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重症监护病房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ICU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者带管时间、非计划拔管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带管时间、非计划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气管插管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可以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重症监护病房;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
[中图分类号]R7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7)01-006-01
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是重症监护室(ICU)常用的抢救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气管插管是常用的人工气道方式之一,包括经口和经鼻气管插管两种方法。气管插管适合排痰困难患者经气管导管吸痰,有利于畅通气道,临床应用于各种昏迷、重症肺炎及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气管插管对于清醒患者是有创性治疗方法,患者会产生疼痛、紧张的不适,部分患者会发生非计划拔管。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患者容易发生呼吸受阻,严重者发生窒息等严重后果。集束化护理模式是近年来新兴的护理模式,通过运用循证医学理论将已经证实的一系列操作、治疗、护理措施集合在一起,让病人住院期间受到最好的处置,作为主动预防护理措施在临床广泛应用。我们研究了集束化护理在ICU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取得了积极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的基础疾病、患者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人住ICU后均予以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及抗感染、扩张气道、祛痰、吸氧、支持治疗。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加强心理护理
ICU患者常常为相对封闭式管理,处于各种抢救设备及不同的监护报警声中,独处于陌生的环境,身体上的痛苦,各种监护仪器所带来的不适,对疾病和花费的担心等都容易使患者产生恐惧、焦虑、无助、甚至怀疑、不信任感、排斥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均不利于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对治疗结果产生不良影响。我们将社会一心理一生理模式贯穿在平时对清醒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症状和体征的观察,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或异常反应,采取一切可能的形式包括文字、手势、图片、声音等方式与患者交流,及时解除患者内心的疑问和顾虑。采用医护一体化小组在家属探视时在心理上安慰患者,在身体上尽量减轻患者痛苦,以达到患者的理解與配合,帮助他们平稳渡过气管插管期。
1.2.2加强医务人员培训
开展集束化护理模式前科室内部加强护士业务培训,集中学习集束化护理含义和具体操作模式,科室呼吸治疗师和护士长负责对气管插管患者集束化护理进行评价、指导和质量控制,监督护理人员操作规范化和标准化。护士应准确评估气管插管患者的基础疾病、生命体征情况,向患者及家属充分做好医患沟通。
1.2.3多种护理模式集束化护理
观察组综合采用医护—体化护理模式、品管圈管理模式及PDCA循环等护理新模式对气管插管患者进行护理。做好气管插管前患者病情评估,气管插管成功后注意观察有创呼吸机运行情况,有无人机不协调;气管导管内痰液陛状、颜色;清醒烦躁不配合有创呼吸机治疗的气管插管患者,在确定呼吸机及人工气道正常前提下,可应用咪达唑仑或右美托咪定泵入镇静治疗,但需注意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及日间唤醒工作。做好气管插管导管的湿化工作和吸痰工作,采用分笔试吸痰管吸痰,对痰液粘稠者由医师进行床旁便携武纤维支气管镜经气管导管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加强非计划性拔管护理预防措施,将床头抬高30度,每天2次为病人按摩下肢防止血栓形成,每天进行口腔护理2次,同时护士针对病人留置的气管插管导管进行固定。对治疗效果确切,经逐渐降低呼吸机支持力度达到脱机指针患者,及时脱机停机观察。脱机后观察2小时病情稳定有拔管指针者及时拔除气管插管导管,以避免长时间脱机带管人工气道湿化不足导致痰痂形成堵塞气管插管导管。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导管带管时间、非计划拔管率及患者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SP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带管时间、非计划拔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气管插管是常用的人工气道方式之一,包括经口和经鼻气管插管两种方法。气管插管适合排痰困难患者经气管导管吸痰,有利于畅通气道,临床应用于各种昏迷、重症肺炎及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气管插管对于清醒患者是有创性治疗方法,患者会产生疼痛、紧张的不适,部分患者会发生非计划拔管。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是指未达到气管插管拔管指针或未得到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除气管导管或者气管导管脱落。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严重者可导致患者窒息抢救无效死亡的严重后果。
集束化护理模式是近年来新兴的护理模式,通过运用循证医学理论将已经证实的一系列操作、治疗、护理措施集合在一起,让病人住院期间受到最好的处置,作为主动预防护理措施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刘丽华等研究集束化策略在住院留置针患者的作用,发现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提高患者对留置针使用的满意度。姚玉玲在ICU气管插管患者中应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发现可以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病人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谭永菊等对轻中度老年痴呆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采用集束化护理,发现可有效减少轻中度老年痴呆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或家属满意度。
本研究通过对ICU气管插管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和传统常规护理对比,发现采用集束化护理的观察组的患者带管时间、非计划拔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可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重症监护病房;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
[中图分类号]R7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7)01-006-01
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是重症监护室(ICU)常用的抢救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气管插管是常用的人工气道方式之一,包括经口和经鼻气管插管两种方法。气管插管适合排痰困难患者经气管导管吸痰,有利于畅通气道,临床应用于各种昏迷、重症肺炎及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气管插管对于清醒患者是有创性治疗方法,患者会产生疼痛、紧张的不适,部分患者会发生非计划拔管。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患者容易发生呼吸受阻,严重者发生窒息等严重后果。集束化护理模式是近年来新兴的护理模式,通过运用循证医学理论将已经证实的一系列操作、治疗、护理措施集合在一起,让病人住院期间受到最好的处置,作为主动预防护理措施在临床广泛应用。我们研究了集束化护理在ICU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取得了积极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的基础疾病、患者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人住ICU后均予以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及抗感染、扩张气道、祛痰、吸氧、支持治疗。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加强心理护理
ICU患者常常为相对封闭式管理,处于各种抢救设备及不同的监护报警声中,独处于陌生的环境,身体上的痛苦,各种监护仪器所带来的不适,对疾病和花费的担心等都容易使患者产生恐惧、焦虑、无助、甚至怀疑、不信任感、排斥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均不利于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对治疗结果产生不良影响。我们将社会一心理一生理模式贯穿在平时对清醒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症状和体征的观察,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或异常反应,采取一切可能的形式包括文字、手势、图片、声音等方式与患者交流,及时解除患者内心的疑问和顾虑。采用医护一体化小组在家属探视时在心理上安慰患者,在身体上尽量减轻患者痛苦,以达到患者的理解與配合,帮助他们平稳渡过气管插管期。
1.2.2加强医务人员培训
开展集束化护理模式前科室内部加强护士业务培训,集中学习集束化护理含义和具体操作模式,科室呼吸治疗师和护士长负责对气管插管患者集束化护理进行评价、指导和质量控制,监督护理人员操作规范化和标准化。护士应准确评估气管插管患者的基础疾病、生命体征情况,向患者及家属充分做好医患沟通。
1.2.3多种护理模式集束化护理
观察组综合采用医护—体化护理模式、品管圈管理模式及PDCA循环等护理新模式对气管插管患者进行护理。做好气管插管前患者病情评估,气管插管成功后注意观察有创呼吸机运行情况,有无人机不协调;气管导管内痰液陛状、颜色;清醒烦躁不配合有创呼吸机治疗的气管插管患者,在确定呼吸机及人工气道正常前提下,可应用咪达唑仑或右美托咪定泵入镇静治疗,但需注意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及日间唤醒工作。做好气管插管导管的湿化工作和吸痰工作,采用分笔试吸痰管吸痰,对痰液粘稠者由医师进行床旁便携武纤维支气管镜经气管导管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加强非计划性拔管护理预防措施,将床头抬高30度,每天2次为病人按摩下肢防止血栓形成,每天进行口腔护理2次,同时护士针对病人留置的气管插管导管进行固定。对治疗效果确切,经逐渐降低呼吸机支持力度达到脱机指针患者,及时脱机停机观察。脱机后观察2小时病情稳定有拔管指针者及时拔除气管插管导管,以避免长时间脱机带管人工气道湿化不足导致痰痂形成堵塞气管插管导管。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导管带管时间、非计划拔管率及患者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SP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带管时间、非计划拔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气管插管是常用的人工气道方式之一,包括经口和经鼻气管插管两种方法。气管插管适合排痰困难患者经气管导管吸痰,有利于畅通气道,临床应用于各种昏迷、重症肺炎及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气管插管对于清醒患者是有创性治疗方法,患者会产生疼痛、紧张的不适,部分患者会发生非计划拔管。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是指未达到气管插管拔管指针或未得到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除气管导管或者气管导管脱落。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严重者可导致患者窒息抢救无效死亡的严重后果。
集束化护理模式是近年来新兴的护理模式,通过运用循证医学理论将已经证实的一系列操作、治疗、护理措施集合在一起,让病人住院期间受到最好的处置,作为主动预防护理措施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刘丽华等研究集束化策略在住院留置针患者的作用,发现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提高患者对留置针使用的满意度。姚玉玲在ICU气管插管患者中应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发现可以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病人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谭永菊等对轻中度老年痴呆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采用集束化护理,发现可有效减少轻中度老年痴呆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或家属满意度。
本研究通过对ICU气管插管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和传统常规护理对比,发现采用集束化护理的观察组的患者带管时间、非计划拔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可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