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救援现场诊疗科技发展关键技术及发展对策

来源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Er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本文以灾害救援为背景,探索了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VR、3/4D打印和新材料等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探索这些新技术在救援现场诊疗中的应用方式.其中,可穿戴设备由于其便携性和舒适度,目前主要被用于患者治疗和医疗数据的采集.远程医疗的出现则改变了传统的就医模式,节省了救灾的人力物力成本.VR技术的研究集中在虚拟手术,目前已有成功案例.3/4D打印技术可以利用介质打印医疗构件,省时省力.新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可生物降解材料.最后,文章针对网络环境和硬件设施配置较低、认识不足、设备标准不规范等影响诊疗科技发展问题,提出了加大网络设施的建设,组织远程医疗技术的宣传和培训,完善新技术相关的法律制度等解决方案.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具有实效性的将本土和地方性知识融入世界贸易法的全球性进路,对地方性知识的特性和价值进行了描述.通过选取习俗经济这个本土和地方性知识的重要形式进行案例研究
经12台锅炉同步实测的36组数据对静压法和微电脑法在α系数校正前后的一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两者具有非常显著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校正前:y1=0.69x1+47.86;校正后:y2=0.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西气东输的内容与字面的含义大概相同,是通过长距离的管道系统将天然气进行压缩并传送的沿途的各个用户家中,它的大概方向是由西部传送至东部.在长距离的运
一、南通港口资源利用现状及初步整合工作 南通市拥有166公里沿江岸线和203公里海岸线,在沿江岸线上已形成自上而下如皋、天生、南通、任港、狼山、富民、江海7个港区,建成各
原先,对高空行车轨道进行检测.需要人工登高进行长时间的危险作业。现在,由于宝钢工程技术集团宝钢工业技术服务公司一项最新研发成果的问世.这种危险性大的作业方式将成为历史。
在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迅速发展、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今天,继“信息高速公路”、“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概念之后,又有一个新鲜事物
地震灾害救援是一项复杂而又危险的工作,而救援人员想要高效迅速完成应急救援任务,必须在灾害救援过程中做好对自身安全的防护,这也对防护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探讨
环保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环境修复场景创新及集成式应用技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清洁技术出现了突破性发展,清洁技术近年来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且需求量快速增长,新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