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caohuozi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在“厚”、“薄”中引导学生品味、表达麋鹿海外的颠沛流离和传奇的经历。
   3 抓住关键词句多层面引导学生感知麋鹿外形的奇特,学习、运用作者由先具体后分述等写作特点及列数据、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4 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品味、表达麋鹿海外的颠沛流离和传奇的经历。
  2 抓住关键词句多层面引导学生感知麋鹿外形的奇特,学习、运用作者由先具体后分述等写作特点及列数据、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一、影像导入。激趣
  1 课件出示电视剧《封神榜》姜子牙坐骑的片段。淡话引导麋鹿,初谈感受。
   2 教师导入:神话《封神榜》给人以神秘的色彩,能成为故事中主人翁姜子牙的坐骑,不知不觉中麋鹿也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下面我们先走进麋鹿,走进它传奇般的经历。
   设计意图:以儿童喜闻乐见的神话故事导入,在师生对话中引入麋鹿,初步感受其神奇,创设了神秘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
  
   二、在“厚”、“薄”中品昧经历的传奇
  
  1 初读经历,抓重点。
  自由读5~7自然段,边读边想,作者重点描写了麋鹿哪一段的经历。
  (惨遭厄运流落他乡)
  2 在“厚”、“薄”中感受“颠沛流离”。
  (1)默读描写麋鹿惨遭厄运、流落他乡的部分。如果让你把它归纳成四个字,这四个字是什么?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
   (四个字:颠沛流离。词句:盗往欧洲装上西去轮船流落各国向各国输出等)
   设计意图:此环节充分利用了教材的特点,紧扣《课标》高段要求:“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信息收集处理的能力。”把“惨遭厄运、流落他乡”归纳成四个字,也就是把书读“薄”,读出文章的精义所在。在读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概括能力以及从教材中处理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2)大家把目光聚焦到刚才这些词句上,联系语境、展开想象。你仿佛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写下你的所思所感。然后师生交流。
  预设①装上西去的轮船。
  生:我仿佛听到麋鹿凄凉地哭诉,看到麋鹿绝望的眼神。
   师:它们在哭诉什么?(你们这伙强盗,你们践踏我们的家园,杀害我们的亲人。还我家园,还我亲人,还我自由,我怎能离开自己的家乡?)
   师:同学们,麋鹿这一别是和家园和祖国的永别、诀别。这是一群对故园深深眷恋、对侵略者无比痛恨的麋鹿呀。
   出示: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为“四不像”。(生读)
   预设(2)流落国外的麋鹿大部分相继死去。
   生:我仿佛看到它们临死时渴望回到祖国的眼神,听到他们悲伤的哭诉。
   师:是呀!怎能不悲切?又怎能不渴望?这是一只只渴望魂归故里的麋鹿呀。这是一群重情重义的糜鹿呀!你看它们——
  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为“四不像”。(生读)
   师:同学们想说的话太多了,因为透过“颠沛流离”这四个字我们感受到刻骨的酸楚;透过“颠沛流离”这四个字我们读出了麋鹿惨遭厄运的那份凄凉、流落异乡那份孑然和悲凉,更读出了我国近代史那不堪回首的一幕幕。把这些情感都融入我们的呼唤声中去:
   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为“四不像”。(生读)
   设计意图:“颠沛流离”是麋鹿海外生活的真实写照。本环节抓住重点词语通过“读”架起了文字和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学生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表达。学生带着情感对麋鹿形象一次次的口诵心惟,麋鹿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灵中站立起来,饱满起来,充盈起来。
   3 在“厚”、“薄”中品味麋鹿经历的传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食管癌放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集32例食管癌患者和32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VEGF水平,并对血清VEGF
目的:观察靶向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活化受体-γ(PPARγ)基因RNA干扰阻断乙醇诱导骨髓基质细胞的成脂分化效应.方法:选用家兔第2代骨髓基质细胞,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N):无特殊
一、微时代的美学是小的美学、快的美学和即时性的美学  问:三四十年前人们不曾想过拥有“数字生活”,而如今“微时代”的印记已经烙入生活的各个方面。您所理解的“微时代”是什么?大众传媒在“微时代”当中有哪些特点?  刘悦笛:我认为当今中国正处于一个新的时代,就是微时代,这个时代非常有意思,它和新世纪以来全球文化的一个变化是有关的。这个变化是什么呢?是当今我们民众的日常生活的日渐审美化。所以思考微时代的
中医认为痤疮属肺风粉刺范畴.从文献可以看出痤疮的发病与肺热有关.临床中患者多为青年阳盛之体,阳常有余,多伴有热象,加之进食发物或精神紧张,外用品刺激等,则易出现热毒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