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 融合 共享 走在集团化办学的阳光路上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716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8月,枝江市丹阳教育集团应势成立。它由龙头学校丹阳小学、成员学校南岗路小学、实验小学三所学校组成。丹阳教育集团在集團化办学的发展进程中,由 “管理重构,资源整合,文化融合”到“锤炼队伍,共享课程”,以改革的思维破解办学难题,以科学的策略保证集团化办学高效运转,实现了“和谐共生,齐头并进”, 使集团阳光品牌在合成再造中扩容、提效、增值。

重构集团化办学管理体系,组建发展共同体


  集团化办学由独立学校发展模式转变为共同体发展模式,在管理上也由单一转为复合,这既是学校发展转型升级的一次艰巨挑战,也是推进依法治校、构建现代学校治理结构的有利契机。
  党建引领,凝聚集团发展合力。将党建工作作为推进集团全面工作的核心抓手,成立集团党总支,设立校区党支部,构建起“一核五翼九制”,“一核”即以集团党总支为领导核心,加强对集团各校区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五翼”即构建决策、执行、协商、监督、协同等五个组织;“九制”即建立联系群众、民意征询、民主协商、关爱帮扶、品牌活动、价值引领、动态管理、文明引导、组织共建等九大机制。党建共同体,开启了党建引领集团发展新篇章。同时,充分发挥学校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组织开展“两学一做”“牢记初心不忘使命”主题教育及给党员教师过政治生日活动等主题党日活动,有效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思想觉悟,增强了团队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凝聚力,为集团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管理一体,推动各校区同步发展。从提高教育集团的科学管理水平出发,形成了“线块结合、扁平管理”的管理模式,建立“一个法人、一套班子、分设校区、统一管理”的集团化管理体制。在日常管理中,集团建立“五统一、四分开、三共享”管理制度“五统一”即统一领导、统一目标任务、统一办学章程、统一过程管理、统一奖优罚劣,“四分开”即实行教学场所分部组织、短期目标分开落实、教育经费分开使用、办学特色分别创建,“三共享”即优质师资共享、课程资源共享、教育设施共享。
  共研共进,打开教师队伍建设新境界。集团化办学要实现的最关键均衡就是师资队伍的均衡,既要外部引进扩容,又要内部培训提质,还要相互间流动激活,这样才能使活水涌动,生机勃勃,才能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作风高尚、实力过硬的教师队伍。
  首先,师资柔性、智慧流动。集团内三校区教师交流因地制宜,采取内外、上下、平行多样态流动方式,“引人与引智结合,引智至上”的原则,各校区的新任中层干部的选拔,优秀传统特色课程的继承和新项目的开发等,都通过这样的人员流动确保了其发展、推进。
  其次,共研共进,实施联合研修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集团成立后,围绕构建个性化、特色化的阳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了系列活动:集中学习、推广集团“34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集团的主导下,三校区分学科成立联合教研组,定时定点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和集体教研活动。
  集体备课、联合教研、赛课活动等一系列集成式研修活动,不但促进各校区的融合,更激活教师专业成长内驱力,彰显名优教师“风格”,促进骨干教师“升格”,引领年轻教师“入格”,让丹阳集团教师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以文化传递文化,凝集发展共识,从整合走向融合


  坚持阳光文化传承。丹阳小学“阳光文化”的精神、价值、理念是最为宝贵的财富,也是集团文化的“根”,这个根扎得越深,集团的大树就会越加繁茂,由此,我们开展了阳光文化传承活动——“扎根”工程。
  以活动传承阳光文化。在三校区开展了以介绍校园文化为主题的校园小导游竞赛和师生诵读校赋比赛活动。掀起了背诵校赋、演唱校歌的热潮。集团还独具匠心举行了阳光文化展示活动:以校歌、校徽、校训、校赋为主题,采用舞蹈、歌唱、朗诵等形式进行呈现。场面恢宏,造型新颖。
  以环境承载阳光文化。三校区将阳光办学理念、办学愿景、校训融入文化建设中。南岗路小学致力打造“阳光文化 快乐向上”文化特色;而实验小学吸取竹文化的精华,致力打造“阳光文化 坚韧向上”文化特色。并通过抓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墙壁文化、连廊文化、厕所文化等,优化环境,充分发挥其“无声之教”的熏陶作用。
  抓实制度文化的传承。文化是根,制度是本。一个学校的所有行为只要都能装进科学、合理的制度篮子里,老师就会觉得领导处事公平公正,那一切工作就会顺利、高效。这是集团进入飞速发展轨道的根本,为此,我们开展了制度文化的学习、传承活动——“固本”工程。
  做好集团管理制度的顶层设计。集团以依规治学为抓手,在丹阳小学制定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根据三校区实际情况先后修订完善并形成了各条线行为准则,如《丹阳教育集团教学管理制度》《丹阳教育集团专任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案》《丹阳教育集团教研活动制度》等。集团在党支部建设、师资交流、绩效考核、后勤管理等方面都制订相应的制度和实施细则,形成丹阳教育集团总章程。并分校区召开职代会,学习讨论集团总章程。在总章程的框架内,修订完善本校区的教育教学各项规章制度。集团全体教职工有章可循、依规行事,检查评比也有了“标尺”。
  构建公开、透明、满意度高的评价体系。在丹阳教育集团,教师的一切待遇都由“评价打分”来决定。评先、评优等,都从评价赋分中由高到低选拔,公平竞争,极大地调动了年轻教师的积极性,也使“老名师”丝毫不敢懈怠。就这样,大家你追我赶,公平竞争,促进了“新名师”的脱颖而出。公开、透明、满意度高的评价体系,不仅推动了制度的学习和传承,更为三校区和谐、稳定奠定了基础。
  营造“尊重包容,和谐共生”的人文氛围。集团化办学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文化包容、人心融合的问题。为建立起合作互助、包容尊重、共享共赢的团队氛围,集团大力开展“聚心”工程。
  用开放包容的人文精神凝心聚力。集团开展了“我理想中的集团化办学”主题大讨论活动。200名教师畅所欲言,纷纷为集团建设发展建言献策。尤其是实验小学的教师们分享了来到丹阳教育集团这个大家庭以来在教学、生活中的收获和成长,还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用活泼多元的活动和谐共进。教研活动的团队合作,教师专业的报团成长,工会活动的温暖别致,都牵动着每一位教师不断向上,这个日益庞大的团队风清气正、开拓奋进、和谐温暖。在丹阳小学校区,年过五旬的彭宏祥老师主动申请承担班主任工作;在南岗路小学校区,老师们主动做分外的工作;在实验小学校区,老师们抢着上公开课。一个个有凝聚力的班级团队和年级组团队正在丹阳教育集团诞生。
  目前,“秉承同一理念、分享共同智慧、追求统一目标、个性多元发展”的集团办学思路已深入人心,集团内文化共融、理念共享、校区互动、协同共进的发展态势已基本形成,集团化办学使校校精彩,走向更高的发展平台。
其他文献
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办好学前教育”的要求,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从娃娃抓起”,并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放到各项民生工作的首位。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学前教育事业给予了高度关注,相继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使得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仍面临学前教育师资短缺的现实问题。据中国教育报报道:20
期刊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以“忠毅勤朴”为校训,弘扬“守正创新,自强不息”的实验精神,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的根本宗旨,近十年来积极探索思政教育的新方法,扎实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实现了办学成绩和育人实效双丰收。  普通高中教育,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普通高中要进一步增强育人的使命意识,突破思政教育的认识误区,牢固树立“课程思政”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办好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根本遵循。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它不仅是知识传授的重要平台,更是价值引领主要阵地,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发挥好中学政治课的独特功能,提升中学政治课的课堂效果,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科功能是政治课的独特优势
期刊
在喜迎新中国70华诞之际,蕲春教育提升质量、规范管理纵深推进,迈入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总目标,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教育现代化体系,以“务实创新”担纲“优质均衡”,努力以“人才之乡”“教育强县”托举“文昌之乡”“教授名县”。牢固树立“10个理念”,谋划工作始终“走在前列”  以奋进
期刊
从我国油田的开发现状来看,我国大多数油田已经进入到了中后期开发阶段,油田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就会出现产量递减,成本递增的开发状态。从油气开发企业的现实经营状况来看,目前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是学校发展至关重要的要素,一流的学校需要一流的教师,学区的整体发展离不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武汉开发区(汉南区)为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打通沌口、汉南两大片区教育资源,大力推进学区制建设。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小学、汉南区子林小学、汉南区汉南小学、汉南区水洪小学组成了第十学区,在教育理念、学校文化、教育教研、德育工作、师资培养等方
期刊
宜昌三峡职教集团成立之初,主要由与宜昌千亿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11个市直行业主管部门、17所职业院校和200余家本地大中型企业组成。通过集团的组建,构建了一种教育主管部门和院校主导、企业参与、政府推动、行业指导、院校和企业双主体实施,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中高职一体化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机制。五年多来,宜昌市教育局紧紧依靠市直各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带领以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的全市职业院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