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条件下秸秆还田对水稻土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来源 :中国稻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b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以秸秆不还田为对照,通过监测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矿质氮、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含量和主要微生物类群数量,研究了水稻秸秆直接还田(SF0)与氯仿熏蒸预处理后还田(SF1)稻田土壤微生物活性变化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经过28d恒温培养,秸秆还田处理(SF0和SF1)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矿质氮含量显著降低;SF0和SF1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而且微生物量氮对秸秆介入的响应更为敏感;与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促进了土壤微生
其他文献
历史的长河证明,不管是在古代的封建社会,还是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国家都始终把关于农民、农业等问题看的很重。为此,我国的相关领导阶层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本文就以
针对5G-NR毫米波高速铁路多用户上行通信系统,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联合环境地图与导频分段的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该方法基于高速铁路行驶路线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首先利用
宿迁市井头泵站设计扬程和平均扬程均为1.7m,为适应其扬程低的特点,采用了竖井式贯流泵装置。运用三维湍流数值计算方法对该泵装置进、出水流道进行了优化水力设计,并通过模
文中研究多拉格朗日系统的跟踪控制问题,基于反步控制法,提出一种多拉格朗日系统跟踪控制策略。首先,基于拉格朗日系统模型定义系统误差,并将其作为新的系统变量设计一个新的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一、基本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北京空港工业区、天竺出口加工区和空港物流园区内的土地开发、建筑工程施工和物业管理等业务。公司以开发区土地及其增值业务为平台,
广告传播的效果取决于信息与受众的对应,取决于产品的性质与消费者需求的对接,更取决于传播内容所依托的媒介环境和媒体形式。选择什么媒体以及怎样的媒体组合,已成为企业品
记者:新时期军队农副业生产面临怎样的发展形势?$$ 杨连成:长期以来,全军农副业生产继承和发扬南泥湾精神,坚持生产为生活为战备服务的方向,以提高质量效益为目标,真抓实干,锐意创
报纸
目前,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两个管理体系在实际执行中自成体系,迫切需要将内部控制系统与全面质量管理标准化系统相结合。二者最终目标一致、管控内容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