观,达到色彩变化的效果。 3.2 体现植株的自然美与空间美
在园林绿化苗木景观设计时要充分利用不同苗木的叶色、花色、株型来展示地被植物的自然美,体现生命的艺术。同时也要遵循园林艺术的原则与规律,考虑景点的规格尺寸,通过园林绿化苗木的形状、色彩、质感、线条来表达三维立体的空间美。在植物景观配置中应充分利用园林绿化苗木色彩的丰富性,考虑空间层次感和色彩协调感,遵循色彩学的基本原理,来搭配不同颜色的地被植物,使植物搭配多姿多彩,高低错落,创造出和谐、优美、丰富的植物景观世界。
3.3 发挥园林绿化苗木的优势,科学选用草坪草
园林绿化苗木与草是必不可少的,园林景观配置过程中,乔木与灌木的搭配都是以绿化苗木以及草坪景观配置为基础的。将植物群落最大限度地覆盖裸露的地面,形成一个独特的自然景观,从而使得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得以满足。草坪的科学选择,在景观区域要求比较高的地方,以草坪为主要的特色的地方以及体育场馆需要进行大面积种植草坪,而在观赏性要求比较低的位置可以选择混合种植草坪与园林绿化苗木。防止进行单一草坪种植形式,在选择园林绿化苗木以及草坪时要遵循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的原则,从而确保园林绿化景观建设的种植质量。
3.4 根据景观功能区配置绿化苗木
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园林绿化苗木景观可以分为主题景观绿地、生活休闲绿地、活动广场绿地以及生活住宅区绿地等。因其使用性质不同,在景观配置中植物空间的安排会有所区别,同时在绿化苗木的选择方面也会有所侧重,特别是绿化苗木配置方面,要考虑不同区域空间的使用目的和使用效果。因此,不同使用功能类型的园林绿化苗木景观需遵循不同的使用目的来配置植物。
3.5 从普通化向特色化发展
充分利用彩叶苗木在园林绿化中的效果,根据城镇园林绿化的需求建立特色苗圃,以培育绿化苗木。在栽培树种、品种上力求新颖,推陈出新,给育苗、经营者带来更多选择和调剂苗木的机会,实现同仁县园林绿化苗木跨地区的苗木科学调配。
3.6 由单一乡土树种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乡土树种稳定性强,本地的降水和土壤就能满足其生长需要,生态效果好,维护成本低,并且最能体现当地的地方特色,应加以推广利用。在园林绿化中在培育乡土绿化苗木树种的同时,应适当引种一些外来园林绿化苗木,增加同仁县园林绿化的品位。
3.7 由常规管理向高科技方向发展
在园林绿化中,为提高园林绿化苗木的成活率,应充分利用GGR生根粉、微生物肥料的施用、固体水和林用保水剂的使用等林业实用技术,提升园林绿化技术水平。
4 结语
园林绿化苗木的选择与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同仁县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在同仁县园林绿化建设中要不断加强绿化苗木的选择和应用,切实改变以往园林绿化中效果差、绿化苗木成活率低的被动局面,努力提高园林绿化品位,为同仁县城镇居民营造一个和谐的居住环境。
5 参考文献
[1] 廖建军.园林景观设计基础[M].2版.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
[2] 王浩.园林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3] 赵宗秀.湟中县城乡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24):181.
[4] 高建民,阿拉坦其其格,邢丽萍,等.地被植物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生态应用[J].华北农学报,2004(增刊1):171-174.
[5] 郭志铭,黎映红.惠州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1):91-92.
[6] 卢秋琴.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思考与建议[J].种业导刊,2011(9):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