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uxuan0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改革农村土地制度,维护农民权益
  1、土地征用制度和征地补偿标准不合理
  《新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然而在实际中,“公共利益”这一范畴被扩大化了。国家建设用地也成了为社会公共利益而征用土地,即公共利益与国家建设划上了等号,这就人为地扩大了征地范围。征用权没有限制,政府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征用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
  在征地补偿标准上,也存在范围窄,仅限土地补偿,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二是计算方法不科学。我国仅以前三年平均产值的若干倍计算,不考虑区位差异。在补偿款上,也存在截留现象。
  2、农村土地产权的不完整
  《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耕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但国家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这种权利具体表现为农户对地的所谓承包权。
  然而,在现实中集体所有权是虚拟的,他不拥有土地的收益权,抵押权。由于中国关于农村土地的一系列 政策要通过乡村干部来落实,这使乡村干部成了土地所有权的人格化代表。征地过程中的利益驱使,让乡村干部和政府、开发商联合起来侵占农民利益。由于农民没有完整的土地产权,也缺乏一系列的救济措施,权力侵犯农民权利就不可避免。据统计,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农民损失了大约2万亿元财富。
  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必须改革现有土地征用制度,让集体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允许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同时制约政府滥用征地权力。另外,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的内涵和征地的范围,规范征地程序,改变征地补偿办法,对被征地土地产权主体实行合理补偿。二是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财产权性质。使农民拥有处分权,赋予农民对土地的转让、抵押权。这样不但有利于维护农民的权益,而且有利于土地的合理流转,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
  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1、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所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建设完善农业种养业良种、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动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等“七大体系”,其目的就是着眼于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七大体系”不仅是在整体上提升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强力措施,同时也为建设新农村、在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了保证。因为,发展现代农业要以优质的原 生产作为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先决条件,而这一前提条件的要素就包括:通过组织实施农作物种子工程、蓄禽良种工程和水产良种工程,加强良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进而构建政府扶持与市场推进互动的种养业良好体系;通过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扶持优势科研单位提高创新能力,进而构建农业科技基础实习、创新能力和转化效率的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通过组织实施植物保护工程、动物保护工程、水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建设和完善植物疫病虫害监测预警、预防控制、快速扑灭能力和农产品卫生安全监控能力的支票物保护体系;通过组织实施农业标准化系统工程加强农产品监测、检测、认证和监督系统与设施建设,进而建构完全符合国际标准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通过组织实施“金农”工程和农业遥感监测工程开发整合信息资源,完善信息服务网络,进而建构发燕尾服农产品新型流通方式、提高农产品营销服务水平的农产市场信息体系;通过组织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农村沼气工程、沃土工程、农业生物资源安全保护与利用工程、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加强农业资源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通过组织实施基层农业实用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工程、国家级渔港工程和农业执法服务基础设施工程突出公益性技术服务和农业综合执法,进而建构围绕多形式、多样化、多层次和公正、规范、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
  2、坚持市场化取向改革,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吸收力和竞争力,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条件。农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是农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最终体现。一般来说,它取决于农产品的结构构成、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建设、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卫生水平等因素。
  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要牢固树立农产品就是商品的观念。从市场理念出发,农产品才能实现自身的真正价值,完成生产过程的良性循环。一些农产品质量次、包装差、价格高,在国内外市场上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就是原来具有一定优势的产品的出口也受制于技术壁垒,农产品的低价优势也随着农产品 增大而慢慢消失,这都是我们面临农产品市场新情况所必须关注的问题。
  3、拓展绿色食品生产开发规模,塑造“绿色经济”形象,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选择。绿色食品即按照标准化生产加工的,经专业部门认定并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公害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要加强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建设,尽快建立一批绿色食品龙头企业,扩大精深产品比重,逐步实现绿色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园艺作物以及肉蛋奶产品、土特产品的多样化和系列化。要加强绿色食品市场体系建设,针对国内外需求制定不同的营销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勇于进入国际市场参加竞争,使我国的农产品在国外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要加强绿色食品法制建设,把绿色食品生产、经营和管理纳入法制轨道。
  (作者单位:164032 黑龙江省北安市杨家乡农经站)
其他文献
随着静脉输液技术的进步,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PICC置管没有被医护人员和患者完全接受的情况下,早期的静脉输液仍采用外周血管,有相当多部分
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在新世纪必须面对的重大教育工程,对国运兴衰有深远影响。从6个方面就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策略问题进行了探讨。
论述建立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测绘高等学校创新体系.阐述了创新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几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和建议。
近几年来,吉林省东辽县农机推广工作紧紧围绕省市农机部门下达的推广目标,结合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有条不紊地开展。一批先进适用的农机具及农艺技术得以应用和普及,从而促进农
就宜昌市外贸发展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入世带来的影响,为今后10年宜昌市外贸发展提出一些思路和建议.
目的比较脑卒中患者静脉留置针使用中两种不同浓度的肝素液封管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输液完毕后立即分别用50U/ml和125U/ml浓度的肝素液封管,观察
输液泵是临床上用于控制静脉输液速度或量的一种仪器,它可以将药物均匀、持续输入体内,其泵入速度为0.1~99.9ml/h,可用于缓慢静脉滴注,也可用于静脉推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