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林试剂和本尼迪特试剂检测效果对比分析

来源 :生物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taixiao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斐林试剂与本尼迪特试剂检测还原性糖原理的共同点:加热条件下,Cu(OH)2与还原性糖的醛基反应生成砖红色Cu2O沉淀,引出“斐林试剂和本尼迪特试剂检测效果”的探究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本尼迪特试剂,斐林试剂的Cu(OH)2较多,产生砖红色沉淀更快,能检测更微量的葡萄糖.因此,斐林试剂虽不耐储藏,但检测速度和灵敏度较好;本尼迪特试剂可长期保存,但检测速度和灵敏度较差.检查速度和灵敏度不同的原因是2种检测试剂Cu(OH)2含量的差别.
其他文献
以遗传物质的教学为例,开发了在HPS理念下的科学史课程资源;聚焦科学思维的发展,提出了HPS教学模式中培育科学思维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注重科学的相对性和局限性,培养质疑和批判的科学思维;注重科学的复杂性和接续性,培养守正和创新的科学思维;以及从开放和协作的角度建立严谨和合作的科学思维等,均可提升HPS教学效果.教学中还要基于真实的科学情境精心设计问题.
期刊
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合理选择和呈现课程资源是每位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通过课堂教学案例、网络研究性课程案例、上海自然博物馆资源使用案例,阐述确定选择合适资源的方式,将资源与课程整合,改变传统生命科学教学方式,以应对新时期的挑战.
在遗传学教学中,往往遇到涉及多对性状的遗传问题,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一组亲本的杂交,当计算后代表型或基因型比例时,可先计算一对性状的表型或基因型比例,再计算另一对性状的表型或基因型比例,然后将二者相结合.以2对独立遗传的性状为例,在一个随机交配的群体中,计算其后代的表型或基因型比例利用该算法的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