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物模型的建立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109bo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制作符合临床特点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物模型.方法 胸部正中切口,侧壁钳钳夹升主动脉侧壁约2/3周径,圆刀片纵行切开外膜及中膜外1/2,找到中膜间隙,钝性分离升主动脉壁中层间隙,造成假腔建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物模型,并于手术结束后使用超声评价夹层发展.结果 9条犬成功建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模型.肉眼观及超声可见主动脉形成明显夹层,主动脉夹层长度为(21.5±2.3) cm.组织学切片见主动脉中膜撕裂,符合主动脉夹层组织病理学表现.结论 利用外科手术方式可以成功制作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物模型。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外源性突变型p27基因(p27mt)对裸鼠皮下肝癌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应用细胞移植法将人原发性肝癌细胞株SMMC-7721种于BALB/c裸鼠皮下,构建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30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3组,将磷酸盐缓冲液(PBS)、重组Lac-Z腺病毒(Ad-LacZ)及腺病毒介导的突变型p27 (Ad-p27mt)分别注射到瘤体,3周后处死裸鼠,用Western blot实
目的 观察腺苷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及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2(bcl-2)和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2相关蛋白X(bax)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阻断大鼠肾动脉水平的腹主动脉90 min建立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27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9只.实验分组如下:A组:假手术组;B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C组:腺苷预处理组.每组分别设置再灌注1
目的 探讨LIM和SH3蛋白1(Lasp1) mRNA及蛋白水平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检测Lasp1在82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配对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胃癌患者不同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人胃癌组织较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Lasp1 mRNA(3.
目的 构建表达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β基因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载体,并观察感染神经元后表达.方法 p38MAPK-β mRNA序列中选择1个特异性靶序列,体外合成对应发卡样DNA片段,经退火后,将其定向克隆导入siRNA载体,获得重组质粒p38MAPK-β-短发卡RNA (shRNA),后者与慢病毒试剂共转染神经元细胞,同源重组产生p38MAPK-β-siRNA-
尽管目前对于腰椎滑脱是否应当解剖复位还存在争议,但多数脊柱外科医师都认同腰椎滑脱的解剖复位对患者远期疗效更佳这一观点[1].我们在腰椎滑脱模型上通过设定唯一可变量方式手术模观察内固定使用对腰椎滑脱复位的影响。
期刊
目的 探讨氯胺酮麻醉对7d龄SD大鼠成年后情绪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7d龄(P7)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5 ml(NS组)和氯胺酮组50 mg/kg(K组),每隔30 min重复1次,共4次.6h后各组随机取5只幼鼠前额皮质,行Western blot检测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的表达水平;余饲养至30 d行行为学测试:糖水偏好实验(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E-钙黏素(E-cadher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MP-2、E-cadherin蛋白在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统计分析其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MMP-2、E-cadher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阳性的表达率分别是75.0%和47.9%,表达呈负相关(P<0.05)
目的 观察富勒烯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DT)对携带荧光素酶基因的结肠癌腹腔种植模型的作用.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CT26-luc细胞株的方法建立结肠癌腹腔种植小鼠模型,将富勒烯溶液注射入腹膜腔,24 h后打开腹膜腔进行白光照射(治疗组);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照射组和富勒烯组作为对照.采用体内荧光成像技术对肿瘤病灶进行定量检测,并进行生存率随访.结果 小鼠行PDT后第1天,治疗组的肿瘤荧光值下降(23.7
目的 观察超声微泡(UM)介导的胞嘧啶脱氨酶:尿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5-氟胞嘧啶(CD:UPRT/5-FC)自杀基因系统对人食管癌细胞株EC9706的转染效率和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 将EC9706细胞按1×108/L接种于12孔孔板中,随机分为4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单纯质粒组;C组:单纯超声微泡组;D组:超声微泡+质粒组.24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
肺癌是影响全球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肺癌如能早发现早治疗,治疗效果较理想;晚期的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目前对体检和未确诊者,大多作外周血肺癌相关指标的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其优点是简便易行,缺点是检出率偏低[1].本研究旨在探讨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17(RGS17)在肺癌中的临床应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