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原料,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今后较长时期内,特别是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发展中还将发挥不可或缺的兜底保障作用。作为“双碳”目标的主战场,能源产业的减碳、降碳是我国“双碳”工作的重点方向。由于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禀赋现状,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础上,降低煤炭消费总量及其消费过程中的碳排放强度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当前,“双碳”目标已对煤炭行业整体技术布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原料,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今后较长时期内,特别是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发展中还将发挥不可或缺的兜底保障作用。作为“双碳”目标的主战场,能源产业的减碳、降碳是我国“双碳”工作的重点方向。由于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禀赋现状,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础上,降低煤炭消费总量及其消费过程中的碳排放强度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当前,“双碳”目标已对煤炭行业整体技术布局和攻关方向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煤炭行业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需要用系统思维谋划、从多个方面统筹未来煤炭科技发展路径,全面推动能源安全新战略向纵深发展。以科学定“量”、绿色提“质”、创新领“路”为纲,探索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的技术路径。阐述了开展煤炭安全区间研究的现实紧迫性,分析安全区间上下限影响因素,提出煤炭安全区间需要研究的科学命题;结合世界主要煤炭生产消费国家的绿色低碳科技发展布局和国内低碳科技发展动态,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煤炭绿色低碳科技发展历程,阐述了煤炭工业开拓前进、发展改革、洁净煤技术框架建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煤炭高质量发展等5个阶段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的理论、技术和工业应用等方面的进展,提出了双碳背景下我国煤炭科技创新发展存在的短板与科技攻关需求;围绕技术升级、低碳融合、颠覆突破、负碳固碳等4种类型,提出了智能绿色开采、清洁低碳利用、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矿区生态修复+碳汇、矿井空间开发利用、绿氢(电)与煤炭转化融合、煤与生物质/废弃物协同利用、地热资源利用、井下流态化开采与转化一体化、煤基高能燃料合成、先进煤基碳素材料制备、深部原位CO2与CH4制氢、煤矿采空区/残采区/关闭矿井封存CO2、CO2驱油驱气、CO2电化学催化转化捕集、CO2矿化利用等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攻关方向,为新形势下煤炭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相关科技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对引导煤炭行业顺应能源革命新形势、满足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抓住世界经济和能源格局调整新机遇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高压大功率的压接型IGBT器件,是制造各类高压大容量电力换流和控制装备的核心器件,广泛应用于可再生能源电力汇集与并网、交直流输电与组网的全过程。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大背景,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坚固性、高可靠性的高压大功率压接型IGBT器件,对于我国产业升级和电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器件内大量IGBT芯片之间的电流均衡化调控,是高坚固性、高可靠性压接型IGBT器件研发的重要技术瓶颈,我
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emagglutinin,HA)的茎部区相对保守,是广谱疫苗、抗体与病毒检测制剂的重要靶点。前期研究获得了一株与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茎部多肽(aa428–452)反应的单克隆抗体(5D3-1B5)。为系统评价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测定了5D3-1B5的抗体效价(IgG、血凝抑制与病毒中和滴度),鉴定了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与编码基因的序列及结构,并评价了抗体与不同亚型流感
水库是水资源时空调配的重要工程措施,其通过对来水进行合理蓄泄调节,达到避免或减少洪灾损失、缓解水资源危机、改善上下游生态环境和增加水力发电效益等目的。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大流域梯级水库群的逐渐建成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防洪、发电、供水、生态等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越发复杂,矛盾逐渐加剧,再加上全球极端气候变化对流域的综合影响,开展梯级水库多目标互馈关系及决策方法研究,寻求流域复杂工程和环境下的多目标优化调
堆芯组件是快堆的重要部件,其流动特性对于快堆安全与经济性运行有着决定性影响。快堆堆芯组件中存在着大量异形结构,结构复杂且种类繁多,因此针对异形结构流动特性的研究面临一定的困难。目前的研究工作一方面主要依赖于工程试验,但工程试验中关于几何参数对异形结构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较少;另一方面很多研究侧重于开展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数值模拟,受制于有限的实验数据,数值结果的可靠性未得到充分的实验验证,因此有
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航天器所处的空间辐射和温度环境十分恶劣,所引起的介质材料电荷积聚和放电效应,严重制约了高电压、大功率航天器的发展。当前航天器介质材料在粒子辐射下的电荷积聚特性研究多基于常温下开展,考虑到航天器表面的温度循环以及介质材料受温度影响显著的电荷积聚特性,需要对介质材料在不同温度和温度循环中电子辐射下的电荷积聚机理及电荷对沿面闪络的作用展开研究。本文针对低轨道
纳米流体等离激元光热转化是国际前沿课题,也契合国家重大需求,例如纳米流体吸收太阳能实现光热转化在发电、海水淡化、污水处理等方面有巨大应用潜力。此外,在光流控等功能化应用方面,用光控制纳米流体运动有其独到优势,拥有很大的施展空间。纳米流体中的颗粒与入射光耦合发生局域等离激元效应(LSPR)实现光热转化,成为纳米尺度的移动热源。因此,纳米流体光热转化及相变传热中的核心科学问题是“纳米流体中时空分布变换
纵观国内外创新发展经验,很多全球知名创新区均呈现出"廊带"分布特征,科创走廊已成为多个城市跨区域合作的一种重要模式。基于创新链视角,以"128号公路"创新廊道和广深科创走廊为例,探究科创走廊的建设机制,研究发现:第一,科创走廊可视为一个包含核心节点和辅助节点的虚组织,且所有节点不是等量齐观的,核心节点具有核心功能;第二,若核心节点的功能弱化,科创走廊会呈现劣化趋势;第三,科创走廊的建设包含从知识资
日前,能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瓶颈,回收利用低品位余热能够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缓解当前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有机朗肯循环(ORC)以低沸点有机物代替常规朗肯循环中的水作为循环工质,具有系统结构简单、余热回收效率高、投资成本低和运行可靠等优点,在低品位余热回收利用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鉴于ORC技术的重要应用价值,本文对ORC系统及其关键部件向心透平进行了性能优化研究,并搭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