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西北坝上高原区豆科作物培肥效应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wang7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6种豆科作物的培肥效应,为实现冀西北坝上高原区资源与抗逆性豆科固氮作物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微区定位试验,测定作物产量和土壤氮素含量。[结果]结果表明:连续3年苜蓿的产量都高于其他5种豆科作物,达到3900~5400kg/hm2,土壤氮素含量除第1年略低于对照外,后2年均高于对照;第1年蚕豆产量与土壤氮素含量都最低,但第2、3年的产量仅低于苜蓿,土壤氮素含量也高于对照;第1年大豆种植产量为2700~3050kg/hm2,重茬明显减产,但土壤氮素含量都高于对照;豌豆3年的产量都较低,
其他文献
从天气形 势、数值预报产品等方面,对“韦帕”台风暴雨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探讨了汛末由于台风影响而产生暴雨的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