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蝶变》为例,探究新疆民族服饰的创新

来源 :颂雅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c86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服装设计的不断发展,人们已不再满足服装保暖和遮羞的功能,对于服装设计的审美也开始不断提出全新的要求。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新疆的民族服饰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尤其是《蝶变》服装系列从无论从面料、技术还是到纹样、设计理念上都具有一定创新性,《蝶变》服装系列不但很好地传递出新疆民族服饰之美,而且也极具现代感和立体感,本文基于此以《蝶变》为例,对新疆民族服饰的创新进行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新疆 民族服饰 创新 《蝶变》
  随着民族服装设计的发展, 追求服装穿着的个性化已成为众多消费者的需求。在民族服饰中加入时尚、个性、流行的因子,已成为民族服饰设计发展的重要方法。新疆民族服饰在发展上也需要进行大胆的变革和传承,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新疆民族服饰的艺术性,也可以凸显其独特的审美性。
  一、面料创新
  作为一个传统的游牧民族,新疆民族服饰的诞生与发展可以说和其民俗及生活习惯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初期新疆传统的民族服饰是以皮毛和织布为主要的设计面料,后期逐步开始融入一些丝绸。《蝶变》服装系列主要运用了艾德来丝面料,这样不但使得服装设计更为轻薄柔和,而且其独特的扎染技法也使得《蝶变》服装系列显得更为高贵、典雅。尤其是这组服装选用红绿相间的艾德来丝面料搭配,更好地凸显出《蝶变》服装系列光和色自然结合的美感,给人一种唯美的艺术享受。
  二、技術创新
  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有着悠久的传统制作技术,其主要表现形式有:男士服饰以民族图案花卉刺绣两侧开叉的长马夹马裤、偏襟棉衣或皮衣、衬衫为主;女士服饰以款式简单的圆领、V字领或者翻领连衣裙、民族图案花卉刺绣两侧开叉的长马夹、毛皮大衣为主。传统服装的色彩是比较单一的,唯有以扎经染色技术来制作的艾德莱丝服装一枝独秀、艳丽多彩,尤其受到新疆少数民族女性的青睐。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东西方文化传播和融合也在不断的加速,这就促使新疆的民族服饰制造技术和设计水平也在飞跃式的发展。《蝶变》服装系列在保持了原有的新疆民族服饰的制作特点之余,很好地将西方立体皱褶、立体剪裁的技术融入到自身的设计之中。其主要的设计方法就选用艾德莱丝绸直接披挂在人体模型上进行相应地裁剪,这种设计方式可以更好地体现新疆艾德莱丝绸服饰的立体感,使得新疆民族服饰更具一种典雅雍容之感,也可以使得《蝶变》的蝴蝶图案更加的栩栩如生,更好地凸显新疆民族服饰的艺术感和立体感。
  三、纹样创新
  新疆民族服饰中的传统纹样结构繁复,表现形式灵活多样,因此在新疆民族服饰的设计上对于纹样的使用不能奉行简单的拿来主义,需要考虑服饰穿着和人体的协调性。事实上,纹样作为服装面料上的装饰,其终极目的是为服饰整体形象的展示而服务的,所以在任何民族服饰纹样的运用上都要与服装的共性因素相统一。
  艾德莱丝绸意为“扎经染色的绸”。我国染色工艺有很多种,而艾德莱丝绸则是使用较为古老的扎经染色工艺染成的。在进行染色之前要根据最后的图案要求,在经向纱上面扎结,之后进行分层染色。经过扎结的经向纱会因为受染液的渗润程度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色晕。此种形式染出的花纹更具层次感和色彩感,从而形成了艾德莱丝绸纹样丰富的特点。整好的丝卷在大轴上然后套在手摇转轴上分成均匀的股,由经验丰富的匠人用一股股丝线上排列出各种花纹,例如巴旦木花纹,木板花纹,梳子花纹等,这即为艾德莱丝绸的精髓所在。“艾德莱丝”扎染之意的由来就是因为“一扎一染”是关键所在,色染好后就该“整经”了,即将扎着的结都剥离,然后将丝晒干的过程。这一切工作都完成以后就该织绸了,在木制织绸机上,随着梭子无数次来回穿梭,艾德莱丝绸就织好了。艾德莱丝的扎染技术变化多端,各具特色,这种扎染技术的晕色变化极为丰富自然 。艾德莱丝扎染技术最令人赞叹的是其独特的扎结技术,事实上面对每种花,利用艾德莱丝扎染技术可以制作出成千上万朵花,而且扎染出后会有千姿百态的效果,这是机器印染无可比拟的。
  新疆民族服饰的创新还体现在纹样的设计之上,以《蝶变》服装系列为例,其服饰图案和纹样有与众不同的设计。为了更好地配合凸显艾德莱丝绸面料质感性,《蝶变》采用了红色、蓝色的蝴蝶状图案,这种全新纹样的运用,不但很好地凸显了“蝶变”的艺术主题,而且面料中斑斓绚丽的蝴蝶好像在山谷和花丛中自由的穿梭,使得服装图案和纹样在外形上有了一种流动感,穿着服装的模特衬托得婀娜多姿、妩媚动人,给人美轮美奂的艺术之感。
  四、理念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疆民族服饰在制作上也开始求变、求新,在立足于自身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新疆民族服饰在创作理念上也开始寻求新的突破。当前新疆民族服饰的创作理念被广泛地运用到服装设计中,但是服装设计的外在形式较为单一,而且在服装设计中也缺乏个性表现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服装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要求服装设计师在日常的服装设计上也需要创作出款式新颖、多元化的服装系列。要达到上述目的,需要服装设计师要放开思路,在面料拼接、面料再造方式上面多下一些功夫,要对传统的机织面料和针织面料进行大胆的革新与创造。《蝶变》服装系列一方面立足于新疆民族服饰传统的扎染制作技术,另一方面很好地将西方立体皱褶、立体剪裁的技术运用到自身的服饰创作之中,不但提升《蝶变》系列的品味,而且也使得《蝶变》系列服饰更具一种现代感、时尚感、高级感,极为符合当下服装设计的发展潮流和趋势。
  结语
  以上是以《蝶变》服饰系列为例,对新疆民族服饰的创新的论述。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新疆民族服饰要发展,不能一味保持传统设计风格,还需要迎合当下民族服装设计的发展潮流,不断地从自身民族文化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同时还需要融入一些现代化的创作理念,无论在面料、纹样、制作技艺上都要敢于创新,敢于突破固有的传统设计模式,这样新疆民族服饰才能在设计上不至于落伍,这对于促进推动新疆民族服饰的发展和进步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尚雪娇.新疆哈萨克族传统服饰特征分析[J].西部皮革,2018,40(14):1.
  [2]方东.新疆维吾尔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民族博览,2018(07):187-188.
  [3]杨丽萍. 新疆少数民族服饰在当代工笔画中的运用[D].新疆师范大学,2016.
  [4].新疆:制定服饰标准传承民族文化[J].中国标准导报,2015(10):13.
  [5]阿孜古丽·吐尔逊.浅析新疆境内发现史前服饰[J].赤子(上中旬),2015(06):125.
  [6]林盛明. 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7.
  [7] 李子涵.新疆少数民族服饰纹样创新设计[D].新疆师范大学,2018.
  作者单位:新疆国之桦服装设计研发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表演的魅力。因此,演员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需不断发挥自身优势,谋求新的突破。本文从演员与角色的辩证关系入手,探究演员在剧本的基础上如何完成角色的转化,并加以突破。  一、演员与角色的关系  在表演中,究竟是演员塑造角色,还是角色塑造演员?其实答案并不是绝对的,不论是“谁”塑造了“谁”,都是一种成功。林洪桐提到:“创作是由一个第一自我和数个第二自我组成的一个复合结构。
期刊
摘要:中国画语言给艺术创造者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资源。对于当前高职设计专业学生来说,立足于传统文化艺术创作中,通过观察法启发设计思维、学习中国画语言的笔墨、造型和构图的方式、自主地构建自己的设计思维、在创新中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将针对中国画语言对于高职学生的设计思维构建进行探究。  关键词:中国画语言 高职教育 设计思维  我们开展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向社会输送我们需要的专业性
期刊
摘要:现今演出市场越来越繁荣,舞台服装需求猛增,舞台服装短缺。由于其使用时间短的特殊性,本文拟通过资源再利用的方法解决部分舞台服装的需求。本文以实例讲述将已有舞台服装根据新剧本的要求进行再设计的过程,总结方法,证明了舞台服装资源再利用设计的可行性和价值。  关键词:舞台服装设计 设计 制作  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以文化创意、知识产权和高科技为核心内容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
期刊
摘要:编导的创作风格是编导在社会生活中探索与发现后逐渐形成的舞蹈创作实践,它属于编导个人独特而稳定的心理特征。编导的创作风格与其自身性格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必定有其独特的舞蹈语言和感染力,好的舞蹈作品既有其内在的含义,也包含了编导者对感知、情感的把握以及对舞蹈者动作形象等的设计。它体现了编导者想要表达的内心情感,也充分的彰显了编导的性格。  本文笔者将以性格为切入点,探索
期刊
摘要:恐怖、神秘、阴暗是哥特艺术带给世人的直观感受,经过长期的发展,这种艺术已经与不同的文化形式相融合,形成了自成一体的美学体系。当哥特风格融入到动画艺术当中时,这类动画是具有了独特性,角色造型也别具一格。文章首先通过对哥特风格进行概述,再从哥特风格在影视中的运用讲解哥特电影的发展,延伸到哥特动画的发展历程,结合具有代表性的哥特动画举例说明,总结哥特风格对动画角色造型的影响。  关键词:哥特风格
期刊
摘要: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通过实现教学的可视化与直观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对于其学习兴趣的提升具有重要益处。中职美术课堂运用信息技术,是新课改教学过程中的必然选择,能够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有效提升美术教学效率,对于学生美术学习技能与素养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应采用信息
期刊
摘要:随着近年来人们对于傳统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将民族文化符号引入视觉传达设计之中。一方面丰富了视觉设计的美感追求,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民族文化的特征与色彩,达到了文化欣赏和传承的效果。本文即通过分析民族文化符号的重要意义,探析其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途径。  关键词:民族文化符号 视觉传达设计 运用  民族文化符号具有民族特征以及文化内涵,一般在民族和地域上表现有强烈的差异性,具备良好的观赏价值
期刊
摘要:初中古诗歌在学习上比小学阶段的诗歌有些难度,需要更深的理解力。而很多初中学生面对晦涩难懂的诗歌都感到畏惧,教师如何利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升诗歌品析能力,知人论世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够发挥很大作用。本文就此展开细致思考。  关键词:知人论世 诗歌 策略  近年来语文教学伴随着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的流行,我开始重新审视教学工作。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的学科,带着极为显著的人文色彩。我认为在
期刊
《动画造型设计》课程是为广东工业大学动画(中外合作)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  广东工业大学动画(中外合作)专业是经教育部批准的,于2013年开办的,依托国际交流合作,跨学院协同创新的中外合作试点教学项目。  与普通动画专业相比,动画(中外合作)有很大不同——招收文理科普高考生,而非艺术类考生。而《动画造型设计》从课程前期所需技能基础来说,是需要一定的美术基础的,面对一群完全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
期刊
摘要:苏州弹词魏调由魏钰卿始创,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前后,这一时期正值苏州弹词兴盛发展的第二次高潮。魏调是马调流派系统代表性的唱腔,它在马调的基础上进行传承发展。文章通过内外因分析梳理出魏调成因及唱腔基本特点。  关键词:魏调 流派系统  苏州弹词魏调由弹词艺人魏钰卿始创,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前后,这一时期正值苏州弹词兴盛发展的第二次高潮。魏钰卿(1879-1946年),江苏苏州人,其自幼就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