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 喜

来源 :百花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j0425ja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妮婆已经是第四次到候车亭了。
  天还没有大亮的时候,福妮婆放了巴掌长的一串爆竹,就顶着寒风来到公路边。
  “福妮婆,赶早去哪里?”出门遇见放牛的村民问她。
  “小庆要回来过年了,我去接他呢。”
  “灶神还没回去呢,小庆比灶神还早?”村民笑了。
  福妮婆不管。她送过灶神了。可她在候车亭等到天大亮,也没见到小庆,就回了家。
  今天是臘月二十五,入年假,大年马上到,村里一早就断断续续响着爆竹,家家都送灶神迎新年。今天还是镇上的圩日,要是往年,福妮婆一定去赶圩置年货,可今天她不去。昨天福妮婆托口信给镇上的女儿大春,叫她今天带两斤肉来。福妮婆也托了口信给邻镇上的二春,二春来不来福妮婆心里却没底。
  福妮婆老来得子,两个女儿一直都宠爱弟弟,吃的用的玩的都让着他。只是二春自己两个儿子都在上学,老公也没手艺,打短工过日子。大春嫁给了镇上的干部,自己也是镇政府合同工,一个女儿去年大学毕业工作了。父亲去世两年后,小庆说他不能再靠母亲养他,他要外出打工学手艺。福妮婆和两个女儿苦劝不住,只好放行。谁知他一去三年没回家,这让风烛残年的福妮婆甚是挂念。
  第三次福妮婆到路边,等了大半个时辰,等来了开着小车的大春夫妻。大春说:“妈,小庆只买到十点的车票,回到县城都十二点了,再坐车回来最快也得下午一点才到。先回家吧。”
  “也不知小庆现在成啥样了。”大春老公把她们送回家,福妮婆母女开始动手收拾屋子。“你不是看过他照片?他说好着呢,人都胖了。”大春说,“上次他姐夫出差到那儿要见他,小庆说他挺好,可没空见面。”“这孩子,只要平安就好。”福妮婆说。
  女婿走了一会儿,福妮婆又摇摇晃晃出了门。“我去看看,说不准小庆买到了更早的票。”福妮婆说。“妈,你就是心急。”大春笑着摇头。以老母亲这速度,走到公路边得15分钟。
  腊月的阳光很温暖。福妮婆在阳光下眯眼看着来往车辆。赶圩的村民陆续回来了,满载着年货。“福妮婆,小庆还没回来?是不是又不回来了?”
  “回来的回来的,小庆说了回来就一定回来的。”老人忙说。
  “再等下日头都落山了。”村民笑笑。
  福妮婆不理他们,只是看着来往车辆。她要看小庆从哪辆车上下来。老眼都看酸的时候,她看见二春骑着自行车过来了。
  “小庆还没回来,妈?” 二春在母亲身边停下。
  “快了快了。”福妮婆说,“几点了?”
  “还没十二点。我十一点下来的。”二春说。
  “大春说小庆一点到。”
  “还有一个钟头呢,先回家吧妈。”
  家里大春已开始做饭了。大春买了鱼、牛肉、猪脚和腿肉。“等小庆回来了,今天我们一家先过年。”大春说。
  “买这么多,咋不叫你老公过来吃饭?还有你女儿回来没?”福妮婆对大春说过,又转向二春说,“还有你老公和两个仔。”
  “他们还没放假呢,来不了。”大春说。
  “他们正月再来拜年。”二春说。
  隔壁的五叔过来了:“好热闹啊,俩姊妹歇年假来看妈?”
  “小庆要回来了。”
  “难怪。几年没见小庆了。”五叔说,“他在外头还好吗?”
  “好呢,”大春说,“他说要给妈一个惊喜。”
  “只要他平安回来就好。”福妮婆说。
  从小到大,福妮婆就没想过要儿子带给自己惊喜。应该说,小庆年幼时福妮婆也是想过的,那就是希望一觉醒来小庆能睁开双眼看见妈妈,可35年过去了这个惊喜都没到来。现在儿子外出打工三年,偶尔来个电话,打给五叔的儿子或是大春,总是说过得好。可他那样两眼摸黑的人,第一次单独在外,能过得好吗?
  “妈,是小庆来电话了。”二春拿着大春的手机喊,手机开了免提:“妈,我上车了,过一小时到家。”是小庆熟悉的声音。
  “哦,是小庆,路上小心啊,妈在家等你。”福妮婆拿着手机,手抖个不停。
  “放心吧妈。”大春说,“你饿了吧?要不你先吃点儿?”
  “等小庆回来吃。”老人说,满眼泪光。
  老人把饭桌、碗筷整了又整,看了又看,然后说:“我去接小庆。”
  “还早啊妈。”大春说。
  “我慢慢走出去。”老人说。
  “我也去。我自行车帮小庆载东西。”
  看看时间还差十分钟,大春才掩上门出去。福妮婆和二春在腊月的阳光下望着来往车辆。
  “怎么还没来?”老人说。
  “年脚下人多,总是一路停。”
  “也不知他变成什么样了。三年了。”
  “妈你别担心,刚打过电话呢。”大春搂着母亲。
  “来了来了。”一辆班车在候车亭前停下,下来三四个青年。有一个戴着墨镜,一手摸索着车门,一手由一女子搀扶着。后面一个后生提着两个旅行箱,高声喊:“福妮婶婶,小庆的箱子。”
  母女仨一下拥过去。
  “妈。”墨镜男子挣脱搀扶的手,两手摸索着向前。福妮婆一把扶住:“小庆……”
  小庆拉过方才搀扶他的女子,握着母亲的手说:“妈,这是我女朋友桂芳。”
  女子紧握福妮婆双手:“妈……我和小庆回来就不走了。”
  福妮婆端详着女子,呆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儿来,忙说:“好啊,好啊,你们都留下来陪我。”
  两个姐姐也都呆了好久,才醒悟过来说:“快回家,饭菜都凉了。”
  于是,大春拖着一个旅行箱,二春载着一个旅行箱,小庆一手搀着母亲,一手牵着跛脚的女子,一家人在暖阳下往家走去。
  “妈,我出师了。明年就和桂芳到镇上开盲人按摩店。”
  [责任编辑 徐小红]
其他文献
我記得清清楚楚,那是2002年初冬的一个早晨,我听见亚楠的咳咳声后一跃而起,去跟她抢卫生间。那些日子一直是这样。接下来我会在水龙头下哗啦哗啦撩水洗脸,牙刷在口中上下飞舞,再用啫喱水把散乱的头发归拢起来,弄出一个很不错的中分。最后我拿起做了超市副总后购买的金利来公文包夹在腋下,使用的是那个年头儿有身份的人经常使用的那种标准姿势。  就是那天,我往牙刷刷毛上挤了一粒黄豆大小的牙膏,还没来得及塞进嘴里,
期刊
施工队那么多人,我一眼就能看出,他是个闲人。  有一天,两支施工队发生了摩擦,一方指责另一方的人闯入他们的“地盘”偷东西,并扬言要打断偷者的腿!  偷,是最令人厌恶的,尤其是生活在同一团体里。  是哪位呀?有人指给我看:“喏,就那位!”哦,正是闲人!  闲人,更让我鄙视了。  闲人的老板姓周。我找周老板落实情况。老周说,他是去拾塑料瓶,拾到人家“地盘”上了,人家就说他偷。其实,那是醉翁之意!老周肯
期刊
今年,栓柱确定要带着媳妇、孩子们回来过年的,芹心里很高兴。一高兴,腿就不疼了,是高兴把疼撵走了。  扫院子。扫房子。芹裹了头脸,用竹竿绑了笤帚,扫。把条案、桌子、椅子都刷了一遍,晾在阳光下。刷锅,煮饭锅、炒锅、砂锅。清灶。刷案板。刷锅拍。蒸馍,枣花馍、蛇馍、羊馍、豆包。剁饺子馅儿:五花肉,剁得碎碎的。洗萝卜,红萝卜、白萝卜,切片,煮半熟,笼布裹紧,压水。剥葱,高脚大葱,一根根白白青青。切碎后的葱和
期刊
人二的前六十几年都在一个叫“庄高”的小山村里度过。他二十六岁成家,第二年有了第一个孩子,两年后,又多出第二个。人二一共三个孩子,本来可以有四个、五个,但是人二只有一间房,一间房里住了五个人、四头猪、十只鸡、数量不定的鸭子和鹅,他只好谢绝那些远远赶来的第四个、第五个……  人二到四十五岁才动手建他的第二间房。因为天气、泥工、木工和他自己(口袋里的钱包)的原因,结顶这道工序到来时,人二已经五十岁。之后
期刊
复州河產一种鱼,头大,肉鲜,刺少,叫“沙里趴”。顾名思义,该鱼是在河底的细沙里藏身。我欲捉之,在浅水区用脚掌胡乱踩鱼,却收获寥寥。牵牛饮水的二爷对我说:“你在河里倒退着走,两脚并拢,脚不要抬高,一次退出半拃左右,这叫‘退鱼’,你试试。”我依言而行,退着退着,就会踩住一条“沙里趴”,弯腰伸手捉住即可。捉到的鱼,用柳条穿成一串。后来我看过一本书,有一句话印象深刻:天下事,有时可以退而得之。不过我们那时
期刊
鸡叫过三遍,东天边泛起了鱼肚白。  村子里,响起狗的叫声,此起彼伏。  屋门“吱扭”一开,哥闪身进了屋,身后,带着一股子凉气。嫂子点亮煤油灯,撑起半个身子说:“又丢谷穗了?”  “丢了,还不少。”哥一屁股坐在炕沿上,顺手抓起旱烟袋。哥挖烟叶的手直哆嗦。  地里的谷子已经由青变黄,沉甸甸坠弯了腰,再过些日子,就可以开镰收割了。  哥是队里的护秋员,护秋责任重大。可最近几天,夜夜丢谷穗,害得哥吃不好,
期刊
那年那日,老校长高声宣布:“夏令营的日子,到了!”  山村小学就像架在火炉上的水壶,在一阵喧闹之后,终于沸腾起来。  太阳刚刚爬上山头,头发灰白的老校长把我们组织起来,朝着东山下的大林廓出发了。  我回头看看同村的娜珍,她背着一个红色的书包,脸蛋红扑扑的。  早晨的山里很静,但我们的喧闹声还是吵醒了山林,各类鸟儿在林子里惊慌地鸣叫,振翼乱飞。  我们三五一群,没入山林。  不知什么时候,我和伙伴们
期刊
龙门农场本是蹲劳改犯的,劳改犯刑满后继续留场就业,被称为“二劳改”。知青来了,与“二劳改”混编在一起,知青的师傅多是“二劳改”。  我被分到牛圈管牛。因为味道浓烈,牛圈远离住人区,是世外桃源,扯破嗓子唱《红莓花儿开》 《喀秋莎》《鸽子》这些“黄色歌曲”也没人管。队里开会、学习,也懒得大老远来喊我。而且,这里还有师傅老杨头儿,可与之耍嘴玩。日子不是一般的美。  现在算来,老杨头儿不到五十岁,那年月人
期刊
春天就像一匹活蹦乱跳的小马驹,踏着冬天的脊梁一路狂奔而来。沉睡的大地和万物开始复苏,冰雪消融,溪水潺潺,钻出地面的小草和呢喃的燕子,拉开了春天的大幕。然后,小马驹跑过的地方渐渐地绿纱荡漾,梨花白桃花红,蝶舞蜂飞,春天就回来了。  羊在胡杨林里低着头吃着草,它们没有时间抬头观赏灿烂的春色,不关心花儿红不红白不白,只要草儿长得肥长得嫩,没什么可以打扰它们集中精力吃草的兴致。牧羊人买买提把那件老羊皮皮袄
期刊
她径直走到他跟前,打了个招呼,坐在对面的卡座上。  他惊讶地看到她似乎又老了些,当然是与他之前的印象相比。她的头发也留长了,如黑瀑,末尾打个卷儿,感觉不如短发那么干练。脸色也似乎不如以前白了,还有不严重的、花粉过敏的红癣。这一切都影响了她在他心中的美好形象。不过,总体还是瑕不掩瑜,她依然算得上漂亮。  这不奇怪,人总是在向老走着。好久不见,在别人眼里,自己也大约如此。  牛排,红酒。西餐,刀叉叮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