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住院创伤患者创伤性凝血病发病率及临床用血情况,为指导创伤及手术科学用血提供参考。方法:从临床输血数据库选取2001年至2012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 766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住院创伤患者创伤性凝血病发病率及临床用血情况,为指导创伤及手术科学用血提供参考。方法:从临床输血数据库选取2001年至2012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 766例创伤患者,其中输血1 211例,对凝血功能、输血前血红蛋白水平、伤情、大量输血和总用血量等输血相关指标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根据住院期间总用血量将1 211例创伤输血患者分为3组:低量输血组(≤5 U,n=471)、中量输血组(5-10 U,n=449)、高量输血组(>10 U,n=291),比较组间患者输血相关指标的差异,对高量输血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创伤输血患者中创伤性凝血病33例,大量输血52例。住院创伤患者输血率为68.6%,总输血量与是否手术及手术级别无关,大部分患者为血浆与红细胞两种成分搭配输注,创伤性凝血病患者的血浆-红细胞输注比例约为1.0。高量输血组患者年龄较小,男性居多,伤情严重,感染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中、低量输血组(P<0.01)。结论:约69%的住院创伤患者需要输血,高量输血组患者主要为易受严重创伤的中青年男性(以车祸伤、坠落伤为主)和易发生臀部骨折的老年女性(以跌倒伤为主)两类人群,创伤患者存在创伤性凝血病时需要通过血浆-红细胞高比例输注纠正凝血功能紊乱,大量输血(OR=95.2 2)、失血性休克(OR=17.2)、凝血功能紊乱(OR=4.52)是总输血量大于10 U的危险因素,大量输血(OR=16.257)也是创伤性凝血病的危险因素,需要对创伤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常规动态监测以指导临床科学用血。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社交焦虑障碍(SAD)患者的成人依恋类型及其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以SAD患者40例为研究组,建立配对正常对照组40名,采用成人依恋量表(AAS)及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
建立了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GC-MS/MS)同时测定烟丝中73种香气物质的分析方法。样品用无水乙醚振荡提取,提取液经过滤后直接进入DB-5MS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分
目的针对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护理效果进行的讨论和探索。方法研究对象将本院进行后腹腔镜下肾脏根治切除治疗的患者中选取200例,并且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实
诗歌叙写了春江月夜里思妇与游子的相思,寄寓着诗人对时空永恒无限,人生短暂无常的喟叹。委婉清丽的景色描写,诗情与哲理的自然整合,成就了这一千古绝唱。
<正> 唐代贞观时期(627—649)是有唐三百年江山的重要开创时期。唐太宗李世民践祥以来,对内任贤纳谏,宽刑省法,崇儒术,开库序,广值人才,实行开明政治,予民休养生息,发展生产;
"胡焕庸线"是中国人口分布的重要基线。文章基于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和相关统计数据,通过对"胡焕庸线"两侧,以及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人口迁移和分布变动的分析比较,发现改革
采用在线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谱(TF-UPLC-QTRAP MS)技术,建立了食品中吗啡、可待因、蒂巴因、罂粟碱、那可丁和原阿片碱6种罂粟壳标志物的快速确
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和治疗进行综述。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最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对资产减值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范,使资产减值确认、计量、披露形成明确的基本
<正>在高等学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对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要求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