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在中等教育阶段,被一些学者称为教育中的“癌症”,至今没有一个国家能完美解决。我们目前的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流的结构,有点像欧洲早年的双轨制,但却没有像欧洲国家那样,在后来教育发展过程中使公平问题逐步有所改观。这主要表现在选拔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流过于刚性、普通教育与职教育转换缺少便利性、过于激烈的教育竞争引发的社会焦虑日益凸显等方面。与此相关联的高等教育中的普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在中等教育阶段,被一些学者称为教育中的“癌症”,至今没有一个国家能完美解决。我们目前的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流的结构,有点像欧洲早年的双轨制,但却没有像欧洲国家那样,在后来教育发展过程中使公平问题逐步有所改观。这主要表现在选拔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流过于刚性、普通教育与职教育转换缺少便利性、过于激烈的教育竞争引发的社会焦虑日益凸显等方面。与此相关联的高等教育中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关系也受到影响。在课程领域,僵硬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关系以及企业和政府的参与度太低,都既严重影响职业教育发展,也影响普通教育发展。因此,在促进公平、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关系弹性化、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向渗透、企业和政府积极参与等方面,有很大的改革空间。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中药联合脐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口服七味白术散加味方联合脐灸治疗,对照1组口服七味白术散加味方,对照2组口服匹维溴铵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观察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水平、焦虑与抑郁评分及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75.00%、
目的:研究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和肿瘤标志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RAO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RAOP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在我院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TH、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99(CA199)和癌抗原724(CA724)。通过pe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包含着其内在逻辑关联的一系列课程所构成的课程群。当前,高校思政课仍然存在各门课程教学之间缺乏必要的协同整合与有机联结的问题,高校应从整体性视域出发,遵循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教学知识点向教学知识体系、教学知识体系向内生知识体系转化的步骤,实现对高校思政课课程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建构。
目的 分析Roy适应模式应用于早期胰腺癌患者的具体实施方案及临床影响效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接受胰腺癌根治术治疗的180例早期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后干预方式的不同分别建立Roy模式组及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疼痛程度、情绪状态、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结果干预后Roy模式组视觉模拟量表(VA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明光市中医院收治的106例亚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针刺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取穴以头面部为主,采用较重刺激手法和电针。治疗14 d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House-Brackm
我国老龄化现象日趋加深,研究中老年人健康状况是民生、社会稳定所需。目前,国内外关于隔代照料对中老年人健康影响方面仍存在争议,而且较少涉及整体健康和考虑反向因果问题。更少有研究基于角色理论,从家庭关系角度探讨有调节的中介机制。因此,本文将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年数据,以同社区同年龄段其他人隔代照料强度作为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研究隔代照料强度如何影响中老年人整体健康;结
高校运动项群类体育课程具有具身性的特征,以此为载体开展课程思政,在“体育”的过程中嵌入“德育”环节,有助于提升学生接受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增进课程思政育人实效。推进高校运动项群类体育课程思政,需要在科学构建理论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育过程设计、完善评价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而且夏玉米是山东省重要的粮食作物。夏玉米生长期多处于高温季节,充足的水分是作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也是作物获得高产的关键因子,而且山东省降水量年际变率大,季节分布不均匀,影响夏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有限的水资源制约着作物产量的增加,所以水资源的利用和分配直接影响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在雨养条件下,选育高产稳产的品种以及选取简单准确的指标作为指示植物水分利用效率(WUE)是
在社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不断升级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迫切需要将“精准”思维贯彻到思政教育全方位、全过程,及时转变思政教育模式,化“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在思政教育具体实践过程中,高校面临传统思维与技术赋能的冲突、“信息茧房”与个性需求的囿制、新型模式与资源整合的挑战等现实问题,因此,高校思政教育提质增效应做到更迭理念,精准提升教育技能、优化资源,精准构建教育内容、协同育人,精准评估教育成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