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数学实践模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新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yx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是新大纲中最突出的特点,这就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要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而且在应用数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同样需要得到训练和提高,而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仅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要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并明确探究方向,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交流,并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就必须建立数学模型,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
  数学模型是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的桥梁,研究和学习数学模型,能帮助学生探索数学的应用,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加强数学建模教学与学习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具有深远的意义,现就如何加强高中数学建模教学谈几点体会:
  1 要重视各章前问题的教学,使学生明白建立数学模型的实际意义 教材的每一章都由一个有关的实际问题引入,可直接告诉学生,学了本章的教学内容及方法后,这个实际问题就能用数学模型得到解决,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创新意识,对新数学模型的渴求,实践意识,学完要在实践中试一试。
  


  培养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好时机要注意引导,对所考察的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分析,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新旧两种思路方法,提出新知识,激发学生的知欲,如不可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失去“亮点”。
  通过章前问题教学,学生明白了数学就是学习,研究和应用数学模型,同时培养学生追求新方法的意识及参与实践的意识。因此,要重视章前问题的教学,还可据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及学生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补充一些实例,强化这方面的教学,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重视数学,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意识。
  2 结合各章研究性课题的学习。培养学生洼立数学模型的能力。拓展数学建模形式的多样性与活泼性教材新大纲要求每学期至少安排一个研究性课题,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如“分期付款问题”、“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等,同时,还可设计类似利润调查、洽谈、采购、销售等问题,设计了如下研究性旧题。问题。例:根据下表给出的数据资料,确定该国人口增长规律,预测该国2000年的人口数。
  分析:这是一个确定人口增长模型的问题,为使问题简化,应做如下假设:(1)该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稳定;(2)该国的人口增长数由人口的生育,死亡引起;(3)人口数量化是连续的。基于上述假设,我们认为人口数量是时间函数。建模思路是根据给出的数据资料绘出散点图。然后寻找一条直线或曲线。使它们尽可能与这些散点吻合。该直线或曲线就被认为近似地描述了该国人口增长规律,从而进一步作出预测。
  通过上题的研究,既复习巩固了函数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在日常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用数学模型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及生活中“数”意识和观察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其他能力,完善数学建模思想由于数学模型这一思想方法几乎贯穿于整个中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之中,小学解算术运用题中建立函数表达式及解析几何里的轨迹方程等都孕育着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熟练掌握和运用这种方法,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只有各方面能力加强了,才能对一些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化繁为简。
  总之,只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自学出现的实际的问题,根据当地及学生的实际,使数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联系起来,就能增强学生应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在物理教学中,不但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且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把这种培养贯穿在物理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才能使物理教学质量全面得到提高。  【关键词】物理教学;非智力因素;培养;发展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动机、兴趣、情绪、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常常发现有些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智力其实并不差,但学习成绩却不够理想,而有些智力一般的学生,成
期刊
现行初中生物学新课程明显表现出“理念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新、角色新、评价新。”所以,现在的教师必须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实验教学的新策略和模式。现在以我连续多年担任新课改后的初中生物学教学的实践,紧抓“教法新,”倡导新课改理念,提出并实施了一套新理念“五步”自主探究实验教学法:即“设问—假设—实验—总结—应用”的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探究实验教学框架。形成一种新课课标
期刊
【摘要】多媒体技术与小语教学结合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从被动教育向主动教育的转交,有利于从知识教育向智能教育的转变,有利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多媒体教学课件既是现代教育的运用,更是对传统教学的完美和补充。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课件作为一种用来控制计算机实现教学功能的计算机软件,应该以人为本,关爱教学双方,充分考虑到学生和教师的主
期刊
【摘要】本文从实体方面和程序方面阐述了中国刑法制约的问题,并就具体定罪原理、量刑原理、翟序正义等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改进的构想。  【关键词】实体方面;定罪原理;量刑原理;程序方面;无罪推定原理    国家需要刑罚,是因为希望预防和控制犯罪,维护社会秩序。但刑罚意味着剥夺公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如果用之不当,就会产生无穷祸害。刑罚的目的就无法实现。  在文明社会里,有刑罚就相应的刑事法规。刑法是
期刊
作者简介:翟继民(1960.4.1-),男,2000年7月毕业于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实验师,承担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实施应用及学生计算机探作能力的教学研究。  【摘要】本文就职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计算机等级考试产生的背景、概念和特点的阐述,提出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新思路——考证促学。说明在职业教育中实施计算机等级考试。有利于计算机基础教育明确定位、办出特色,有利于职业学校
期刊
作者简介:蒋怀彬(1981.3-),男,汉族,2003年毕业于河北经贸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语言教育。韩喜华(1970.12-),女,汉族,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语言教育。尚永芳(1963-),女,河北衡水人,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外事办公室主任。教授,主要从事外事研究、英语教学、高职教育研究。  【摘要】“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
期刊
【摘要】研究性学习引入到计算机教学中,从而更好地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应运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任务。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自主;创造力;想像力    研究性学习是指具有一定基础知识情况下,能够自主地,更深人地学习,使研究者获得学习兴趣和获得更多知识的欲望为目的的学习。把研究性学习引人到计算机教学中,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课题,自己收集,分析并选择相关的信息资料
期刊
作者简介:刘忠科,男,行政副校长;从事6年特殊教育工作,监管高中部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2004年被评为大连市师德标兵,参加全国心理咨询的培训并结业,获得全国高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2009年被评为全国德育先进个人。  【摘要】本文着重阐述了中职院校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管理的大环境,给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形成长效的德育教育机制。  【关键词】制度建设;历练队伍;贴近实际生活;
期刊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教育载体,它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具有许多优越性,如快速重复性、准确性、大容量等。能够对学生手、脑、眼等感觉器官进行全方位的刺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更关键的是多媒体教学通过动画、视频等表现形式将宏观微观知识可视化,抽象过程形象化,多层次、多角度地描述了知识的发现过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学生易掌握知识的核心本质并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因此C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与中学课程教学的整合值得关注和研究。笔者提出了寻求高层次整合的方法:构建实验教学模式、发挥虚拟实验室功能、构建研究性理论教学模式、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等。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的科学整合。通过整合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的兴趣,课堂内外参与意识会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会加深,尤其是实验教学,学生的实验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均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