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治疗与外科开腹手术治疗≤3 cm胃肠间质瘤的疗效差异分析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ow1223rabb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比较内镜下治疗与外科开腹手术治疗≤3 cm胃肠间质瘤(GIST)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8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5例≤3 cm GIST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方法分为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组(ESD组,34例)及开腹手术治疗组(开腹组,31例)。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并比较两组入院时及术晨不确定感[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焦虑情绪[贝克焦虑量表(BAI)],术前及术后1 d免疫功能(补体C3、C4)差异。结果:两组肿瘤完整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 P>0.05);ESD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n P<0.05)。两组术中均未出现穿孔等并发症,ESD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开腹组(n P<0.05)。术晨两组MUIS、BAI评分均较入院时升高(n P<0.05),且开腹组高于ESD组(n P<0.05)。术后1 d两组血清补体C3、C4水平均较术前降低(n P<0.05),且开腹组低于ESD组(n P<0.05)。n 结论:ESD术及开腹手术治疗≤3 cm GIST均能获得较高的肿瘤完整切除率,但ESD术具有微创、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且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前负性情绪。
其他文献
利用射频溅射技术在一个单模玻璃光波导的局部表面淀积一层两端呈梯度的高折射率透明氧化物薄膜,形成低损失、高灵敏度平面复合光波导芯片。这种结构能够使得玻璃光波导内沿
目的:探讨支持性-表达性团体心理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自尊及自知力的影响。方法:将46例首发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