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汉语教学中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120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新教材的改革,汉语的教学思路和方法都要进行一次大的改革。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既是教育大纲的要求,又是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为此,笔者紧紧围绕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在教学中勇于探索、实践,总结出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巧设疑难,激发思维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展现和提升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在理解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去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在教学《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一文,我考虑到农村小学生对网络知识了解较少,在学习时一定会提出:电脑网络到底是什么呢? 网络有什么用处?真的有这么神奇等问题。我就演示、讲解、质疑,这不仅加深了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提倡争辩与集体合作,活跃创新思维,争辩可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求异创新。因为争辩的基础是不同观点之间的陈述,它必然会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去探求不同见解的依据,这就给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营造宽松的环境,创设良好的争辩氛围,鼓动学生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这种学法的益处,享受胜利的乐趣。在学生个体思考的基础上,加强集体合作,有利于思维的活跃。当教学重点和难点时,组织学生集体合作,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之间相互弥补,借鉴,从而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创新教育更强调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陶行知说过:“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让学生在合作中操作实践,找出规律,提炼方法,更是创新教育最好的实践。总之,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加以正确的引导,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能动性、独创性,为造就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二、提倡自主,促进创新
  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让学生感到阅读是一种享受。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文章内容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艺术与思想的结晶。心理学认为十一二岁的孩子,已经逐步产生了自我肯定的要求,不希望人们把他们当小孩子看待,而要求尊重他们,我们在教学时,不能要求学生答问只让对不许错。有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常与一般学生不同,表面上看起来似乎近于荒唐,有时不易被老师理解,但认真考虑,他们也有某些方面的道理。一次讲完《将相和》,老师提问:“你们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绝大部分同学表示喜欢蔺相如,并讲明他的机智勇敢。也有几个学生说喜欢廉颇。正准备下课时,突然有一个学生举手说:“我喜欢赵王。”老师惊讶地问:“为什么?”学生说:“蔺相如本来是一位官职卑微的小官,赵王看他有才华,就大胆地使用他。我就喜欢赵王敢于大胆使用人的这一点。”学生说得有理有据。老师给予肯定:“同学们都喜欢蔺相如、廉颇,你能从不同角度看到赵王的优点,这是很可贵的,你很会思维。”学生听到这样的肯定,心理十分高兴。老师的肯定评价,调动了全班同学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发言时消除了顾虑,充满了自信,增强了自我肯定。
  三、解放学生,发挥潜能
  解放学生的口,就是使学生去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让他们的想象力自由发挥。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他们说的训练,让他们多问几个为什么,多给他们说的机会。教师要精讲,把说的机会留给学生,从而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解放学生的手,就是要鼓励学生敢于动手,善于动手,勤于动手。汉语教学中的动手,不仅要求学生会写字,还要把字写正确、写美观,通过动手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能力。解放学生的脑,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体会克服困难后的愉悦,感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大胆思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勇于创新精神。
  四、内外延伸,拓展空间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十分有限的,课本以外的生活培养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源头活水。教师应引导学生由课内延伸到博大的知识领域里,为学生的认知、语言、思维、情感等活动,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组织学生出去踏青。春天,带着学生到田野里、小河边去寻找春天的气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能够自己寻找所需要的东西、素材,有了深刻的亲身感悟,他们领悟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才有更多的话可说、更多的素材可写。组织学生举行“故事会”。 让学生自己去利用图书、电视、网絡搜集、 整理资料,然后开展一次“看谁的故事好”的主题班会,让每个学生都能把自己所读到的、听到的或经历过的有趣的故事用自己的话在班会中讲出来。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胆量,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 为以后的作文教学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我们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灵活地选择运用,使教育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沃土和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天地。
其他文献
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更好地挖掘教材的思想因素、情感因素,使学生明其理、导其行呢?情境教学模式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下面我就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感受谈一点看法。  一、深刻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用与教材内容相符、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中。  如《甲午战
期刊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抽象知识与直观情境结合起来,通过生活问题的解决达到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技能、技巧的目的。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联系生活改编数学例题,让学生易懂趣学;链接生活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操作体验;结合生活进行问题探究,让学生分析提升;融入生活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理清思路;艺化生活巧用媒体辅助,让学生直观感悟;贴近生活精心设计作业,让学生精练巩固
期刊
[摘要]古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往往用极凝练的文字传达出极丰富的文化内涵,融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人性美于一体。教学古诗,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诗的节奏、韵律、画面、内涵,不仅能感悟到古诗优美的语言与意境,还能触摸到诗人真实的情感与灵魂,不断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关键词]古诗;文化品位;品味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
期刊
【摘要】由于现代体育教学的灵活性、多样化的特点。建立了以“学”为主,重视学生学习的教育理念,形成了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良好氛围。在二十世纪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一直比较偏重于传授各种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练习方法,试图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我们一直注重学生模仿各种动作技能,这导致了教师和学生缺乏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未来的体育课程将十分注重教师和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因为只有教师不断地创新
期刊
[摘要]学会分享,是现代人必需的一种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教育就是一种分享,分享教育是基于经验分享、知识能力共生、实现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一种教育模式,而智慧分享更是对教育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实现智慧共享,应关注四个方面——吸收、宽容、思考、行动。  [关键词]开心说写;智慧;分享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9-00
期刊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教学实践证明,学习方式的改变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学习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人做了一些探索与尝试。下面仅谈几点自己的做法与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动力,应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
期刊
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  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地整体素质,我们必须在数学教学地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自学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进行持之以恒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对此,我浅谈几点看法。  一、精心设
期刊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觉。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学的基础。读书训练,既是一种教学的目的,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语文能力。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聋校语文教学中的读书指的是聋人用准确的口型和正确的手势手脑并用去读课文的一种方式。尽管聋生耳失聪口失声,读书的声音也不太好听,聋生“读书”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并不凸显,但是聋
期刊
新课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常受到新理念的影响,导致了教学上的一些误区,影响了教学实质与教学效果。  一、情境创设的误区与策略  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但因为课堂中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与课程的内容没有实质性的联系反而成为了分散学生思维的干扰因素,弱化了教学目的以及学生教学思维的发展。  我认为,避免教学中情境创设误区的产生可从以
期刊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将是一个从观念,思想、方法到行动都不同于以往的全新教育,这种教育所包括的素质教育内容应该是审美素质教育、品德素质教育和智能素质教育三个方面。在课堂教学系统中,应让学生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从继承性学习转向创新性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运用视音频资源将会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这种教学是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传输教学信息的渠道,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