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语言积累在作文课教学中的妙用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888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师要留给学生创造写作的机会,通过小组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通过系列的、丰富的、具体的、形象的感性材料刺激展开想象习作,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丰富的语言积累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没有语言量的积累,难有语文能力质的飞跃。”实践证明,开辟语言积累教学,不仅能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训练更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语言积累
  
  叶老曾说:“惟有从生活中多方面去体验,把社会所得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积累得多了,了解才越见深切。”这句话,道出了生活实践对语言积累的深刻影响。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记录生活的好习惯,帮助学生在脑海中不断积累多种表象。
  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引导学生搞好语言积累
  1.通过课堂教学加强语言积累
  (1)迁移阅读促积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举一反三,选择合适的补充材料扩展阅读,指导学生有效积累语言。补充阅读的可以是一句话、一段话或一篇文章,或开阔视野,或加深理解,或升华课文的思想内涵,或抛砖引玉,引发学生合理而大胆的想象,或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文章语言之美、用词之妙、结构之新、描写之实。这样,便自然地形成了以课文的词、句、段、篇为中心辐射点的课文与课外材料有机融合的大阅读格局。
  如:学了《燕子》,读到“一身乌黑光滑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这段话,我便补充了几段描写动物外形的句子。学生读完后,便发现了写法上的特点:抓住最能体现该动物特点的部位依序描写。
  (2)学词学句,掌握特点
  词句是语言材料,学生头脑里掌握的词汇和句式越多,对表达就越有用处。教师应经常让学生回忆、整理有一定规律的词语,如AABB式(整整齐齐、干干净净)、ABB式(绿油油、黄澄澄)、ABAB式(火红火红、喷香喷香)、ABA式(嗅了嗅、看一看)等;归类摘录词语,如描写天气、动作、神态的词语等。对于句式的分析、理解、摘录,除了被字句、把字句、比喻句、反问句等常见句式外,还应摘抄一些典型的含有“四要素”的句子、总分句以及描写精妙、意境优美的句子。
  2.通过课外学习强化语言积累
  比如收看影视促积累。影视节目丰富多彩,对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在指导学生收看合适的影视节目的同时,也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少儿节目的语言形象生动,体育节目的解说词妙语连珠,综艺节目的语言诗情画意,新闻节目的语言深含哲理,要经常让学生在观赏的过程中记下一些,汲取多方面的语言优点,有意识地在自己的文章里用上几句,从而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3.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加深语言积累
  要鼓励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常用的谚语、歇后语,留意周围的标语、广告词,并随时记录到自己的生活笔记中去。学会了品味生活,才会使生活的语言富有灵性。还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如:利用休息日尝试一日家长工作,在节假日深入农村体验生活,组织参观、访问,调查厂矿企业……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了,便会自然产生联想,将头脑中已有的语言材料选择重组,积累内化为自身的语言,得到永久储存。
  二、把积淀的妙语佳句活用到习作中来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源头才有活水,生活就是作文之源,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要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究。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释放出来。
  例如:学生在劳动课上通过参加劳动,亲身经历了劳动的辛苦和劳动场面的热火朝天。我安排了一篇写劳动课的作文,学生就能把在劳动中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情景描写得十分真实、生动、感人,就能把劳动的热烈场面写得真实具体。
  总之,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记录生活的好习惯,帮助学生在脑海中不断积累多种表象。要留给学生创造写作的机会,通过小组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 通过系列的、丰富的、具体的、形象的感性材料刺激展开想象习作,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教师还要赏识、尊重学生的习作,让学生敢于说真话。只有让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感受通过日积月累的语言表述出来,才能从活学活用的角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渠道。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作肤浅的总结。  一、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系统地分析教学内容,研究教学对象,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设计解决问
期刊
汉语拼音是学生识字、阅读、学好普通话的工具。由于拼音教学抽象、枯燥,往往使學生厌烦,提不起精神。为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学得灵活。我在拼音教学时进行了新的尝试,让每个字母都走到孩子们的身边,让每个孩子都来做快乐的拼音字母,让每个孩子都来主动参与、积极活动,使枯燥的拼音教学变得生动活泼。  一、每个孩子起拼音字母名字  在教学汉语拼音第一课“a o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习作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也是小学生对自身的一种感知能力。小学语文习作反映了小学生对生活的发现,并通过这种发现还描述自己的感受。教师要站在小学生的立场去理解孩子的心情,试着走进小学生的世界,用赏识教育的方式来激励学生去学习。本文主要探讨了赏识教育的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以及赏识教育的价值体现。  关键词:赏识教育 尊重生命 主题思想 价值体现  语言教育初级阶段,不仅要注
期刊
摘 要:情境教育的课堂心理场的变化规律是“问题场——情景场——情境场——意境场——意向场”的交互叠加。我曾对学生创新素质培育的途径作了相对应的预设,基本逻辑过程是:动机——氛围——体验——思考——应用(学习方式的改变)。预设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与教师的教学规律,尤其与课堂教学各个心理场的转换相吻合,有利于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创新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境教学 创新思维     通过五个教学
期刊
初中语文虚拟情境教学,是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师生创设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虚拟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愿望的一种教学模式。与客观情境教学相对而言,客观教学情境是教学中客观存在的真实情境,不是经过人为再加工优化的典型环境。语文虚拟情境教学运用得比较少,原因是它不好掌控,它不是教学情境真实的还原而是创新,它不仅要求教师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熟悉自己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对象,还要有很高的教学技巧和很强的教学创意。语
期刊
摘 要:演示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新知识,还可以使学生了解正确使用仪器及试剂的方法和操作过程,以便日后独立进行实验时会使用这些仪器和试剂,并进行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同时对学生观察、理解、掌握课本知识和培养化学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演示实验 规范操作 师生换位 科学素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清晰、生动和神奇的化学实验现象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科学探究情境
期刊
摘 要:《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增添了“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目前小学生“听、说、读、写”诸能力中,最差的要数“说”的能力。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说”的能力低下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已明显延伸至中、高年级学生,使其“读写”能力因失去基础依托而导致发展缓慢。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低年级 口语交际 训练    对低年级学生的要求
期刊
俗话说:“理不点不明,灯不拨不亮。”可见点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多么重要。同样,语文课堂教学同样需要教师用精练的语言加以点拨,培养兴趣,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使语文课堂朝着大容量、高效率的方向发展,使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得到有效的发展和提高。下面我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施以点拨简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对学生思想教育的点拨   教育的真谛在于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去启发智慧,而不仅仅是教给知识。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农村学校的实际出发,对如何搞好学生课外阅读工作从营造氛围、推荐书籍、方法指导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课外阅读 习惯 技巧  作为一名农村语文教师,我常常发现城里的学生知识面广,理解能力强,思维活跃,正是因为他们拥有良好的阅读条件和阅读习惯。而边远山区的中小学生对阅读来说可是一块贫瘠之地,作为多年从事农村语文教学的我为此感到忧虑和痛楚。我不得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正确
期刊
时间过得真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目前摆在各位文科考生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针对性训练,熟悉教材高频考点和高考题型,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轻松应对。下面以江西省高考为列,让我们一起揭开高考文科综合试卷的神秘之处,以便更好地从容面对高考,考出学生自己的最佳水平。  提示一:注意高考试卷结构  从试卷结构和分值来看,文科综合试卷通常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由35个小题组成且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