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几度迷茫的土地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aszx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墨西哥历史学家艾德蒙多·奥格曼(Edmundo O\'Gorman,1906-1995)出版了数部作品,谈论“美洲”(América)是如何作为概念被“发明”出来而非作为地理盲点被哥伦布所“发现”的.其巅峰之作《发明美洲》(La Invención de América),与其被单纯当作奥格曼倾注多年心血的研究成果,似乎更应该看作是作者将心中不断思索的哲学命题呈现出来,反复揉捏、层层推敲,并铺开在众人面前.在他略显繁复、冗长的论述之中,所蕴藏的其实是对“美洲人”这一身份的反思.
其他文献
学者王升远曾有一个巧妙的观察,他将日本昭和时期关注亚洲连带命运的日本知识分子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内藤湖南为代表的帝国日本“支那学家”,他们以东亚的汉学传统和欧洲现代科学知识体系为基础,将理解中国有意无意地服务于日本的帝国建设,并以“优等生”之文化自负品评现代中国的政治一社会建设;另一种是以北一辉、橘朴等为代表的现场主义者,他们的中国论完全内嵌于二十世纪中国革命和国族建构进程之中.“二战”后,这种“内在于中国”的现场主义知识分子视野被竹内好继承,并发展为“内在于我的中国”立场,将想象中不同片段的历史中国(
一rn二○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凌晨的广州,依然湿热潮闷.因从日本回国,在酒店隔离已有些日子,百无聊赖,日夜无常,茫茫长夜正好读书.几乎在五分钟内,手机微信不断涌来,都是马拉多纳的图片.直觉告诉我,大事不好.rn果然,随后的消息铺天盖地,马拉多纳十一月二十五日中午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去世,享年六十岁.不是,或不仅仅是球星、球王或是足球上帝等或真诚或虚誉的名号,此公对于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出生的中国球迷而言,可能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至少对我来说,马拉多纳一九八六年率领阿根廷队夺得世界杯的那副模样,不会也不应该变
期刊
万历二十一年(一五九三),大明、朝鲜和日本在半岛上的喋血之战已经打了一年.n一个叫作史世用的大明间谍,在这一年四月,以福建同安商人身份,先到了内浦(うちうら,今日本静冈县沼津市),然后到关白丰臣秀吉所在的名护屋(今佐贺县)一带活动,陪同他的是福建商船船主许豫.他们不仅“观其山川形势,探其动静起居”,而且还和好些个日本官员打了交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