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主要阐述了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裂缝产生的原因,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解决裂缝的措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阐述了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裂缝产生的原因,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解决裂缝的措施.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30年代的水稻高秆品种到现在的超级稻,我国的水稻品种经历了多次更替,每次更替均使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在品种的演进过程中,产量、株型和源库关系等农艺和生理特性有哪些变化规律?人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试验以近50年来在江苏省生产上应用的16个代表性中熟籼稻和11个中熟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在品种更替过程中水稻株型及产量的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随着品种改良
水资源短缺和供需矛盾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节约用水、缓解水资源危机是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对保障粮食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水稻灌溉用水利用效率较低,且浪费情况较为严重,耗水量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54%。水资源的日益紧缺,严重制约了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粳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最大的省份。因此加强寒地粳稻节水灌溉技术
为探讨温光敏雄性不育小麦BNS育性与内源激素的关系,本研究以BNS不育株和可育株的叶片、幼穗和花药为研究材料,在雌雄蕊分化期(Ⅰ)到三核期(Ⅵ)之间,分期取材。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生长素(IAA)、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的含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发育过程中,叶片、幼穗、花药中不育株IAA含量为33~95ng/g,可育株为57~112ng/g,不育株IAA水平显著低于可育株(P<0.
玉米螟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其危害程度和造成的损失均居各种病虫害之首。一般发生年份因玉米螟危害造成的产量损失达10%~30%,重发年份产量损失达50%以上。近年来,玉米播种面积和总
本研究选取两个小麦品种陇春8139和定西24为试验材料,以20%(w/v)的聚乙二醇-6000(PEG-6000,渗透势约为-0.5MPa)模拟环境干旱胁迫,以1.0mM的NaSiO4作为硅源提供外源硅,采用Hoagland
自陈凤祥报道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9012A以来,大家一直认为其育性是由两对隐性重叠基因(Bnms3ms3、Bnms4ms4)和一对上位抑制基因(Bnrfrf)共同作用的遗传模式,上位基因纯合隐
水稻的机械化移栽作为一种高效丰产稳产的现代化栽培模式,已经成为江苏省当前的主要栽培模式之一。在实际运用中,有不少稻田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及时栽种,形成与适宜播栽时间相比明显推迟的晚播晚栽稻田。特别是在苏南稻麦两熟种植地区,晚播晚栽机插水稻普遍存在,也成为限制机插水稻高产稳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机插水稻的栽培研究已经有很多积累,而针对晚播晚栽机插水稻的相关研究非常缺乏。本研究对晚播晚栽机插水稻进行产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