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几点认识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we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启发学生思维,引导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提问必不可少,也是每个数学教师需要掌握和必备的教学能力。教师有效的提问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并有意识地为他们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
  关键词:初中数学;提问;有效;问题;解决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解除学生的思维约束、善待学生的思维萌芽、倡导思维教学、将课堂还原为探究的场所是新课程的新理念之一。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教学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由于初中学生尚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逻辑思维方式,正处于一个由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逻辑抽象思维为主过渡的关键期,是良好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期,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就初中数学课学教学中的提问策略谈几点认识。
  一、提问需要考虑的三个问题
  (1)问什么?大致有四问四忌:①问有关知识,忌离题太远。②关键处发问点拨,忌不痛不痒。③难点处反复设疑,深入浅出,忌避重就轻。④巩固性提出问,归类记忆,忌肤浅零杂。
  (2)问谁。也有四问四忌:①高深或灵活性大的问题问优生,其他人复述,各有所得,忌“枪枪卡壳。”②基础题,综合题,最好依次问,忌“留死角”。③少数人举手时,提问要选择代表多数人水平的学生,忌“以情绪定人。”
  (3)问法。①提出问题,要给学生留一定的思考时间。②问题的提出要简明、准确、循序渐进。③问题要有启发性。④教师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思考。⑤提问要因课堂内容而异,灵活运用。
  在把握了问什么,问谁,问法三者的基本要求之后,教师要注意结合所教学科和学生进行具体实践,使教师的“问”有助于学生的“学”,真正达到“教学相长”。
  二、设计有效的问题
  (1)精心设问,引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性。叛国著名的数学家哈尔莫斯说:“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引课时,教师若能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就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集中到特定的专题和概念上来,从而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
  (2)变式提问,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思维的缜密性主要表现在通过细致缜密的分析,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在学生学习了定义、定理、公式的内容以后,仅从正确还不足以使学生真正理解,这时还必须引导学生从侧面和反面来理解,就是利用“变式”来加深理解。
  (3)层层追问,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深入的阶梯,是觉悟的契机”。教学中有不少目标的实现需要不断探索,这时的提问应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逐步引导,在达到曲径通幽的目的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闪出具有独创性的思维火花。
  三、有效地处理问题
  (1)设置合理的候答时间。候答时间就是教师提出问题后到学生回答问题前所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研究发现,合理的候答时间能使学生的思维质量大大提高,使他们对所作的回答的信心更高;所回答的内容也会更富逻辑更深刻;他们的答案会展现更多的分析、综合和评价。此外由于候答时间的延长,有更多的学生会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中来,其中包括更多的“数学学困生”,这样在课堂上参与有效思维的学生面就广了。如何设置合理的候答时间呢?这就根据所提问题类型和难度进行设计。一般而言,对于识记型、是非判断型等低层次的问题的候答时间不需太长,只要2~3秒就够了;而对于综合分析型、探究型的问题至少要1分钟以上,对需要小组合作才能完成的问题甚至要4-5分钟。当然具体候答时间还得参考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对问题的实际反应而定。
  (2)有效地控制候答时间。课堂中教师要排除一些影响候答时间的不利因素,具体有如下几点:①来自教师自身的习惯。提出问题立即让学生回答这种教学行为已成了一些老师教学习惯,尤其是一些年轻的老师,上课风风火火,问题密度大,问得多,答得快,而实际课堂效果并不好。对策:在提出一个问题后,要过5秒后再叫学生回答。②来自数学尖子生的习惯。数学尖子生的思维敏捷,表现欲望强,课堂上脱口而出是他们的习惯,一旦他们把问题的答案脱口而出,许多的学生就会放弃思考,进而形成了依赖思维,久而久之在课堂上他们就不思考了。对策:与这些数学尖子生达成默契,防止他们把答案脱口而出,比如鼓励他们举手或把答案写在纸上,教师可以走到他们的面前看他们的答案,或听他们轻声的述说解题的过程,这样才能维持绝不多数同学对课堂的思维方面的参与。
  (3)有效理答。所谓的“理答”是指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应答和反馈。教师的理答反应,直接关系到学生思考问题的重要性,并影响学生的长期学习效果。实验表明,有效理答都与学生回答成正比关系,即教师的理答越是积极主动,越是持肯定、欣赏的态度,学生越是能主动、积极的参与思考活动。
  课堂上教师必须一边细心地听取学生的回答,一边认真地思考,对学生的回答必须试着去澄清、综合、扩充、修正、并做出评价。有效的理答应视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具体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第一,当一个学生充满自信的回答正确时,肯定他的回答,如果这个问题是低层次的,则不要过度表扬,如果这个问题是高层次的,学生的回答很具有独创性,则可对其更为具体的质性评价;第二,当一个学生回答正确但犹豫自己回答是否正确时,向学生提供反馈,让学生知其之所以然;第三,当一个学生充满自信但回答错误时,要肯定他的努力,然后用一些另外的问题来帮助学生获取正确的答案,要快吃饭哆嗦人学生正确答案或叫另一个学生回答,以免伤其自尊心;第四,当一个学生因为精心大意没有回答正确时,给出正确答案并继续教学,不要花过多的时间去纠正一个错误的答案;第五,当老师对活宝的回答不能立刻作出评价时,应延缓评价,在他们回答完之后,暂停,用几秒钟时间想一下他们的答案,允许其他学生对该回答做出判断,并考虑如何反馈和进行下一步教学。
  参考文献:
  [1]刘艳萍.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的方法和策略,《成功(教育)》,2013年23期
  [2]罗彦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情境设计,《数学教学研究》,2008年27期
其他文献
摘 要:英语学习中语言输入与输出的质与量决定着学习者的学习成效。写作是语言输出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能反映出学生对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英语写作一直都是难点。因为学生的写作水平良莠不齐,所以这对老师的教学也造成了一定困难。  关键词:英语;途径;写作教学  英语写作一直是中考和高考的重头戏,所以它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很多初中英语教师对此颇感头疼
郭沫若曾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写字确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即做到笔笔认真,字字端正,行行整洁,从而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写字是高度协调的系列运作。在这运作过程中,学生容易疲倦,乏味。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兴趣是写字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写字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对学生写字兴趣的培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如何调动英语学习气氛和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一直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在实际教学中观察、体会到,学生一天要连续上六、七节课,是难以保证每节课都能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的。有些学生由于基础不好,上课时思维跟不上老师的讲课,显得很疲惫,因而容易开小差,可能一节课上完了,他们也不知道学了些什么;有时候,或许由于课文太难,或许由于天气问题,普遍学生的上课精神状态不佳,整节课都
摘 要:以学生为主的数学教学手段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活跃课堂气氛,实现课堂上的老师与学生互动互赢。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到了更多,且培养了对学习数学的信心,老师在课堂上只是起到辅助和引导的作用。  关键词:以学生为主;数学;教学创新路径;引导  一、我国高中数学教育的背景及现状  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是能掌握学习的方法,能自主的进行思考,这就要求学校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提出能适应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