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羊绒的顶级标签

来源 :宁夏画报·时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feng_19860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世纪90年代初羊绒飘洋过海,到今天羊绒制品风靡全球,中银绒业走出了一条极具宁夏特色的羊绒产业新丝绸之路。
  “嘴角上扬”的资本
  回眸一瞥,中银绒业征战海外市场已近20年。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让世界经济重新洗牌,英国邓肯纱厂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困局而遍寻“东家”。意欲在国际舞台上大展拳脚的中银绒业果断抓住这一良机。
  2009年10月28日,中银绒业正式与邓肯纱厂签约,以1.2亿元半价收购邓肯纱厂,包括固定资产以及品牌、技术、销售渠道和客户关系。收购后,中银绒业雇用英方197名管理人员和雇员。此次并购案引起国内外媒体高度关注。有外媒报道:“全球纺织界感到很‘吃惊’,纷纷打问‘中银绒业是谁?”“借助这种品牌并购迅速上位是中国企业迅速扩大海外影响的可取之道。”后来,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中银绒业以成本优势“联姻”邓肯纱厂的品牌和技术优势,撬起国际羊绒高端市场。
  今天谈起这次并购案,马生国兴致不减当年:“并不是有钱就能买到具有140年历史的邓肯纱厂,国际经济风云变幻,机会稍纵即逝,一旦邓肯纱厂喘过气来,今天拿出5亿元也买不来,这就要看当机会摆在你面前时,你有没有眼光和勇气了。”一个民族企业由弱变强,为马生国赢得了“嘴角上扬”的资本。
  马生国说,生态纺织园建成后产值达100亿元,规模和产值相当于再建两个中银绒业。占地2000亩的生态纺织园在原有羊绒纺织板块基础上,延展羊毛、亚麻等板块,建成世界高端天然纤维制品生产基地,可解决1万人就业。中银绒业打造全球羊绒帝国的勃勃“野心”呼之欲出。
  “走出去”三步曲
  从原材料出口企业到国际羊绒巨头,近20年时间,中银绒业艰辛攀登国际市场,演绎婉转悠长的三步曲。
  中银绒业“走出去”的第一步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的第一笔出口生意是和英国人做的,当晚激动得睡不着,想了很多。”当年,马生国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对做出口生意有了更多的盘算,产品出口阶段从此起步。
  后来,凭借对原料市场的垄断地位,中银绒业出口无毛绒、绒条数量连年上涨,到2004年,出口首次排名全国第一。2008年起,中银绒业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二步,“走出去”战略大幕真正拉开。马生国坚信,只靠出口原材料,产业永远长不大,出口再多,也只能从别人碗里讨得一杯羹,只有到国际市场的“大海里游泳”,才能成为世界羊绒领域的领头羊。他补充道:“羊绒作为高端产品,其内生需求也决定羊绒产业必须走出去。”
  仔细梳理中银绒业“走出去”的路线,可以看出其进军海外的打法,凭借英国邓肯纱厂这个高“跳板”,以“居高临下”之势,迅速“跳”入欧、美、日等国际市场,海外拥有5个全资子公司。
  2008年,选择经济前沿阵地香港打头阵。
  2009年,收购邓肯纱厂,利用邓肯纱线品牌对接香奈儿、古驰、爱马仕等顶级奢侈品牌,打通国际高端销售渠道。
  2010年,在亚洲最大的羊绒消费国日本设立子公司,目前,中银绒业的羊绒成衣占據日本80%的市场份额。
  2012年,在美国纽约设立全资子公司,并且开设高端品牌“TODD & DUNCAN cashmere”专卖店。
  2013年,在柬埔寨建工厂,200万件羊绒衫项目于当年投产。
  中银绒业海外发展势头迅猛,2012~2013年,羊绒纱线、羊绒制品连续2年全国出口第一。
  当时有人猜测,或许下一步,马生国可以放慢脚步,但回族商人的秉赋和永不自满的性格让马生国向前又迈出了第三大步,他瞄准国际高端天然纤维制品市场,投资23亿元建起了生态纺织园,向全球化品牌战略目标迈进,显现“买全国、卖全球”的信心和气魄。
  如今,中银绒业正乘坐国际市场航母,扬帆远行。
其他文献
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是我国内陆地区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覆盖整个省级区域的试验区,试验区的整体规划于2012年9月10日通过国务院批复,旨在将宁夏打造成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推动深化中国和阿拉伯國家经贸交流、投资合作和友好往来。《规划》提出了围绕“四大战略定位”、构筑“三大平台”、落实“五项任务”、拓展“五大开放合作领域”、建设“八大基地”的具体发展思路。四大战略定位是:
期刊
据全国人大代表、固原市市长白尚成介绍,今年“两会”将把固原等六盘山地区作为国家第二轮新十年扶贫示范攻坚区作为重要建议提交到大会上,未来将以生态移民作为扶贫攻坚的重点。  據了解,固原市既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更是全国出名的贫困地区,属于集中连片的特殊困难地区。因为自然条件限制,人口压力和资源贫乏给该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带来了不小的困难,需要国家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而今年,国家
期刊
2013年9月28日,由文化部、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文化部艺术司、自治区文化厅承办的第二届中国西部交响乐周在银川落幕。本届交响乐周以“音乐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主题,历时7天。来自宁夏、陕西、甘肃、新疆、重庆、云南、内蒙古7个西部省(区、市)的8支专业交响乐团、600余名演奏家汇聚一堂,在为当地观众奉献了8场精彩的交响乐音乐会的同时,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银川及周边地区的社区、学校、部队,开展了
期刊
经过多年培育发展,吴忠市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壮大,结构日趋优化,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出快速稳步健康发展的态势。截至2013年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达到41550户,非公有制企业达到7150家,占全市企业总户数的99%,增加值占全市GDP的70%,同比增长14%;税收19.5亿元,占全市税收的60%,同比增长15%。在非公有制企业中,从
期刊
94%的企业属于非公企业,98%的地区生产总值和91.5%的工业增加值来自于非公经济,90%以上的社會就业源自非公经济……一组组统计数据显示,民营经济已成为中宁县市场经济中最富活力、最具潜力、最具创造力的力量,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富裕人民群众的源泉、引领科学发展的龙头。近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中宁非公经济加快转型、再度出发,实现了逆势上扬、规模扩张、集群发展,成功锻造出县域经济
期刊
1956年,全国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施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利用、限制、改造”的和平赎买政策,这使得中国的私营经济基本消失,仅存一些人数与规模很小的个体经济,自此至20世纪80年代,非公经济在中国基本消失。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非公经济开始得到恢复和发展。改革开放之初,人们认可的还是 “一大二公三纯四统”的公有制模式,把非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的关系
期刊
2014年以来,盐池县认真贯彻区、市决策部署,坚持以深化改革、加快转型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为着力点,突出做好工业、生态、特色“三篇文章”,加快建设富裕、民生、和谐、美丽“四个盐池”,深入实施工业强县、生态立县、产业兴农、商贸活县、城乡统筹“五大战略”,建立了由县委主要领导牵头抓总,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分块包抓,县委、政府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全力打
期刊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为世界最大的电解金属锰生产基地,天元锰业以电解金属锰为主业,是集稀土铬铁、硫酸、自备发电、水泥建材、运输业为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也是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和宁夏新材料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在节能环保、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先后
期刊
宝丰集团抓住中国经济快速崛起、周期快速增长的有利时机,从做商业贸易开始,到能源化工(主导产业)、商业、地产、牧场等多个领域,实现了资金的快速积累和规模的迅速壮大,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公司的总资产达300多亿元,员工11000多人。  公司致力于建设百年宝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理念,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有效的治理机制,聘请高技术管理团队和经验丰富的经营管理团队,本着科学、规范、快捷、高效的原则,推
期刊
跨越“生死门槛”  20世纪90年代,国家吹响了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当时正在高校教书的宝塔石化集团创始人孙珩超敏锐地预感到这块沉睡多年的土地蕴藏着无穷潜力和巨大商机。他毅然放弃安逸体面的工作,投身商海。  1997年1月17日,孙珩超多方筹措资金,先后收购了银川市郊南梁农场一家濒临倒闭的小炼油厂和灵武矿务局下属的一家化工助剂厂,经过技术改造后投产运行。1999年国家石化产业政策提高了门槛,明令对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