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公共服务精神简析

来源 :理论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zhou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国特色公共服务精神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公私分明的利益控制、为官作为的担当精神和公平正义的道德追寻等五方面。这五个构成要素从根本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与现代欧美各国公共服务精神的本质区别和巨大差异之所在。实践中存在部分政府工作人员丧失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以权谋私和怠政懒政等背离中国特色公共服务精神的现象;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个人党性修养缺失、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不完善等。充分彰显中国特色公共服务精神,要树牢政府工作人员的理想信念和信仰,强化政府工作人员的自律行为,加强制度建设和法治建设,改进政府公务人员的选拔途径和方式,加强对青年干部的实践锻炼等。
  〔关键词〕 中国特色公共服务精神,理想信念,以人民为中心,公私分明,担当精神,公平正义
  〔中图分类号〕D630
其他文献
文中重点分析了关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天然气附加压力产生因素及产生的影响,介绍了多种天然气附加压力的解决方案,并从经济性、可行性等多维度进行了对比,为具有天然气附加
〔摘要〕 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夯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也是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柱,更是实现社区自治与共治的关键抓手和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推进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其方向引领和“动力引擎”作用;坚持多元共治,激励各主体参与社区共治工作;坚持科技赋能,实现社区智能化管理的全方位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塑造了“多网合一,一网多能”的基层网络化治理样态。多元协同的基层网络化治理模式,实现了对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细分,提出了针对当前基层治
〔摘要〕 建党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保障党员权利的探索历程经历了一个持续深化的过程,从保障党员权利的内容规定、保障措施和主要特征来分析,大体可分为初步探索期、健康发展期、曲折发展期、恢复发展期、深度拓展期五个阶段。尽管当中有曲折反复,但仍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就、实践成就和制度成就。推进党员权利保障,必须高度重视保障党员权利工作,坚持制定制度与执行制度并重,正确处理党员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关系,发挥“关
对12道存在裂纹缺陷的高钢级管道环焊缝进行了理化检测和缺陷分析,研究了环焊缝存在的焊接质量问题及其主导的裂纹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环焊缝仰焊区域是裂纹萌生的高发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