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资源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生学习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fen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地形特征丰富,国土辽阔,风景种类繁多。在幼儿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将我国的风景特色加以合理应用。本文将重点阐述在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对风土资源的有效应用,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幼儿教育提供帮助,推动幼儿美术教学的进步。
  關键词:乡土资源;幼儿美术;应用
  引言:在当下的教育理念中,幼儿阶段的艺术培养尤为重要。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想要进一步丰富幼儿的创作内容,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就可以利用地方乡土资源作为教学资源,让幼儿能够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自己的美术作品。
  一、乡土资源在幼儿美术中的应用原则
  (一)可操作性原则
  在乡土资源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各类乡土资源应用的灵活性,让幼儿能够充分吸收当地的乡土资源,并将乡土资源应用在后续的创作之中[1]。首先要考虑到各类乡土资源应用过程中,幼儿的人身安全,其次则是要考虑各类乡土资源是否能够让幼儿所理解。如若不能保障幼儿的人身资源,那么乡土资源便没有应用的可能,如若幼儿无法理解并吸收乡土资源,在绘画的过程中,将其内容体现出来,那么乡土资源的效用便无法发挥。
  (二)开放性原则
  美术创作是具备开放性的,在应用乡土资源时,教师也应给予幼儿一定的空间[2]。在幼儿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将乡土资源作为辅助工具而非限制工具,让幼儿在创作的过程中,利用起乡土资源而非完全限制在乡土资源的范围内进行创作。
  二、乡土资源在幼儿美术中的应用策略
  (一)教学方式田野化
  在幼儿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幼儿创造的艺术能够更贴近生活,并且通过现实生活,刺激幼儿的艺术灵感[3]。在幼儿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起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体验以及实践,能够感受到更为真实地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出发,完成并创作更具艺术性的美术作品,激发幼儿从内心迸发出来的创作灵感以及创作欲望。对于幼儿来说,其他地方的生活过于遥远,本地的生活触手可及,教师应当学会利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各类素材,在课堂上,将家乡的故事作为激发幼儿创作欲望以及创作灵感的工具,丰富美术课堂中有关于现实生活中的艺术细节,让真实的生活成为艺术的调剂,进一步提高整个美术课堂的艺术性以及整体品质。这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让幼儿彻底脱离课堂的限制,让他们能够在更为广阔的田野中,感受真实的世界。教学方式的田野化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带领幼儿走进田野当中,而是在保护幼儿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幼儿走进他们生活的环境当中,多带领幼儿前往文创场所,幼儿感受生活的同时,不断接受艺术的熏陶。教师也要积极展开美术作品竞赛,通过美术竞赛的方式,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美术作品,让幼儿之间构建一个和谐的沟通氛围,以该种方式,丰富幼儿笔下的创作素材。教师也可以带领幼儿走遍家乡的美景,感受家乡的烟火气息,丰富幼儿的创作素材,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二)开发乡土资源特色课程
  乡土资源往往是美术创作中的顶级素材,在幼儿美术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当地的乡土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比如水稻田、向日葵、家禽乃至森林等。让幼儿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将这些素材加以应用,丰富他们的创作内容。教师也可以将当地的风土人情加以应用,比如当日的节日庆典、风土人情等,让幼儿绘制一幅节日下的家乡。
  想要进一步优化乡土资源的应用,教师需要在课前做好这方面的功课,充分了解当地的发展进程,并对当地的各类产业以及各种美景进行深入了解,通过线上查询等方式,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能够应用到美术教学当中的乡土资源等。以保障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切实可用的乡土资源,让幼儿能够将乡土资源当做创作的素材丰富自己的美术创作内容。除了各类美景以外,教师也要深入学习当地的各类文化,了解当地的文化建设情况,让幼儿能够在浓厚的风土人情氛围中进行创作,也可带领幼儿前往具有风土人情的社会活动当中,感受家乡的烟火气息,丰富幼儿的创作素材以及美术作品内容。
  (三)构建针对性的教学评价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处于课堂的中心,传输知识、幼儿练习、教师评价。在这一流程中,幼儿的参与仅在于他们的练习,教师给予的评价以及传输相关知识时,幼儿缺少相应的参与感。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与教师之间往往呈现一种单向的活动形式,传输知识,由教师向幼儿传输知识,在幼儿练习环节,则由幼儿自主进行作画,而教师评价则是教师对幼儿的单向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缺少自主性以及对作画的参与感。因此,教师应当一改传统的教育模式,构建一个更具针对性的教学评价模式。在幼儿完成美术作品的创作时,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作品内容,予以相应的评价,并且鼓励幼儿相互分享自己的美术作品,让幼儿相互评价,并且鼓励幼儿自我评价。通过该种方式,加强幼儿在美术创作当中的参与感以及成就感。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地方乡土资源的利用,能够进一步丰富幼儿的创作灵感,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让幼儿能够创作出更加贴合实际的美术作品,呈现出更具现实意义的艺术形式。
  参考文献:
  [1]陈晓琼.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幼儿美术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15:337-338.
  [2]万毅毅.农村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有效利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0,14:148-149.
  [3]牟怡菡.乡土资源在农村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运用的实践研究[J].大众文艺,2019,21:201-202.
其他文献
摘要: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国不断深化改革,为高职生高质量就业创设新环境、新机制和新局面,本文从就业观念、就业技能、就业创新以及就业素养四方面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个人高质量就业四路径,即“明确职业规划、参加职业教育培训、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希望能够帮助高职生高职生从个人方面多加努力,激发就业内生动力和活力,乘势而上,实现高质量就业。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个人;高质量就业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改革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初中教师要科学的运用教学策略,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水平的提升,达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目的。本文首先对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应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希望对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积极探索与努力。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问题;探究
期刊
摘要:立足广西中职院校班主任现状及工作的特殊规律,找出存在的问题,解决中职班主任工作规范、专业化发展和工作理念等问题,采用专家引领、网络研修、再集中培训以及校本研修等方式,提高班主任思想教育水平、更新管理理念、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和工作实效。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培训  一、中职班主任远程培训总体目标:  面向全区3950名中职班主任,通过工作坊坊主集中研修及网络研修方式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为
期刊
摘要: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生源多元化模式的出现,改变了高职教育单一的教学模式,传统的高职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其发展要求,故需要加强变革。本文根据学生所选择的未来发展方向,从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分类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学生思想等方面引领进行改革,以便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生源多元化;分类培养模式;分层教学  Abstract:Under the back
期刊
摘要:《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  关键词:数学教学;自主能力;培养  《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需要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这与教师的主
期刊
摘要:新时期背景下,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其对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显著上升。为提升专业技能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应该加强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在教学改革中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形势,还要落实工程量清单计价课程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学习效果,让学生多学习知识和能力更好满足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工程量清单计价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概念,最后提出相应的实践改革策略,以此提升课程教学水平和效率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慕课的出现改变了传统音乐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赋予了音乐教学新的生机活力,大大推进了高校音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文章探讨了慕课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具有的优势,分析了慕课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并深入探索了慕课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优化方法。  关键词:慕课;教育改革;策略  近几年,慕课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特殊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受到社
期刊
摘要:平湖派在琵琶五大传统流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其艺术风格与演奏技法独树一帜,以“下出轮”“蝴蝶双飞”“马蹄”等技法为特色,但这些演奏技法仅在传统作品中有所体现,在当代作品运用中未有体现。特此委约青年作曲家马建先生创作琵琶曲《调笑令》,笔者将平湖派演奏技法创新应用于作品中,本文在继承创新的视角下出发,对平湖派演奏技法在当代原创琵琶作品中的应用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平湖派;演奏技法;调笑令
期刊
摘要:竹笛是用一种用天然竹子制成的笛子,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竹笛凭借着其独特的音色受到人们的欢迎,是表现力十分丰富的吹奏乐器,并且在我国乐曲音乐发展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占据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在中国戏曲表演的历史中处处都有着竹笛的身影,尤其是中国戏曲表演中的伴奏就常常运用竹笛来完成。  关键词:竹笛;戏曲表演;作用  1引言  中国竹笛具有很浓厚的中华民族特色,其音色优美且十分具有特色,是我
期刊
摘要:德育,是造就学生人格的基础工程,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校基于幸福办学理念,积极探索“幸福德育”校本课程,力求形成自己的德育特色,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但是,在幸福德育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和障碍。因此,本文主要着眼于“幸福德育”校本课程体系的开发,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对华东小学“幸福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现状展开深入调查,深挖德育校本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推动学校“幸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