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非等间距GM(1,1)模型因其对非等间距观测数据的处理能力,在变形观测的预测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加准确地进行变形预测,提高其实用性,对非等间距GM(1,1)模型进行改
【基金项目】
:
地铁施工围岩与地表建筑物变形轨迹动态监测及损伤评估项目(2017GSF22001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等间距GM(1,1)模型因其对非等间距观测数据的处理能力,在变形观测的预测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加准确地进行变形预测,提高其实用性,对非等间距GM(1,1)模型进行改进。首先分析不同插值方法对非等间距序列的适应性,选取合适的插值方式。通过插值将非等间距序列构造成等间距序列,建立插值优化背景值和不对背景值进行优化两种模型。对该等间距序列进行预测,最后再进行一次插值还原为原始非等间距序列的预测值。将预测的结果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验证了改进的模型预测精度明显提高。
其他文献
以医院信息系统为基础利用PDCA(戴明环)理论结合我院实际对门诊流程进行了两次优化,逐步建立了配套完整的门诊信息系统,实现了“预付费一卡通”,在医院门诊就诊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
【目的】筛选出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植株重金属含量,价格较低廉且当地易获得的改良剂,为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大田实验,以不施改良剂为对照(CK),选用不同的改良剂(煤灰、菌渣、蚕沙、煤灰/菌渣、煤灰/蚕沙)施入受污染的土壤中,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砷(As)、镉(Cd)、铅(Pb)、锌(Zn)等重金属在玉米不同生长时期和不同部位的富集情况,分析不同改良剂的改良效果。【结果】不同改良剂
伊深1井在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新近系狮子沟组试气获得工业气流,指示新近系狮子沟组中可能存在生物气。为突破柴达木盆地一直局限于第四系寻找生物气的局面,拓宽生物气的勘探
摘要:【目的】对广西区内疑似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明确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为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抗病育种及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采集南宁市和贺州市疑似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病叶(编号:WM0922)和病果(编号:XD0611)样品,对样品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测定分离菌株的致病性、觀察菌落形态和培养性状、测定其生理生化性状及比对分析16S rDNA序列,对供试病原菌进行鉴定。【
简要介绍企业质量经营的概念,指出质量经营是市场经济孕育的结果,并阐述了无缺陷管理顾客满意以及以人为本的质量文化在质量经营中的作用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