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护理在消化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g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对层级护理在消化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层级护理具体措施的实施来优化消化科病区的管理工作,并结合患者满意度来评价层级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层级护理的应用,提高了消化科病区管理中的患者满意度。讨论:层级护理的应用能够提高护士的积极性,协调护患关系,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结论:层级护理在消化科病区管理的应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层级护理;消化科;病区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061—01
  伴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护理工作人员的要求呈增加的发展趋势,这就导致护理工作的内容也呈复杂化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1]。在这种背景下,需要通过合理的护理模式来有效的提高护理的工作效果。本文对消化科病区管理中的层级护理应用效果进行研究。
  1资料
  本研究中以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消化科病区的13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在此期间的床位数为31张,其中主管护师4人,护师6人,护士3人,这些护理人员年龄在22岁到50岁之间,平均年龄35岁,其中学历本科的为8人,专科为4人,中专学历1人。这些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5人,五年以上的有8人。将这些护理人员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组中护理人员的年龄、学历以及工作经验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 P>0.05) 。
  2方法
  2.1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来我院消化病区管理就诊的患者每人发放一份设计好的问卷,问卷的内容包括护理态度、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等等。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来对层级护理在消化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2.2层级护理在消化科病区管理的具体应用方法
  2.2.1建立以责任护理组为基础的连续排班制度
  责任护理组,即由责任组长、责任护士以及助理护士三个不同层级为基础组成的护理组。其中责任组长由我院消化科病区的主管护士或者超过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来担任,责任护士则由工龄5年至10年的护师来担任,而工作经验5年以下的则作为助理护士,通过明确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的职责,将护理责任落实到责任护理组的个人身上[2]。以责任护理组为基础实施八小时连续工作制,排班和责任护理组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进而确保护理责任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应有的系统性。
  2.2.2以层级为基础的培训体系
  以护理人员的不同层级为基础确定合理的培训体系,同时定期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结合评估结果对护理人员的培训计划进行调整。培训内容包括與消化科病区管理相关的法律规定、规章制度、护理知识与技能、护理技术以及护理要点等等。
  2.2.3建立以工作制度为基础的岗位职责机制
  层级护理在应用的过程中,还应建立以工作制度为基础的岗位职责机制。以消化科病区护理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优化工作制度,如导管维护以及抢救流程等多方面的工作制度。并以这些工作制度为基础,明确不同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以则责任护理组组长的职责为例,除了具有与本身职责相适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外,还应适时组织与督导自身所在责任护理组的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对本组的护理工作进行全面的监控。
  3结果
  从本次研究中对调查问卷内容的统计结果来看,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对这些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以及护理工作质量的评价也较高。具体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4讨论
  层级护理在我院消化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有效的调动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3]。层级管理的存在促使护理人员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在护理实施中责任护理组的应用,较好的结合了责任制与小组管理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进而使得护理人员的个人水平与护理小组的整体水平进行了良好的融合,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责任护理组的存在使得患者体会到护理人员所带来的安全感,提高了患者与护理人员沟通交流的几率,同时也大幅度的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
  层级管理的病区管理中的应用还方便医院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和监控,进而有效的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4]。这是因为层级护理在应用过程中是通过一组能力等各方面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对所负责的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的动态的系统化护理。通过全过程的护理,实现了层层管理与层层问责,进而实现了在患者与护理内容呈复杂化与多元化发展趋势的情况下护理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
  5结论
  综上所述,从我国的消化科病区管理中层级护理的应用实践可以看出,层级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士对护理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同时通过层次管理的应用,将护理责任进行合理的配置,进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正是从这个层面出发,可以得出,层级护理的方式应在医院的病区管理中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威,彭粤铭,曹静.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现代临床护理. 2011(10):56-58.
  [2] 崔晶,徐颖超,丛丽霞. 手术室层级护理管理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12):266-267.
  [3] 金丽清. 人文关怀在消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大家健康. 2013(07):136-137.
  [4] 何宝芬.健康教育路径在消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2(12) :95-97.
  作者简介:
  李慧,性别:女,出生年月:1979年12月30日,学历:本科,籍贯:江苏徐州,研究方向:消化护理。
其他文献
美国正从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低迷中复苏,虽然复苏的步伐慢得令人沮丧。新的一年美国经济下行风险依然存在,但是温和增长并非空穴来风。  自2010年以来,美国年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只有2.1%,其结果是就业岗位创造不足。此次和前两次复苏的经验表明,就业增长反弹不仅弱于GDP,且滞后于GDP。此次衰退中的就业岗位削减比前两次的两倍还多,因此复苏乏力意味着高失业率将长期存在。  总需
【关键词】农村糖尿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34-01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是由于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精神因素、微生物感染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常常由于血糖控制不理
营养不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相当常见,成为影响患者长期存活和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定期对透析患者进行营养状况的评估已成为血液透析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
目的:分析本院患者的泌尿系统的支原体感染情况已及对治疗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有效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泌尿系统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支原体检测试剂
【摘 要】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于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何意义。方法:选用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常规组和对照组各60例,护理人员通过病情变化、服药情况、睡眠、复诊、生活护理等几方面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病情程度、复诊率大大提高,复发率降低。结论:电话回访符合患者及家属的需要,增强医患关系,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电话回访;健康教育 ;精神分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及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医院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新形势下,要充分认识做好医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创先争优,积极探索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努力建立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制。  【关键词】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
【摘 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標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58例经我院确诊的乙肝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体内血清标志物,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含量,比较血清标志物与HBV-DNA检测量之间的关系;结果:HBsAg+/HBeAg+组与HBsAg+/HBeAg+/抗-HBc+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16/16)与9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