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冰雹灾害特征及防御

来源 :山东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德州11县市1957-2009年冰雹记录及全市范围内收集的所有冰雹灾害资料,计算站点冰雹日数线性变化趋势系数,得出年冰雹日数平均每10a减少0.735d。冰雹出现在3—10月,6月冰雹日数最多。降雹主要集中在14—20时。降雹持续时间一般较短,持续10min以内的占81.3%。冰雹最大直径为60mm。用降雹日数与雹灾日数的平均代表各地冰雹灾害频数,选取区域面积、总人口数、国民生产总值作为雹灾防御区划因子,计算雹灾防御区划指数,将德州市冰雹灾害防御区分为3级。
其他文献
分析了探测设备社会化保障工作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设计开发了探测设备社会化保障管理平台,实现了社会化保障设备的实时监控、故障信息发送、维护维修的管理及保障工作的评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区域气象观测站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等,对2016年6月13—14日山东强对流天气过程的中尺度特征、触发条件及雷达回波等进行了分析。结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对1971-2008年山东省雨凇天气的气候概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空间上,山东省发生雨凇的分布极不均匀,鲁西北西部和鲁西南西部最多,鲁中山区和鲁东南地区次之,
利用WRF模式对2011年7月2-3日山东地区发生的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影响这次降水的环流形势不同于典型的华北降水环流形势。副热带高压呈带状分布,控制着整个中国东
对合成的硝基和氨基四取代酞菁铜,从产率、可溶性和光谱性能等几个方面讨论了两种类型酞菁铜化合物作为太阳能电池光敏剂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两种酞菁铜衍生物均是较好的光
采用B/S架构,运用J2EE,Ajax技术,将Google Maps与GPS经纬度等信息相结合,利用Google Maps提供的API将飞机人工增雨航迹信息叠加到Google Maps电子地图上,为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