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特·帕克与1913军械库美术展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5631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沃尔特·帕克是现代艺术史中一个重要人物,通过对帕克在20世纪早期艺术活动的梳理,能够清楚地发现画廊、批评家和收藏家分别如何推动早期美国对现代艺术的接受。在考察帕克在军械库展前后艺术活动时,连带着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首先,帕克是如何在军械库展中把画廊、收藏家以及艺术家联系在一起的;其次,帕克把欧洲现代艺术作品带到美国,究竟是因为商业利益的驱使,还是希望推动美国新艺术的出现?然后,帕克在推动美国人收藏现代艺术作品时,为什么大部分作品是欧洲现代艺术大师,美国本土艺术家的作品只占据很少一部分?同时,帕克为什么频频向美国中产阶级而不是上层富有阶级传播现代艺术观念?最后,军械库展上的美国艺术是否具有现代性,还是一个地方性现象?
  一、军械库展被遗忘的人
  1913 年在纽约第 69军械库举办的展览其历史意义自不必说。从官方的角度来看,这次展览的主要组织者是沃尔特·库恩。许多评论中仅仅是把帕克视为军械库展欧洲的中介。从1913年开始出版的许多报纸和期刊都会谈到阿瑟·戴维斯,以及库恩作为展览背后的主要推动者,是如何遴选欧洲先锋派作品的。1939年和1963年之间出版的一些文章会承认帕克在军械库展中的重要角色,但是重心依旧集中在戴维斯和库恩身上。在1988年出版的《军械库的故事》(Story of the Armory Show)一书中,弥尔顿·布朗纠正了它对1963年版本中关于帕克角色的评价。
  帕克早期主要居住在巴黎,熟悉欧洲许多先锋艺术家、画商以及收藏家。而库恩和戴维斯并不十分了解欧洲现代艺术。帕克带他们见到了当时欧洲最好和最前卫的现代艺术,参观了许多巴黎的商业画廊和艺术家的工作室,几乎欧洲的所有参展作品都是通过帕克运往美国的。
  戴维斯和库恩主要关注当代欧洲艺术,但在最终的作品遴选中,德国和俄国的先锋艺术家的作品被排除在外。许多评论认为这些作品的缺席是因为戴维斯和库恩认为德国人没有为现代艺术做出卓绝贡献,但这种说法有点牵强,这可能与帕克的法国品位更有关系。这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之后美国现代艺术更加趋于法国的原因。
  帕克撰写现代艺术评论很早。从1908年开始,他就撰写过文章讨论雷东和杜尚的艺术作品。而军械库展时,帕克又撰写了《纽约和芝加哥的国际展》等文章,以此希望能够在美国营造一个潜在的观众群体。帕克还翻译了艾利·弗热关于塞尚和高更的文章用作艺术评论。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美国人早期对现代艺术的接受进行了思想上的预热。
  1913年军械库展开幕后,帕克一直奔波于纽约、芝加哥与波士顿之间,他希望能够最先在美国中产阶级中建立潜在关系,也因此成为了包括约翰·奎因等一些藏家的顾问,奎因在帕克的建议下购买了许多现代艺术作品,其中就包括杜尚、雷东、德兰等人的作品。帕克在军械库展中还结识了沃尔特·阿伦森伯格,他通过帕克购买了3件蚀刻版画以及一件素描作品。在波士顿的巡展中,帕克同样出售了几件布朗库西、杜尚和毕卡比亚的作品给杰罗姆·埃迪。尽管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够理解或者尝试去欣赏现代艺术作品,但是帕克对现代艺术在美国的未来充满希望。帕克除了建立一些潜在的现代艺术的客户关系外,还在扮演着现代艺术公众发言人的形象,他几乎每天都不断地给参观的人们介绍和讲解现代艺术作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着美国未来潜在的艺术受众,也为后来美国大众艺术的兴起做了铺垫。此次展览大约出售了250件艺术作品,有至少50件是美国艺术家的作品。通过帕克的艺术活动可以发现,在帕克的好友奎因的收藏中,欧洲现代艺术作品占了大多数,而美国本土艺术家的作品只有11幅,其中约翰·马林的作品价格也只在1500美元左右。
  二、军械库展与中产阶级趣味
  军械库展有两个重要的作用:一个是点燃了美国国内的艺术家、观众、画廊以及美术馆对于现代艺术的热情关注,纽约的一些画廊开始展示现代绘画与雕塑作品,因为帕克对现代艺术上的理解使这次展览中的许多作品脱颖而出;另一个是1913年的这次展览成为区分美国两代现代艺术收藏家的节点。帕克在与美国一些收藏家的来往活动表明了在军械库展前后两代不同的收藏趣味。早在1913年之前,美国对现代艺术的兴趣仅限于少数专业人士,例如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约翰·奎因等。这些人都对现代艺术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并且不断地购买现代艺术作品,但是由于财力有限,他们的收藏对于美国早期的现代艺术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而在1913年军械库展之后,更多富裕的中产阶级介入了现代艺术收藏。尽管这一代收藏家的财富依旧无法与上层富裕阶层相比,但是如阿伦森伯格、巴恩斯、莉莉·比利斯、邓肯·菲利普斯等藏家的趣味已经转到了现代艺术的方向。与第一代藏家有所不同的是,他们拥有更为专业的知识。例如,阿伦森伯格是一位诗人、批评家;巴恩斯是一位作家,也是艺术批评家;帕克在与这两代收藏家的交流中,不断鼓励和刺激着他们对现代艺术的收藏欲望。所以,假设没有帕克的周旋,很难想象此次展览的最终效果。在帕克的联动下,军械库展成为了20世纪美国艺术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展览。
  在考察帕克在军械库展前后的活动时,其他一些资料,尤其是当时纽约对现代艺术的一些反对派评论,引发了拓展性的思考。19世纪末,美国各个阶层对艺术表现出来十分不同的趣味。上层富有阶级比较青睐欧洲传统作品,他们的趣味直接促进了美国艺术博物馆和私人画廊的收藏。而中产阶级的趣味相对复杂,他们既关注欧洲艺术的发展,又倾向于扶持本土画家;中下阶层可能更倾向于美国本土的传统化画家。
  在面对不同阶层对艺术的不同趣味时,无论是潜在市场利益还是对美国本土文化展示的渴望,帕克不断调整着他的策略。最初,他开始在蒙特罗斯画廊、卡罗尔画廊和布尔乔亚画廊与艺术家之间频繁活动,他一边全力帮助欧洲现代艺术进入纽约,一边不断鼓励纽约的画廊展示美国本土艺术家作品,例如尚伯格、斯特拉等。帕克在与马蒂斯的信件中曾表示美国已经不再需要进口,他们可以自己生产现代艺术。“美国首届当代艺术展览”就是完全针对美国艺术家作品的一次展览,分别在纽约的蒙特罗斯画廊、底特艺术博物馆、辛辛那提美术馆等地方进行展出。与军械库展不同的是有几座博物馆参与了此次展览,在匹兹堡的卡耐基美术馆,有包括戴维斯、格拉肯斯、库恩、席勒、斯特拉等美国艺术家的近40件作品进行展出;底特律和辛辛那提的博物馆也展出了76件作品,涉猎油画、素描、水彩等。这次展览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前往观看,并引发了关于作品的许多公共关注。例如,《底特律新闻》中刊登了斯特拉和尚伯格等人的作品,《辛辛那提商业论坛报》刊登了戴维斯、阿伦·塔克等人的作品。   第一次世界大战打乱了帕克的计划,许多参加过军械库展的画廊纷纷关门,欧洲的艺术家更是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在分析帕克与艺术家的通信中可以看出,他开始改变方法,帕克先是把纽约的一些画廊主、藏家与美国本土的艺术家介绍给欧洲的现代艺术家,然后帮助一些艺术家来到纽约,建立起了巴黎与纽约之间的现代艺术商业圈,在一定程度上把美国的藏家、画商、博物馆以及艺术家、批评家联系在了一起,在这个相对困难的时期使现代艺术在美国仍然能够继续前行。
  许多人关注的焦点几乎全在军械库中已经成名的欧洲艺术家反叛传统的变革态度。尤其是法国,很多人会认为现代艺术在美国的传播或许是在为法国艺术做广告。但是,欧美两地的画商在军械库展之后都发现了现代艺术在美国的商机,帕克更是在其中穿针引线,他在协通美国本土的艺术家们对于公众的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加速了美国艺术家将欧洲最前沿的现代艺术带回美国。在现代主义艺术的美国本土收藏过程中,美国艺术家扮演了重要角色,当艺术市场逐渐向现代主义转向时,很多艺术家也选择了现代主义。
  三、欧洲现代艺术与美国现代主义艺术的关系
  现代主义在美国是如何演变和进化的?这是研究帕克时,应对现代主义艺术与早期美国文化逐渐扩大思考的一个问题。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洲现代主义观念传入美国后,先是在美国受到嘲笑,继而被视为欧洲的文化入侵,受到广泛的抵制。20世纪30年代,美国还曾出现大规模的文化运动,最终美国人似乎一夜间回到19世纪末。最终,中产阶级精英使现代主义艺术观念成为美国的主流思潮,而美国也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自己的精英文化。相比帕克早期致力于美国中产阶级对现代艺术的收藏估计也有这方面的考虑。20世纪早期,美国通过对现代艺术的接触消化,直到50年代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出现,在波洛克、德库宁、罗斯科、奥基弗以及马瑟韦尔等美国本土艺术家的画面中出现女人、月亮、太阳、圆圈、点、直线、大色块等物象,与20世纪前的美国本土传统并没有什么联系,甚至也看不见欧洲的艺术传统。美国的现代艺术体现的是一个完全现代性的特征,这也是与欧洲现代艺术最大的不同点。帕克只是给美国引入了一种视觉观念,而恰恰是这种最为直观的图像刺激了美国人对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观念进化。
  帕克的研究可能只是美国现代艺术的一个发起点,对于20世纪早期现代艺术在美国的研究是一个很好的补充。然而,随着与帕克相关的艺术事件的挖掘,许多现代艺术的问题与矛盾也相应而出。如美国现代艺术的崛起与传统艺术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欧洲对美国现代艺术发展的作用不可否认,但如果单说美国现代艺术的崛起,是否可以被看作是摆脱欧洲文化影响的过程,进而演变出有别于欧洲的美国本土文化。19世纪中叶,当爱默生呼吁美国文化需要自行发展、美国要摆脱欧洲传统影响时,随着美国逐渐完成欧洲文化与现代社会体制的改造,进入工业社会时,“新大陆”已经不再把欧洲传统视为外来文化,而是视为自身传统的一部分,从而能够从历史层面说明自身文化的“无根性”。鉴于此,那么,为何一直被美国人视为传统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视觉欺骗”,在20世纪初期会折返警惕欧洲现代主义艺术的入侵?毫无疑问,美国现代艺术的形成对于欧洲的影响实际上源自欧洲的现代主义文化与社会革命,而非欧洲自认为传统的欧洲古典艺术。这点通过考察当时的艺术文献可以窥得一斑,因为当时的许多美国现代主义批评家都在试图把现代艺术嫁接到古典艺术之上。文化与艺术并没有“本体”与“外来”之分,有的可能是“旧”“新”之别。这就像当前以亚洲为代表的各个国家警惕美国大众文化的侵袭,预防本国文化会被“美国化”一样,类似的场景与20世纪初美国精英阶层接受现代主义的态度十分相像。
  从一个被遗忘的人眼中窥探历史,不仅仅是一次艺术史上下文还原之旅,更多地是在对美国艺术史的梳理以及当下艺术发展的理解,在本身研究的基础上引发了许多对于美国过去与当下的艺术观念的思考。
  作者简介:
  席远航,重庆大学出版社编辑。
  张静,重庆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学。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一种基于VB语言的箱形梁弯曲、扭转组合变形强度分析程序的开发.完成了梁弯曲初等理论假定下梁体的纯弯曲受力分析;同时基于薄膜比拟法对矩形板条组合开口截面和单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