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蔡元培大学学术理念及其启示

来源 :教育与职业(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n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蔡元培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主要实践活动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重要的理论奉献根植于大学学术理念。蔡元培的学术理念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对今日大学学术规范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重点评析了蔡元培关于大学学术方面的思想,以寻求当代大学的学术发展之路。
  [关键词]蔡元培 学术理念 学术规范
  [作者简介]高月春(1982- ),女,河北唐山人,河北联合大学教务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薄海美(1982- ),女,河北唐山人,河北联合大学临床医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董亚楠(1982- ),女,河北唐山人,河北联合大学教务处,讲师,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河北 唐山 063000)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06-0174-02
  蔡元培主张大学应“研究高深学问”,应“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科学民主”,他阐释到:大学是非功利性学术团体而非官僚养成所,大学要为学术而学术,学术活动应享有学术自由。反观今日大学,机会主义和功利主义盛行,学术行政异化,学术失范,学术腐败频发,大学的学术治理显得尤为迫切。学术乃大学的逻辑起点,大学的一切事务应紧紧围绕学术展开,学术成败即大学成败。学术成败的关键在于学术管理,当学术管理自身弊端丛生时,我们就要积极探求学术治理的新途径。研习蔡元培关于大学学术的教育理念,对思索当前大学学术危机并寻求探索之路定会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一、大学学术理念
  只有重视学术的价值,只有“学术至上”才能使中国不断走向富强。突出学术价值需要发挥大学的公用与职责。蔡元培于1917年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鲜明地向师生们提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明确研究学问、探求学术乃为大学的根本宗旨。“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①学生求学的真正目的应该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主动自觉地进行学术研究。蔡元培还要求大学教师具有学问家的人格,具备探究学术的兴趣;大学生应当将研究学术作为自己的天职,而不应把大学作为谋求职位和财富的中介机构。蔡元培学术至上的理念使大学师生从传统观念中摆脱出来,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人格与个性,使大学成为研究学问的机构。
  二、大学学术理念实现的途径
  1.大学自治,教授治校。大学自治也称学术自治。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贝克曾经指出,“自治是高深学问最悠久的传统之一,无论他的经费来自私人捐赠,还是国家补助,也不管它的正式批准是靠教皇训令,皇家特许状,还是国家或省的立法条文,学者应会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②由此可见,大学自治是大学的一条基本原则。在任何社会环境中,都应给予大学自治的权力。蔡元培认为,大学的管理权力应下放给教育家,教育家应独立地管理大学事务,而不应受任何教会或政治党派的干预。大学自治由谁来治便成了必须回答的问题,最为学界认同的观念便是“教授治校”,即由真正懂学术的人来管理大学。蔡元培认为教授治校首先要建立评议会,选取多名教授作为代表,讨论决定有关立法事项;给学长恢复权限,有关行政方面的事宜让学长分别担任。但校长与学长仍是少数。其次,成立不同学科的教授会,由多名教授共同举荐教授会主任。无论何人来任校长,都不能任意办事。教授治校的管理体制体现了对教授的尊重和充分的民主性,打破了学术专制的束缚,极大提高了学校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形成了重学术研究的优良风气。
  2.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治理大学的重要基础即学术自由,学术自由涵盖教学自由、研究自由与学习自由三个方面。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蔡元培明确宣布:“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之通例,循思想自由之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③努力倡导“学术自由”的管理理念,依据世界各大学的通例,遵循思想自由的原则,兼容并包各派学说,只要言之有理,尽管观点相冲突,也允许各派别自由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学术自由也是有规范的,它往往和学术责任联系在一起。在学术自由时也必须要承担学术责任,这是学术自由的道德基础所决定的,它要求学者从严治学、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兼容并包”是蔡元培提出的办学方针之一,他认为大学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学府,“大学教员所发表之思想,不但不受任何宗教或政党之拘束,亦不受任何著名学者之牵掣”④,大学应该广泛搜集人才,容纳各种学术和思想流派,让其互相争鸣,自由发展。循规蹈矩,抱残守缺,持一孔之见,守一家之言,实行思想专制,是不可能使学术得到发展的。蔡元培要求教师以学诣为主,要求学生以研究学术为天职,鼓励学生兼听不同学派的观点,让学生独立进行评判,支持学生成立各种学会和研究会,培养学生自由思考和独立研究的学术能力。
  三、大学的学术原则
  1.学术独立。学术独立是正直学者的追求与人格象征。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非典型的学术腐败机制,以经济作为价值的标准等,都严重制约着学术的独立与发展。学术独立是学术真正存在的前提,但学术独立如果仅停留在学术自身的范畴,没能存在于整个社会时,学术独立便可能是奢谈。学术独立与自由制度的完善,对抑制学术异化、学术失范有积极的意义。
  2.学术中立。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使大学在接触社会时受到了外部压力,处于学术价值受损的境地,社会的刺激腐蚀着教师对学术的忠诚和奉献,被动地接受社会的目标和价值不仅容易剥夺大学的学术领导权,而且还促使学术卷入伦理和智力价值受质疑的怪圈,难以避免“冒牌的学者”“虚假的创造性研究工作”等学术道德危机。当然,将学术失范归因于学术参与社会活动也有偏颇之处,一是因为自身的洁好才是内因,二是因为否定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而居于象牙之塔是不可取的。所以,大学的学术理念必须,也只有在与社会负面影响的斗争中生存才有发展的空间,简单地回避也只会使大学更趋僵化并抑制学术的活力,但一味地跟随也会使大学陷入异化自身的泥潭。总之,应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坚持大学的中立,保持学术中立有助于规避学术失范。   四、大学学术理念实现的保障
  1.权力公正。大学的管理权力与社会政治、经济权力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大学的学术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大学学术管理的核心在于学术权力的有效运行,而有效运行的关键又在于学术权力主导地位的建立。学术权力是教授通过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形成对学术运行的发言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冲突是学术权力主导作用未能充分体现的主要原因。有效运行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应该是行政权力服务于学术权力,二者不应等同,更不能将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但我国高校长期以来以行政权力为主导,“官本位”思想就是学术失范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混淆、冲突,尤其行政权力在官本位理念下对学术权力进行干预时,学术规范势必难以完善。国际著名大学里,学术和非学术领域的分界越来越清晰,学术由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行政由行政专业人员管理,这对于保障学术至上、提高管理效率有积极作用,这种分界是建立以学术权力为主导的权力运行机制的必要保证,可有效避免行政权力的过度干预。
  2.民主治校。民主治校即通过学术内行的民主管理,通过学术民主、学术自由和学术权威来实现学术管理。具有民主治校的意识并不等同于解决了学术民主的问题,还必须要有对应的民主环境和可操作的程序保障。与社会民主一样,民主是在社会规范前提下的自由,否则,学术民主与学术自由便是空谈。从这一角度看,民主治校正体现了学术规范的基本要求,建设民主治校制度便对学术民主提供了支撑,使学术失范得以抑制。
  3.制度治校。1922年蔡元培在《北大成立二十五周年纪念会开会词》中明确指出,“自中华民国六年至今,这几年中,因为提倡研究学理风气,以工科归并于北洋,仅设文、理、法三科。又为沟通文理科及采用教授制起见,将学长制取消,设各系教授会,主持各系的事务。最近又由各系主任组织分组会议,凡此种种设施,都是谋以专门学者为本校主体,使不致因校长一人之更迭而摇动全校。”⑤建设并有效执行大学的学术制度是保障学术健康发展的主要前提,任何一项操作必须有制度保障。我们提倡学术权力的主导地位,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任何权力都需要制约机制,学术权力也不例外,所以制度治校便成为必然,控制学术失范也必然要有制度的保障。
  4.道德修养。蔡元培组织进德会,在他《旨趣书》中感叹道德沦丧,欲试行挽救,提出实行自律与他律,鼓励与约束,不同层级的会员申请制。蔡先生对自律与他律以及社会道德多元价值观的阐述对今日的学术道德规范仍有积极价值。我们的学术管理有规范,但此类规范又不同于法律制度的强制性,所以启发学者自身的道德内省力是提高学者道德修养的正途。学术道德失范与否基于所依照的价值判断,在多元社会中,多元价值观正逐步为社会接受,衡量学术失范也应顺应时代的变化,但必须注意,多元价值观并不意味着学术失范者的多元解释,甚至自我解释,在这里多元更多的是完善社会多种价值观体系,所以它是对学术失范更为严格的制约。
  五、蔡元培学术理念对今日大学治理的启示
  蔡元培在北大的改革一方面促进了北大的革新,另一方面对全国高等教育发展,特别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不少大学的学术日益行政化,学术至上受到挑战,重温蔡元培学术理念,颇感其深刻的洞察力和所担负历史使命的艰巨性。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应当坚持以弘扬学术作为主旨,以科学研究作为核心内容,以追求学问作为重要责任。一旦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出现功利性倾向,贪图虚名,以晋升职称、职位或者获取学历为目的,中国知识分子自身的社会良知就会出现危机。
  政治因素不可避免地干涉教育教学和学术文化研究活动,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越位”和“错位”现象明显,制约着学术独立自由发展,结果出现了教育的工具化和学术的功利化现象。学术领域中还存在严重的专制现象,政府过多地利用行政手段管理大学,不尊重大学办学自主权,存在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干涉过多的倾向。借鉴蔡元培大学自治和教授治校的理念,我们必须确立教师在大学学术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政治文明建设,为大学建设创造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在呼吁社会给予教学研究的学术自由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肩负学术的责任,不为社会所诟病,如果我们要求并享有学术自由,却不珍惜学术自由,不担负学术责任,那最终还是会导致学术自由的追求难以实现。学术失范是对学术自由的最大伤害,是所有追求学术自由的人应共同谴责的。但我们要看到,那些认为学术失范日趋严重,应“限制学术自由”的观点看似有一定的道理,实则不然,因为学术失范恰恰是学术自由缺失的表现,所以,在抑制学术失范的同时更要大力倡导真正的学术自由。
  [注释]
  ①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191.
  ②(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郑继伟,张维平,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28.
  ③蔡元培.我在教育界的经验[A]//高平叔.蔡元培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244.
  ④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A]//高平叔教育论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535.
  ⑤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4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834.
其他文献
针对一些中央企业金融衍生品业务出现大幅亏损的情况,国务院国资委和财政部均下发文件,要求各中央企业高度重视,并从管理层的角度提出监管要求。在目前严峻的形势下,金融衍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近几年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由于这类企业的组织结构以及经营特点和我国传统企业有着较大的不同,所以其财务核算也有所不同。但是我
教师激励机制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学校教育质量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也是学校长远发展必须拥有的一项政策,建立和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对于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既是一种福利,
分析了磨料浆体射流技术中影响切割的参数,以大理石为脆性材料,采用了正交实验法并对测量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基于厚度和下上切口宽之比的切割参数数学模型,并且对试验进行了
分析了在UG环境下通过GRIP语言进行编程,实现叶片的叶根与叶冠实体自动生成的程序。该程序采用简单的人机交互方式,在不需要手工绘图的情况下就能得到叶根和叶冠实体,具有通用性
在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进程中的农村职业教育,已经经历了面向农业、面向农民的发展阶段,在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的现阶段面临着面向农村的转型;迫使转型的主要原因有社会职业迁移、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