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早期(Ⅰ~Ⅱa期)子宫颈癌行根治性手术后发生肺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危险因素。
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早期子宫颈癌行根治性手术后发生肺转移的38例患者(肺转移组)的临床病理资料,选择同期连续收治的200例未发生肺转移的早期子宫颈癌患者(无肺转移组)作为对照。观察与早期子宫颈癌术后肺转移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两组患者间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法)早期子宫颈癌患者根治性手术后出现肺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1)与早期子宫颈癌术后肺转移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38例术后发生肺转移患者中,初诊子宫颈癌时的中位年龄为46岁,确诊至术后发生肺转移的中位时间为13个月,50.0%(19/38)的患者于术后第1年发生肺转移。临床分期: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9年的分期标准,Ⅰb期19例,Ⅱa期19例;病理类型:鳞癌31例,非鳞癌7例;病理分级:G12例,G2 27例,G3 9例;68.4%(26/38)的患者伴随相关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上升。临床症状:1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部症状,包括咳嗽、咳白色痰、胸闷、咯血丝和胸背痛;肺转移部位:双肺转移25例,右上肺转移5例,右下肺转移3例,左上肺转移3例,左下肺转移2例;肺转移灶大小及个数:肺转移灶最大直径为8~35 mm,单发肺转移灶患者6例,双发肺转移灶患者1例,多发转移灶31例。(2)早期子宫颈癌术后发生肺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对肺转移组和非肺转移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早期子宫颈癌术后出现肺转移与初诊年龄、临床分期、肿瘤生长方式、病理分级、神经侵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而与肿瘤直径、病理类型、间质浸润深度、子宫体下段浸润、脉管瘤栓、盆腔淋巴结转移、宫旁或切缘阳性、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异常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病理类型和盆腔淋巴结转移是术后肺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即肿瘤直径>4 cm、病理类型为非鳞癌、有盆腔淋巴结转移者更易发生肺转移。
结论早期子宫颈癌术后第1年是肺转移的高发阶段。发生肺转移与多种临床病理因素相关,局部晚期(肿瘤直径>4cm)、非鳞癌和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子宫颈癌患者术后更易发生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