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回顾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治疗,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 74例患者,其中男43例,女31例;年龄15~63岁,平均39岁.患者至少有半年以上的病史,有两次以上的反复扭伤史.所有患者均行6周以上的保守治疗.41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改良的Brostrom术12例,Myerson法8例,Chrisman-Snook法21例.对其他并发的病理问题需同时处:其中腓骨肌腱滑脱加固术6例,跟腱挛缩延长
【机 构】
:
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治疗,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 74例患者,其中男43例,女31例;年龄15~63岁,平均39岁.患者至少有半年以上的病史,有两次以上的反复扭伤史.所有患者均行6周以上的保守治疗.41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改良的Brostrom术12例,Myerson法8例,Chrisman-Snook法21例.对其他并发的病理问题需同时处:其中腓骨肌腱滑脱加固术6例,跟腱挛缩延长术9例,跟内翻截骨外移术8例,距骨骨软骨损伤清理打孔13例.结果 本组74例患者,通过术前的保守治疗,21例功能性不稳定的患者症状缓解,53例合并功能性不稳定和机械性不稳定的患者中,10例症状缓解,2例不愿意手术治疗,41例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的随访中,有随访资料的39例;33例未手术的患者中,有随访资料的28例.共随访6~91个月,采用Roos功能结果评分法进行结果评判.术后踝关节功能评分的平均值为86.24,保守治疗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的平均值为97.34.结论 本组74例患者,通过术前的保守治疗,21例功能性不稳定的患者症状缓解,53例合并功能性不稳定和机械性不稳定的患者中,10例症状缓解,2例不愿意手术治疗,41例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的随访中,有随访资料的39例;33例未手术的患者中,有随访资料的28例.共随访6~91个月,采用Roos功能结果评分法进行结果评判.术后踝关节功能评分的平均值为86.24,保守治疗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的平均值为97.34。
其他文献
胸腰椎骨折发生率约占整个脊柱损伤的90%.其中对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无论伴或不伴神经损伤,均可采用手术治疗.但如何选择最佳手术治疗方式较为困难,仍存在诸多争议.笔者在参加一些会议交流及审稿中发现存在手术方式选择欠妥或过度治疗的现象.因此,笔者就如何合理选择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方式做一浅析,供骨科同行参考。
骨缺损的外科重建是对矫形外科医师的一大挑战.Ilizarov于1989年提出骨段转移(bone transport,BT),也译成"骨转位、骨搬移、骨输送"等,是一种不植骨而用骨外固定技术修复骨缺损的方法,迅速受到推崇并在世界各国得到推广[1]。
在“5.12”汶川大地震1周年之际,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正国教授任主编,多位亲临一线参与抢救汶川大地震伤病员的创伤救治专家集体编著的《实用创伤外科学》一书,已由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下尺桡关节(distal radioulnar joint,DRUJ)是低等动物向高等动物进化的标志之一,是由单纯的韧带联合性负重关节进化成的高度灵活的滑膜关节.它使人手脑之间功能进一步协调,使之得以控制生存环境和使用工具[1]。
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缺损,目前临床上仍采用自体感觉神经移植修复作为治疗的金标准.然而,该方法有其难以克服的缺点:(1)来源有限,管径不相匹配,供区感觉功能障碍已是不争的事实。
目的 评价有限开放技术在置入下颈椎椎弓根螺钉中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法 新鲜尸体20具,利用有限开放技术对C_3~C_7椎弓根置入199枚螺钉,评价螺钉的位置;解剖观察C_3、C_4共40椎、80侧椎弓根管入口形状结构,并测量与钉道位置相关的参数.临床应用7例,在侧块外上限刮除有限松质骨开窗,暴露侧块和椎弓根内侧骨皮质移行部,确定进钉点.参照X线片和CT测量的角度,用自制单刃圆头探针准备钉道,置入螺
我院1994年1月-2007年6月间共收治急性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1 871例,采用非手术、开颅清除血肿及钻孔置管尿激酶溶解引流等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病历资料 患者,女,33岁,被刀刺伤左颈部,失去知觉.10 min后入院,失血约2 000 ml.入院体检:昏迷,双瞳对光反射迟钝,左颈中部胸锁乳突肌前缘有一长2 cm横形伤口,无活动性出血,脉搏120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测不到,皮肤湿冷,口唇苍白.血常规:Hb 90 g/L.扩容抢救,清创见伤口有鲜血涌出,考虑颈部大血管损伤.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左颈伤口扩创探查,见伤道入颈鞘,左
目的 评价多节段腰椎椎弓椎体骨折伴滑脱经伤椎椎弓根固定复位和前路钉棒固定后的神经功能与影像学结果.方法 选择2002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收治的腰椎多节段椎弓根椎体骨折脱位患者12例.采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和前路钉棒固定手术给予复位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24~30个月(平均26个月).所有12例患者均有不完全神经损伤,术后至少改进了一个Frankel分级.经伤椎椎弓根骨折处的螺钉固定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