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操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来源 :教育前沿·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美操是融体操、舞蹈和音乐于一体,通过徒手和使用健美器械进行运动的运动项目, 具有独特的健身和健心的双效作用。高校开展的健美操课深受女大学生们的喜爱,对维护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心理健康价值不可小觑。因此,本文将从健美操运动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自身满意度、自信心、表现力等)影响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促进女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文以广西中医学院健美操选修班中的100名女生的心理健康(自我满意度,自信心,表现力等)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法对广西中医学院健美操普修班中的100名女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率100%。运用访谈法对广西中医学院健美操选修班的20名女生就健美操对高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有何影响的问题进行访问调查。通过数理统计法对收回的有关材料和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后,利用SPSS统计处理软件程序进行分析处理,以期得出科学的结论求教于大家,敬请同仁批评指正。
  
  研究结果与分析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感情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心理健康包括心理状态、心理调节能力,它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包括:正常的智力;良好的情绪状态;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健全的人格;正確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等几个方面。
  1、学生对自身满意度的提高。在所有选修健美操课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以前只是看过,但从未接触过,她们对健美操的了解以及对自身运动能力的认识都很缺乏,然而,在对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可以发现,她们普遍认为自己在健美操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是身体灵活性、协调性、柔韧性方面的进步很大。同时,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在个人气质、审美能力方面都有所提高,另外还有40%的学生感觉自己的体形得到了较好的改善。可见通过一段时间的健美操练习后,学生在心理上对自我身体的满意程度有所提高,同时也反应出学生对自我评价的自信心。
  2、学生心理状态的调整和改善。通过调查,女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一是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二是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冲突和选择。从调查中得知,有76%的女大学生觉得上大学之后面临的冲突和选择是越来越多了,如专业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毕业分配和就业;男女朋友的选择等等。
  健美操运动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还具有缓解精神压力,娱乐身心的功能。通过课堂上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教学节奏、加强音乐与动作的配合、加强语言交流等方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快乐健美操”的魅力。通过健美操的练习,她们的心理有了明显的变化,心理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有87%的学生切实地感受到音乐与动作的密切配合有利于释放内心的压力,调节不良情绪,愉悦身心,促进心理健康,提高学习效率。
  3、学生自信心的增强。健美操运动是一项表演性很强的运动项目,心理上要有强烈的表现意识,因此,自信心就显得十分重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首先要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我信任、敢于挑战的信心,以发自内心的激情使动作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健美操是有音乐和动作的结合,它需要在音乐的伴奏下,熟练记忆掌握动作。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当她们对自己各方面能力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以后,大部分没有学习过健美操的学生会产生一种自卑和胆怯的心理。她们总觉得自己笨手笨脚的,记住了手上动作又忘了脚上动作。鉴于学生的这种心理,在初期的教学内容安排上尽量做到由易到难,使所有学生都能够较快地记住整个动作,能够和其他同学一样在音乐的伴奏下集体练习,使她们初步建立学习自信心。个别接受能力差的同学要及时地对她进行单独指导,不能让她有跟不上的感觉。动作熟练之后,再对动作进行精雕细刻,逐步提高动作质量。这样,学生在学习和练习中逐步体验到自己学习能力的提高,不断地增强自信心,从而在心理上慢慢地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对学生的反馈调查中可以发现,有82%的学生认为经过一个学期的健美操练习,自己的自信心和勇敢程度都有所提高。
  4、学生表现力的提高。学生从没有表现意识到表现意识的初步形成、提高,是学生们亲身体验过的一个心理训练过程。通过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对自身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语言鼓励、观摩表演等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望,加上学生对音乐与动作的更深层理解与掌握,逐步加强与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敢于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不仅是自信心的体现,也表现出了一个人的勇气和自我控制能力,是心理素质提高的一个明显标志。
  5、锻炼了意志品质。健美操是融体操、音乐、舞蹈于一体的追求人体健与美的有氧运动项目。它是以人体自身为对象,按照人体的解剖部位和身体全面发展的要求,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改善肌体、增进健康、塑造形体、陶冶精神,所以练习中要保持一定的练习时间和运动负荷,练习中会感到身体疲劳和肌肉酸痛,没有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坚毅的意志,是难以坚持和奏效的,训练是体力培养和意志培养的统一。因此,健美操作为一项能较好地增强体质、提高体能的运动,它同时也培养了练习者的意志,从访问中了解到,92%的女生认为伴有音乐的健美操运动,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健美操的锻炼,不仅能在音乐中陶冶学生美的情操,提高对音乐的欣赏水平,而且也塑造了美的形体和高雅的气质,同时通过大运动量的有氧健美操训练,磨炼了意志,促进心肺系统功能得到增强。
  
  研究结论与建议
  结论。调查结果表明,参加健美操运动后,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等都有所改善和提高。通过健美操课,不仅提高了心理素质,而且锻炼意志也得到加强。
  本次研究对象的心率在135-160次/分之间,恰在有氧运动的锻炼价值内,属于中上等运动量的体育活动。专家研究认为,中等或大量的体育活动能起到最佳的健心效应。所以女大学生长期进行健美操锻炼健心效应更加显著。
  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锻炼,可增强自信心,培养坚韧性和独立个性,使人产生充实与满足感,可健全生活,减轻压力,培养积极乐观、活泼的态度,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建议。大学健美操课的教学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合理的安排,不应只重视动作技能的学习,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和学生心理需求也是健美操学习至关重要的部分。学校应该进一步发展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实施,积极开展各种活动,重视健美操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该对健美操运动进行积极地宣传,扩大健美操运动在高等院校的影响,在高校女大学生中大力推广适应其身心特点的健美操活动,对促进她们身心健康发展有深远意义。
  
  高考期跟风进补 为孩子前途家长“不差钱”
  医生提醒:“补脑”无益 心理沟通更“安神”
  只因父母谈论高考(论坛),家中正读高三的女儿雯雯烦躁不已,不仅大哭大闹,还乱摔东西。看着性情大变的女儿,杨女士夫妇很是焦虑。“马上就要考试了,老是这样可不行,想买一些益智安神的保健品,又担心会有副作用。”
  距离中考、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为了让孩子在最后冲刺阶段能够有个好的精神状态,不少家长都想方设法的给孩子买各种各样的保健品,希望孩子吃了这些保健品能干劲十足。精明的商家也抓住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在产品上不断推陈出新,什么健脑益智的、抗疲劳的、增加记忆力的……到市场上转一圈,铺天盖地的宣传广告让人应接不暇,这些保健品不仅种类多,价格也不菲。不过为了让孩子考上一所理想的学校,花再多的钱家长也不心疼,更有的家长对保健品的重视甚至超过了日常饮食。
  在市区皖西路六安二中附近的一家大药房,记者碰到了前来为孩子购买保健品的董先生。董先生告诉记者:“我家孩子身体比较弱,又很挑食,平时稍不留神就会生病,马上要高考了,我看她这段时间的复习状态不是很好,就想着买一些保健品给她补补。”董先生指着其中一款标榜“健脑”的产品说:“这个牌子是我一个朋友推荐的,说是效果不错。”问及是否担心有副作用,董先生有些犹豫,但随即表示不会,“我朋友的孩子以前也吃过,说是效果不错。”该药房的工作人员表示,每逢考期来临,不少家长都会来给孩子买保健品,他们大都是选择一些有增加记忆力功效的产品。“这些家长在孩子的考前营养上还真舍得花钱,便宜的还不要呢。”
  保健品究竟能不能吃?该怎么吃?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咨询了相关专业人士。市中医院副主任医师何祥昆告诉记者,有时可以根据人体的需要有针对性的适量补充一些保健品,但不能过分依赖,从中医上来讲,是药都有三分毒,如果盲目服用保健品不但可能不吸收,有时甚至会起反作用。“人体的能量主要来自主食而非保健品,对大考当前的孩子来说,采取营养搭配均衡的膳食进补法效果会更好一点。”谈到前面提到考生雯雯的情况,何祥昆认为这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引起的情绪失控,“现在的学生升学压力大,心理素质稍差一点就会出现这种状况,在这时候,药物一般所起的作用不大,更多的需要来自家长和老师的及时引导,注意与孩子进行沟通,营造轻松的考试氛围。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新生儿父母对儿童乘车安全认知的使用情况,并结合深入访谈法探讨使用儿童安全座椅(Child safety seat, CSS)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开展针对
政治攀附式思维取向的具体表现    为了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教育研究应该保持独立自由的精神,坚持其自身的发展逻辑,不断建构符合时代要求的理论体系,不幸的是,由于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在外在强权的控制下,教育科学及其研究很难脱离统治阶级的政党意志和统治,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不断地会受到来自特殊政治意识形态的各种影响和干扰。“科学精神与意识形态教条发生矛盾时,意识形态的教条就以最高科学的名义来否定科学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