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模式及对策探析

来源 :南方农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wf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满足广大居民对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的要求,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建设力度。以广东省为例,首先介绍农产品冷链物流的3种主要发展模式,然后针对当前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促进和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推动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冷链物流;发展模式;第三方物流;广东省
  中图分类号:F326.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4.038
  农产品冷链物流,一般是指将果蔬、肉、禽、鱼和蛋等农产品,在采购、加工、贮藏、运输、配送等各个流通环节中,始终置于符合产品特性需要的、既定的低温环境下,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农产品损耗,使消费者获得安全和优质农产品的一系列供应管理措施和方法。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消费意识的提高,人们对于生鲜类农产品的需求呈逐年增加态势,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使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为满足城乡居民对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的要求,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促进农民增收,我国高度重视以生鲜农产品冷藏、低温仓储和运输为主的冷链物流发展,冷链物流行业的规模也不断扩大[1]。但从整体来讲,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冷链物流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本文以广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为例,分析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模式和存在的不足,进而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对策和建议,以促进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1 广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模式
  1.1 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主导模式
  该模式是由集加工、储存和销售功能于一体的大型企业牵头,利用自身在产业链中的独特优势向下游延伸业务,通过建立冷库、配送中心和冷链物流终端销售系统等基础设施,做到产、供、销一体化。此种模式有固定的销售渠道,有利于稳定生产、补充货源和平衡市场供需,可最大程度地减少市场交易环节、提高流通效率和控制物流成本。但这种模式缺点是,对主导企业的规模和资金实力有一定要求,前期投入和配送成本较高,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也有限。该模式的典型代表为广州食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1.2 批发市场主导模式
  该模式是指以批发市场为中心开展冷链物流业务,通过紧密联系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运输商和加工企业等产业链环节,有效整合市场资源、降低交易风险和不确定性,提高产业辐射能力。但这种模式的缺点是,市场交易环节过多,产品流通效率低、流通成本高。该模式的典型代表为广州江南果蔬批发市场[2]。
  1.3 第三方冷链物流主导模式
  该模式由不直接参与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为主导,将农产品在生产者和零售商之间的流通任务外包化,使其专注于自身业务、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使盈利水平最大化;该模式也能充分发挥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专业性强、效率高、流通半径大的优势,是未来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的主要选择。该模式的典型代表为广东太古冷链物流有限公司。
  2 广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2.1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缺乏,新技术推广滞后
  目前,广东省冷冻冷藏的基础设施缺乏,无法满足生鲜农产品流通的低温保障需要。据统计,广东冷藏保温车的拥有量仅占货运汽车的0.3%,冷库整体容量虽呈上升趋势,但大部分集中于市区内且设备陈旧、能耗高,多数零售企业都不具备用于低温食品的专门装卸场所和专业设备;农产品冷链物流新技术推广滞后,生鲜农产品的产后预冷、包装加工等商品化处理手段尚未普及,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的全程温度自动控制技术尚未得到广泛应用[3]。
  2.2 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不健全
  与冷链物流行业相关的政策性法规和标准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缺乏对农产品冷链物流各环节市场主体进行监督的专项标准,政府在疏导监控过程中没有理论和制度依据;同时,冷链物流各环节在硬件设施、温度控制和操作规范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物流信息资源难以实现有效利用,导致农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
  2.3 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力度不足
  现阶段,能够提供专业化冷链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数量不多,且多数实力较弱、规模较小、经营范围有限、服务标准不统一。具备资源整合和行业推动能力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尚在起步阶段,在技术和设备上能够达到国际冷链物流标准要求的物流供应商极少,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仅能提供冷藏运输,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冷链物流服务[4]。
  3 广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大对冷链物流设施的改进力度和研发投入
  加大对预冷、冷藏、运输等关键冷链物流环节的基础设施建设改进力度,形成从产地到销地的完整冷链系统(周转冷库、冷柜和冷藏车等)。在达到一定产量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冷链物流园区,争取覆盖广东省内各个地区;加快对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新技术的引进与自主创新,充分运用物联网技术,将农产品的整个冷链周期纳入实时监控,推进冷链环节管理的科技化、一体化和透明化。
  3.2 完善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与行业标准
  加大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执行力度,建立以HACCP为基础的、不同的生鲜农产品种类下的监督机制和检验标准,制定与国际接轨的相关标准和操作规范,如原料基地生产操作规范、贮藏与运输标准、加工标准、包装材料与规格标准、环境标准等,充分保障农产品质量。
  3.3 加大对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扶持力度
  政府应该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着力培育一批管理模式先进、潜在实力强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引导其向综合物流代理模式转变;稳固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促使各方形成多边、共赢的战略联盟;建立健全检查与监督机制,规范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经营行为[5]。
  3.4 发挥政府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的职能
  开辟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 “绿色通道”,对该通道实施费用减免等优惠政策;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活动的开展,将生产者(产地供应商)、电商平台、冷链物流企业和配送中心等有效整合,以快速、优质的服务将产品配送到消费者指定地点;推进功能性、专业化冷链物流服务企业的发展,使其面向社会提供优质优价的仓储、租赁和运输等服务。
  参考文献
  [1]张进疆,陈永春,罗乔军.广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J].现代农业装备,2014(1):60-63.
  [2]雷国.我国冷链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对外经贸,2015(4):59-61.
  [3]王志刚,王启魁,钟倩琳.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展望[J].农业消费展望,2012(4):55-59.
  [4]黄霞,汪芳.浅析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2):52-53.
  [5]蒋明霞,许彤.广东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对策探析[J].物流技术,2012(5):79-80,101.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1 环比蔬菜产地价、零售价平稳,批发价小幅上涨。与全国同期同品种蔬菜均价比较:产地均价、批发均价、零售均价分别低于全国均价1.45%、17.08%、3.71%第49周(2017-12-04—2017-12-10)重点监测的22个地产蔬菜品种平均价格2.92元/kg,环比上浮1.48%,表现平稳;与前四周比,下滑1.06%,表现平稳;与去年同期比(以下简称“同比”)下滑12.90%,表现明显下跌;低
群体性事件具有影响范围广、社会危害性大等特性,并常常伴随着暴力与违法行为,具有非常大的危害性。公共行政学行为研究方法的代表西蒙和福莱特,提出了建设性冲突、协调与沟通、
摘 要 近些年,我國在农业领域的发展进步迅速,其中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农业水利工程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基于此,详细阐述农业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和发展问题,并对农业水利工程管理优化措施详细探究。  关键词 农业;水利工程;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24.065  我国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