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湾窑是广东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天佛山石湾,创烧于宋代,极盛于明清两代。石湾窑的陶塑艺术上承汉代陶塑善于表现人民生产和生活的现实主义传统,又吸收了唐宋以来国画的写意和工笔手法,以及岭南木雕的玲珑剔透、布局从容的技巧和古戏场面的奇趣多彩等特色,融化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岭南乡土气息。石湾窑的陶塑制品胎体厚重,胎骨灰暗,釉层厚而光润,釉色中以艳丽的仿钧蓝釉、玫瑰紫见长,而翠毛釉和石榴红等更别具特色,多种釉色交融的“窑变釉”更是其中之冠。明晚期以来,石湾窑的制品相当丰富,种类繁多,且素以烧制各种神仙人物见长,尤其是佛教题材,如达摩、观音、罗汉等瓷塑作品,神情百态,生动自然,均极传神。罗汉群像的绘塑起源于唐代,初为十六罗汉,后又加入降龙、伏虎才为十八罗汉。自元代以后,十八罗汉甚为流行,不少作品流传于世,而石湾窑的罗汉塑像因其特殊的釉色与工艺则更为精美。以下略举数例与藏友共赏。
抚琴罗汉 席地盘膝趺坐,正面前额凸出,粗眉碧眼,嘴角下撇,络腮胡子。头戴深蓝间灰蓝色斑纹釉披肩风帽,身着葱绿兼翠绿釉交领衣,衣下摆覆地。膝上横置一琴,双手隐于袖内抚于琴上。
执佛尘罗汉 坐一岩石上,转颈面向左侧,目视左下方,头戴灰蓝间深蓝釉披肩风帽,身着玫瑰紫兼姜黄色斑纹釉交领衣,着灰蓝釉裤。赤两足,一足踏于石座前沿,一足垂于地面。右臂搭在膝上手执佛尘,尘尾尖部缺损,左手隐于袖内下垂,置于右足处。
禅定罗汉 席地结跏趺坐,头略向下低,双目圆睁,嘴角向下,脑后蓄黑发一周。身着石榴红釉半袖圆领衣,领口扎系灰蓝釉领结,衣下摆满覆于地面。双手上下交叠置于腹前,作禅定姿态。
裸臂罗汉 坐一岩石上,头向右仰面朝上,目视前方。身着酱黑釉交领衣,衣袖撸至肩部,裸露双臂,着深蓝间灰蓝釉裤。两足前后交错着于地面,双手交搭于膝上。
持经罗汉 坐一岩石上,头仰抬,略向右侧。身着石榴红釉圆领通身衣,衣下摆处露出灰蓝釉裤脚。两垂足前后交错,于膝上腹前置一函经卷,左手抚经卷,右手隐于袖内,搭在岩石上。
持钵罗汉 坐一岩石上。头向前伸,面略上仰。身着姜黄间玫瑰紫色斑纹釉交领衣,衣下摆处露出灰蓝釉裤脚。两脚上下交搭,悬左足(残缺),垂右足。左手托钵于膝上,右手抚膝。
执扇罗汉 坐一岩石上。头稍向左侧,目视前方。身着石榴红釉圆领衣,着深蓝间灰蓝釉裤。垂两足,前后交错于地面。右手握蒲扇置于膝上,左手交搭于其上。
思维罗汉 坐一岩石上。头向左侧,目视左前方。脑后蓄发一周,眉须卷曲。身着蓝釉长袖过膝袍,着绿釉长裤。左右两足上下错落,一足踏于石座前沿,一足垂至地面,耸肩含胸,交两臂于膝上,右手上举至头部按脑门,作思维状。
捋胡须罗汉 坐一岩石上,头侧向右方,眯缝双眼,面含微笑。脑后蓄发一周,眉须卷曲。身着灰蓝间深蓝釉交领衣,衣下摆长垂至地。足蹬黄釉鞋,垂足交脚。一手屈举至脸部,作捋胡须状,一手隐于袖内,置于膝部。
诵经罗汉 坐一岩石上,头向左转,目视左前方。脑后蓄发一周,眉须卷曲。身着蓝釉交领长袖袍,着绿釉长裤,裤脚挽到膝部,露出双腿。垂足交脚,右手支撑在岩石上,左手作向上捋裤腿状。
睡姿罗汉 坐一岩石上,头歪向右侧,枕在手背上,含笑入睡。身着深蓝间灰蓝色斑纹釉交领衣,着月白釉长裤。两足上下错落,一足踏在石座前沿上,一足垂于地面。两手交叠抱膝。
半跏罗汉(图12) 坐一岩石上,头向上抬起,仰面朝天。脑后蓄发一周,眉须卷曲。身着深蓝釉交领衣,着月白兼灰蓝釉裤。一腿屈膝盘足于石座上,一腿垂足于地。曲双肘交两臂,盘于膝上。
裸臂罗汉(图13) 坐一岩石上,头向右扭转,侧面朝上,仰视右上方,脑后蓄发一周,眉须卷曲。身着深蓝釉交领衣,衣袖撸至肩部,露出双臂,着葱绿釉裤。两手交于膝上,两腿上下交叠,一足悬空翘起,一足垂于地面。
执扇罗汉(图14) 坐一岩石上,头略转向左侧,仰面朝上,肩微耸起。身着灰蓝间深蓝釉交领衣,腰间束带,于腹前系结,衣下摆处露出月白釉裤脚。两腿上下交叠,一足悬起,一足垂地。右手握扇柄,置于膝部,左手垂于身侧。
这批罗汉瓷塑通高11.5~17.5厘米,其艺术造型追求形神兼备,特别注意“传神”的刻划,各罗汉人物的塑造,都能活灵活现,引人入胜。石湾窑的罗汉人物,其脸部和体形,很多都表现出广东人的特征,这也是石湾瓷塑人物写实风格的一个体现,以现实人物的举止姿态,生动再现了佛教人物中罗汉这一非真实世界里智慧超群的形象。独特的烧造技艺,代表了明晚期至清前期广东石湾窑瓷塑艺术的高超水平。(责编:雨岚)
抚琴罗汉 席地盘膝趺坐,正面前额凸出,粗眉碧眼,嘴角下撇,络腮胡子。头戴深蓝间灰蓝色斑纹釉披肩风帽,身着葱绿兼翠绿釉交领衣,衣下摆覆地。膝上横置一琴,双手隐于袖内抚于琴上。
执佛尘罗汉 坐一岩石上,转颈面向左侧,目视左下方,头戴灰蓝间深蓝釉披肩风帽,身着玫瑰紫兼姜黄色斑纹釉交领衣,着灰蓝釉裤。赤两足,一足踏于石座前沿,一足垂于地面。右臂搭在膝上手执佛尘,尘尾尖部缺损,左手隐于袖内下垂,置于右足处。
禅定罗汉 席地结跏趺坐,头略向下低,双目圆睁,嘴角向下,脑后蓄黑发一周。身着石榴红釉半袖圆领衣,领口扎系灰蓝釉领结,衣下摆满覆于地面。双手上下交叠置于腹前,作禅定姿态。
裸臂罗汉 坐一岩石上,头向右仰面朝上,目视前方。身着酱黑釉交领衣,衣袖撸至肩部,裸露双臂,着深蓝间灰蓝釉裤。两足前后交错着于地面,双手交搭于膝上。
持经罗汉 坐一岩石上,头仰抬,略向右侧。身着石榴红釉圆领通身衣,衣下摆处露出灰蓝釉裤脚。两垂足前后交错,于膝上腹前置一函经卷,左手抚经卷,右手隐于袖内,搭在岩石上。
持钵罗汉 坐一岩石上。头向前伸,面略上仰。身着姜黄间玫瑰紫色斑纹釉交领衣,衣下摆处露出灰蓝釉裤脚。两脚上下交搭,悬左足(残缺),垂右足。左手托钵于膝上,右手抚膝。
执扇罗汉 坐一岩石上。头稍向左侧,目视前方。身着石榴红釉圆领衣,着深蓝间灰蓝釉裤。垂两足,前后交错于地面。右手握蒲扇置于膝上,左手交搭于其上。
思维罗汉 坐一岩石上。头向左侧,目视左前方。脑后蓄发一周,眉须卷曲。身着蓝釉长袖过膝袍,着绿釉长裤。左右两足上下错落,一足踏于石座前沿,一足垂至地面,耸肩含胸,交两臂于膝上,右手上举至头部按脑门,作思维状。
捋胡须罗汉 坐一岩石上,头侧向右方,眯缝双眼,面含微笑。脑后蓄发一周,眉须卷曲。身着灰蓝间深蓝釉交领衣,衣下摆长垂至地。足蹬黄釉鞋,垂足交脚。一手屈举至脸部,作捋胡须状,一手隐于袖内,置于膝部。
诵经罗汉 坐一岩石上,头向左转,目视左前方。脑后蓄发一周,眉须卷曲。身着蓝釉交领长袖袍,着绿釉长裤,裤脚挽到膝部,露出双腿。垂足交脚,右手支撑在岩石上,左手作向上捋裤腿状。
睡姿罗汉 坐一岩石上,头歪向右侧,枕在手背上,含笑入睡。身着深蓝间灰蓝色斑纹釉交领衣,着月白釉长裤。两足上下错落,一足踏在石座前沿上,一足垂于地面。两手交叠抱膝。
半跏罗汉(图12) 坐一岩石上,头向上抬起,仰面朝天。脑后蓄发一周,眉须卷曲。身着深蓝釉交领衣,着月白兼灰蓝釉裤。一腿屈膝盘足于石座上,一腿垂足于地。曲双肘交两臂,盘于膝上。
裸臂罗汉(图13) 坐一岩石上,头向右扭转,侧面朝上,仰视右上方,脑后蓄发一周,眉须卷曲。身着深蓝釉交领衣,衣袖撸至肩部,露出双臂,着葱绿釉裤。两手交于膝上,两腿上下交叠,一足悬空翘起,一足垂于地面。
执扇罗汉(图14) 坐一岩石上,头略转向左侧,仰面朝上,肩微耸起。身着灰蓝间深蓝釉交领衣,腰间束带,于腹前系结,衣下摆处露出月白釉裤脚。两腿上下交叠,一足悬起,一足垂地。右手握扇柄,置于膝部,左手垂于身侧。
这批罗汉瓷塑通高11.5~17.5厘米,其艺术造型追求形神兼备,特别注意“传神”的刻划,各罗汉人物的塑造,都能活灵活现,引人入胜。石湾窑的罗汉人物,其脸部和体形,很多都表现出广东人的特征,这也是石湾瓷塑人物写实风格的一个体现,以现实人物的举止姿态,生动再现了佛教人物中罗汉这一非真实世界里智慧超群的形象。独特的烧造技艺,代表了明晚期至清前期广东石湾窑瓷塑艺术的高超水平。(责编:雨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