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高强度超声(high intensity ultrasound,HIU)治疗兔肺部VX2早期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建立肺癌模型4 d的32只实验兔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手术组、HIU治疗组及假
【机 构】
:
400010,400010,400016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高强度超声(high intensity ultrasound,HIU)治疗兔肺部VX2早期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建立肺癌模型4 d的32只实验兔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手术组、HIU治疗组及假照组.HIU治疗组于术后7 d随意处死2只取材作病理切片和电镜检查,观察局部及肺门淋巴结变化,另10只与手术组及对照组进行比较.监测各组肺部功能前后变化情况、平均生存时间、生存质量及治愈情况.结果病理报告示肿瘤治疗区域均见凝固性坏死,周围肺组织充血,肺门淋巴结未见肿瘤细胞浸润;电镜示肿瘤细胞膜被破坏,细胞
其他文献
选取我院1995年~2000年临床诊断肺心病的患者为观察组,并排除冠心病、高心病、先心病、风心病以及其它原因导致的心脏疾病,其中男8例,女18例,年龄49~63岁,平均56.2±6.8岁.
介入性超声在临床的应用日趋普遍,是一种简便、迅速、经济、安全、实用可行和有效的临床诊疗方法.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已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为此,就我院1995~2002
竹红菌(hypocrella bambusae)系子囊菌纲肉座菌科竹寄生真菌,从竹红菌中提取出的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 A)是我国首次发现并应用于临床的新型光敏剂药物.竹红菌甲素系3,10-二羟基-4
目的探讨正常心肌声学密度有关参数的变化规律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声学密度定量(AD)技术检测30例正常人和15例扩张型心肌病(DCM)、10例肥厚型心肌病(HCM)左室长轴和短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