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构建国产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仪的病原分枝杆菌鉴定数据库,评价其鉴定准确性并与国外同类产品比较。方法"中国病原分枝杆菌质谱数据库"的构建:收集分枝杆菌国际标准菌株19种、19株及"资源化"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42种、183株;采用改良研磨-超声裂解法提取菌体蛋白。以国产MALDI-TOF MS仪(microTyper MS)为基础进行谱图采集及数据库构建,
【机 构】
:
10073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10073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10073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1007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国产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仪的病原分枝杆菌鉴定数据库,评价其鉴定准确性并与国外同类产品比较。
方法"中国病原分枝杆菌质谱数据库"的构建:收集分枝杆菌国际标准菌株19种、19株及"资源化"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42种、183株;采用改良研磨-超声裂解法提取菌体蛋白。以国产MALDI-TOF MS仪(microTyper MS)为基础进行谱图采集及数据库构建,每株菌提取物平行滴加于12个靶点,每个靶点采集2次,得到24张质谱图;后按标准精选20张优质谱图,设置最大出峰数目、最小出峰频率及质量容差,经分析软件生成主谱图(MSP)。数据库验证:收集不同地区来源分枝杆菌305株,以16S rRNA基因、hsp65及rpoB测序为金标准,比较以本数据库为基础的microTyper MS与以Mycobacteria Library 3.0数据库为基础的进口MALDI-TOF MS仪(MALDI-TOF MS Microflex)鉴定分枝杆菌的准确性及谱图特征。
结果构建的"中国病原分枝杆菌质谱数据库"容量为42种、202株,平均每种纳入菌株4.8株,排在前10位的是堪萨斯分枝杆菌16株、胞内分枝杆菌16株、戈登分枝杆菌16株、偶发分枝杆菌16株、鸟分枝杆菌16株、脓肿分枝杆菌16株、结核分枝杆菌15株、马赛分枝杆菌11株、阿罗普研院分枝杆菌10株及yongongens分枝杆菌2株;305株验证菌株经测序确认为29种;基于本数据库,种水平鉴定准确率为99.67%(304/305),高于MALDI-TOF MS Microflex(97.38%,297/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P<0.05)。
结论构建的"中国病原分枝杆菌质谱数据库"质量达到临床常规应用要求,就国内流行株而言,鉴定准确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8, 41:519-526)
其他文献
经阴道超声检查中孕期宫颈长度≤25 mm诊断为短宫颈,短宫颈者早产风险显著增加,宫颈越短,早产风险越大。针对短宫颈依据个体情况应用孕酮或环扎有一定疗效,宫颈托的疗效不确定。多数研究结果支持对所有孕妇妊娠中期普遍筛查宫颈长度,针对短宫颈者进行早产防治。尽管当前各国的指南规范并不一致,但是否进行广泛的普遍筛查依赖各地区和国家的研究结果和当地的医疗资源。其经济效益依赖于各个地区和人群的短宫颈的发生率和早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是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常见疾病。该病病死率高,存活者常遗留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持续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等后遗症,甚至猝死。因此,降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改善其预后,是新生儿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尚无特效的治疗,本文对呼吸支持、枸橼酸咖啡因、维生素A、地塞米松、干细胞移植等治疗进行介绍。
目的探讨胎儿侧脑室不对称的临床意义及预后,为临床咨询及处理提供依据。 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侧脑室不对称并产后成功随访的142例单胎妊娠孕妇纳入研究。侧脑室不对称包括单纯侧脑室不对称[双侧侧脑室宽度正常(<10 mm),但双侧宽度相差≥2 mm]和单侧侧脑室增宽(即一侧侧脑室宽度≥10 mm,而另一侧<10 mm)。根据胎儿是否合并其他异常(
目的对基于前列腺健康指数(PHI)建立的预测前列腺癌(PCa)的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评价该模型预测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疑似前列腺癌而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人群(年龄34~90岁)的术前血清和基本资料,筛选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大于4 ng/ml的人群共391例,其中235例的tPSA在传统灰区4~10 ng/ml,156例tP
目的分析血清前列腺癌相关非编码RNA转录物1(PCAT-1)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的CRC患者73例,结直肠息肉患者54例,健康对照者62名。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别检测CRC患者、结直肠息肉患者、健康对照者血清PCAT-1的表达水平。分析CRC患者血清PCAT-1的相对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
外泌体是由细胞内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后分泌到细胞外环境的纳米级囊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外泌体是可以用作肿瘤和其他疾病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标志物。但外泌体检测标准化工作在国内外仍处于起步阶段,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亟待解决,在精准医学时代挑战和机遇并存。本文回溯外泌体检测的兴起过程,剖析外泌体检测在临床检验普及中所面临的挑战。(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8, 41:487-490)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起病隐匿,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目前仍缺乏有效的干预策略。近期研究表明,外泌体微小RNAs(miRNAs)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胃癌细胞自分泌的外泌体miRNAs可调控胃癌的生长、复发、转移及肿瘤耐药等。不仅如此,肿瘤微环境中的外泌体miRNAs也可与肿瘤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号传递和交换,进而影响胃癌进展。由于肿瘤细胞释放到循环中的外泌体含有丰富的特异性miR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在产前筛查异常指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6年8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因产前筛查指标异常行NIPT检测的孕妇2 837例,分为单纯高龄组(预产期年龄≥35岁),单纯血清学筛查指标中位数倍数(MoM)异常组及单纯胎儿颈项透明层(NT)增厚(2.5~3.0 mm)组。NIPT高风险病例行羊水或脐血产前诊断分析,NIPT低风险病例于22~26
本文从外泌体的发生和释放机制出发,阐述了HBV和HCV标志物在外泌体中的存在情况和随外泌体释放的效应,探讨了由此产生的传染性、保护作用以及对治疗和检测的影响。并以研究数据初步证明了核酸检测这一金标准的重要性,指出隐匿性感染的又一新的原因是HBV和HCV标志物存在于外泌体。(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8, 41:496-498)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正己烷萃取系统的乳糜(正己烷)实验方法。方法取乳糜(乙醚)实验阳性的胸腔积液样本,用正己烷替代乙醚,评估方法的可行性,并寻找正己烷萃取系统的试剂与样本最适体积比;对苏丹Ⅲ染色环节进行改良,建立新的乳糜(正己烷)实验和标准操作流程。选取120份人血清为模拟乳糜标本,根据甘油三酯含量不同将其分为3组:A组(TG≤1.7 mmol/L),B组(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