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彭斯诗歌中民主与自由思想意识之起因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lgx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罗伯特·彭斯是英国诗歌长河中最杰出的民族诗人,他把对民主与自由的渴望与追求贯穿于自己的诗歌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彭斯一生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历史环境,探析了其诗歌中民主与自由思想意识的产生原因。
  关键词:民主 自由 生活经历 民主运动
  
  罗伯特·彭斯(1759—1796)是苏格兰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民族诗人,也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驱。彭斯的诗自始至终表现对民主与自由的渴望。《奴隶哀歌》,描述了非洲黑奴对贩奴者的愤恨和对自由的向往;《自由树》揭露了当时英国统治者的专权政治;《大好年华》,写出了渴望和平、友爱与自由的社会的早日到来。那么,这位国际诗人因何拥有如此强烈的民主与自由思想意识呢?从彭斯一生的生活经历和所处历史环境来看,笔者认为他的民主与自由思想产生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个人的生活经历
  
  (一)早年的苦难生活
  彭斯出生在苏格兰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在7个孩子中排行第一的他,从小就跟父亲下地耕种,生活十分艰苦。他曾把当时的情况描述成“苦行僧的抑郁寡欢与摇船奴的永无休止的劳役”。[1]长年的田间劳动和艰苦的生活环境使彭斯的思想感情和劳动人民息息相通,他平时在田里一面干活,一面做诗。诗中表现了他对劳苦大众受压迫受欺凌的悲惨生活的同情,对上层统治者虚伪、贪婪和凶狠本性的揭露,以及对平等的生活的渴望。在他的早期作品《两只狗》中,彭斯通过地主的狗——凯撒与佃农的狗——乐斯的对话来表达了自己强烈的阶级对立的感情。地主收了租金,吃喝无度,荒淫无耻。而佃农在田中劳作,无尽劳役,食不果腹。在诗中,凯撒狗先描述了账房收租时的凶恶形象。“他跺脚,他威胁,他臭骂,抓了人,还要将他们的衣服剥下。”[3]紧接着,凯撤狗叙述了佃农当时的态度“佃戶们低头站着,恭恭敬敬,还得忍耐听完,胆战心惊。”[3]
  这首诗最后写出了富人生活与穷人生活的对照“阔人们日子过得真舒坦,穷人们活得比鬼还要难。”[3]
  这首诗表现了彭斯对18世纪英国农民悲惨生活的强烈不满,以及对平等的生活的追求及渴望。
  (二)亲身经历爱丁堡的腐败的都市生活
  1786年,彭斯在家乡实在无法生活下去,准备去西印度群岛谋生。为了筹备旅费,他试着将自己在劳动之余所写的诗搜集在一起,出版了第一部诗集《苏格兰方言诗集》,获得了读者的赞赏。苏格兰社会各集团都在开始谈论他,爱丁堡文艺界著名人士也都想结识这位新诗人,并争先恐后地邀请他。于是彭斯有机会光临爱丁堡,亲眼看到了上层社会糜烂腐败的生活,并且深切地感受到社会的不公平。透过上流社会的五彩棱镜,他看到那些有钱的庸人时刻受到奉承和尊敬,而贫穷的天才却到处遭到白眼和凌辱。他认为“天下的许多坏事之中,最叫我不舒服的莫过于这样的对照”。[3]因此,每次踏入爱丁堡社交界,他总是带着既嘲笑又愤怒的心情,而当他回到偏僻街道的小酒店里同自己的穷朋友促膝谈心时,却感到十分愉快。对爱丁堡上流社会的蔑视和厌恶,更促使了他对自由和民主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三)父亲的惨痛败诉
  彭斯的父亲威廉因与农庄主人对土地租赁条件见解不同而发生了争执,打了三年官司,威廉倾家荡产,却以败诉告终,并在彭斯25岁那年含冤去世。彭斯想到父亲一生辛劳,笃信宗教,最终却落得这样悲惨的结局,感到无比愤慨。于是他开始以笔为武器,揭露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抨击教会的伪善。
  彭斯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威利长老的祷词》。这首诗的内容具有强烈的、深刻的揭露性。全诗采取宗教祷告词的形式,让一个教会的长老直接暴露自己的种种邪恶。诗是这样开头的:
  主呵,我主坐阵在天上,凡事随心所欲,
  叫一人上天堂,十人下地狱,都只为主的荣光。
  他要求上帝宽恕他以及他的一切罪行,让他和他的全家享受世上的一切荣华富贵:
  但是主呵,要记住我和我的一家,
  赐我天上地下的一切鸿运,让我有福有财无比光彩,荣华超过任何人![3]
  在这首诗中,彭斯毫不留情地掀开了“神圣”的伪装和振振有词的祷文,显露出了统治者丑恶的原形,十分滑稽而可笑地揭穿了教会伪善、肮脏的本质,击中了他们的要害。此时的彭斯已经成长为了一位为民主与自由奋战的勇士。
  
  二、世界范围内民族民主运动的蓬勃发展
  
  十八世纪是欧洲反帝反封建最激烈的时期,有两件大的历史事件对彭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件是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2),另一件事是震撼全欧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1793)。
  (一)美国独立战争
  彭斯十六岁那年,波士顿的市民,为了反对纳税,把一船茶叶倾倒在巷内,并且开展了一系列运动,这些运动最终导致了独立战争的爆发和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独立战争结束时,彭斯已二十多岁了。自小深受压迫剥削、思想又极为敏感的彭斯,很早就产生了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思想受到了极大震撼的彭斯激情澎湃、热血沸腾地写下了诗歌《华盛顿将军生辰颂》,并称之为“自由神的英勇乐曲”,在诗中他称赞美国人民为“自由之子”,在“危险的时刻”能“奋勇前驱”,“保持人类的尊严”,他为“一个民族得到了自由”,“一个大国得到了拯救”而欢呼,并且斥责英国统治集团与美国革命者为敌的无耻行径,指出“英格兰的大名就与遗臭万年的可诅咒的勾当连在一起”。[1]此时,民主与自由的热血流遍了彭斯身体的每一个角落,他日夜渴望着民主与自由的日子的到来。
  (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1793)
  彭斯三十岁时,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大革命,这加剧了英国国内的阶级斗争,并且文坛上也有了激烈的反响。在统治阶级加紧扼杀民主力量的恐怖日子里,彭斯仍然勇敢地跟所谓的“谋反分子”来往,而且曾几度在公开场合里表示自己的政治观点。有一次他走进剧院,对正在演奏《上帝,保佑国王吧》的乐师嚷道:“还不如演奏《前进吧》(这是一首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歌曲)。”因此,他的言行被视为“谋反之徒”。
  彭斯是法国大革命的热烈拥护者。1792年2月,艾尔地方的海口截获了一艘走私船,船上的军火被公开拍卖。彭斯便把其中的四门大炮买下来,托人运往法国,献给法国国民议会,借以表示支持和尊敬。1793年,法国革命在雅各宾派领导下达到了高潮,法国路易十六和王后玛丽被送上了断头台,全欧的保守和反动势力大哗,英国统治阶级惊慌失措,怒不可遏。反动政论家均秉承了主子的旨意去哀悼法国国王和王后,都对路易十六表示同情和惋惜。彭斯则于1795年1月12日给一位友人的信上说:“说一句体己话,你是知道我对政治的看法的。对于你那位诚实的医生哭哭啼啼地哀悼某对伟人夫妇,我是不以为然的。试问把一个欺诈成性的木头人和一个最无廉耻的娘子交给绞刑吏有什么了不得,值得我们在这紧要关头去分神注意么……”[1]
  彭斯针对法国大革命事件写了有名的诗歌《自由树》。诗中说道,法国有一棵大树,叫做“自由树”,它长在巴斯底监狱的废墟上,爱国的人民围绕着它跳舞,恶棍们看了很生气,路易十六也想把它砍倒,可是“守树人砸坏了他的王冠,还一刀砍下了他的狗头。”[3]
  在歌颂法国革命的同时,诗人想到英国的情况,英国虽然曾“一度夸过海口:在邻居中独占上风”,但英国却没有这样的树。他认为“一旦有了许多这样的树,世界人民就会和平相处”,就会化剑为犁,烽火永平。这当然是一种幻想,但诗人热爱自由的精神在当时是革命的。最后诗人热情地表露了他的期望:
  多么清洁美丽的果子——谁不吃不得好死!
  我卖掉我的长靴,只要能在此尝到这果子!
  让我们祈祷会有一天来到, 古老的英格兰一也把这棵树种好!
  这未来的一天啊,让我们放开歌喉,愉快地迎接自由![3]
  作为欧洲文学史上一位优秀的诗人,彭斯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他的诗勇敢地揭露旧世界、旧社会的污泥浊水;他的诗号召人们向黑暗的旧势力进行勇敢地反击;同时,他的诗也勾勒了美好的幸福的未来。彭斯彭诗以它爱憎分明的情感博得了众多的读者,他的诗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成为人类文明史上追求民主与自由的一份宝贵遗产。
  
  参考文献:
  [1]王佐良.英国文学名篇选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0-30.
  [2]袁可嘉.彭斯诗抄[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3]彭斯诗选[M].佐良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5.16-48.
  [4]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
  [5]谢文利.诗歌美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新世纪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一专多能 促进者 引导者 创新教育    常言道: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备有一桶水。这是将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与自己应有的知识的一个通俗比喻。那么在一个崭新的世纪即将来临之际,教师又应具有怎样的素质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工作适应未来高科技时代呢?1989年11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澳大利亚未
摘 要:许多数学教师都已经认识到变式教学在提高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等许多方面的重要作用。文章探讨了变式教学的含义及作用,并介绍了变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变式教学 创新教育 实践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大力倡导创新精神和狠抓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变式及其教学。下面本人对在变式教学中的几个原则和几种类型课的变式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变式教学的本质
摘 要: 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积累素材的能力,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拓宽创新的渠道,鼓励学生学会敢想敢画、大胆探索、不断进取,从而达到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观察 积累 兴趣 创新思维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呼唤有创造个性的人才。现代教育改革的新动向是着眼于对学生智力的开发与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
摘 要: 美术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术”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关键词: 中学美术教育 审美教育 内容 途径    美术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术”的教育。美术教育作为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摘 要:高中生物学“问题—导学—归纳—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是展示问题、引出教学目标、导学、归纳总结、对所学知识创新应用。该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问题 导学 归纳 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主旋律。笔者通过几年
新四军的美术教育工作,是应新四军的美术宣传人才需求的扩大而产生的。自从新四军建立后,受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的影响,不断有全国各地的美术知识分子以及华侨美术知识分子加入到新四军中来,这些美术知识分子可以充当良好的美术师资。新四军中的学校美术教育,开始于1941年在江苏盐城建立的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简称华中鲁艺)的建立,华中鲁艺的美术系为新四军及地方培养了大量的美术人才。新四军的美术教育是在抗战的特殊
摘 要: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主要是信用担保体系的缺失。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组建模式、组织形式、资金来源、担保对象与条件、担保种类与担保范围、担保风险防范与控制机制,并指出,对于国内担保体系的建立,政府任重道远。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信用担保体系    我国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视,直到20世纪90年代的后半期才开始逐渐提上政府日程上来,所以根据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