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药物嚼碎后效果更佳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a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
  
  前些天我胃口不舒服,医生给我开了盖胃平,医生嘱咐我,让我饭前半小时嚼碎服用,请问为什么要嚼碎后服用呢?还有哪些药物嚼碎后服用效果最佳呢?
   江苏泰州 陈易君
  
  答
  
  一般来说,片剂药物需整片吞服,也有些药物需要嚼碎才能服用,嚼碎服的目的是为了使药物能够尽快释放,加快对药物的吸收,更好更快地发挥疗效。那么这些常见的药物有哪些呢?
  
  治疗消化道溃疡病的药物
  如盖胃平、胃舒平、硫糖铝、铝碳酸镁等,适于胃疼发作时或饭前半小时嚼碎服用,药物经咀嚼后分散成微小颗粒,覆盖在消化道黏膜上形成保护膜,促使溃疡的黏膜尽快恢复。
  
  钙制剂
  钙的流失量非常大,吃下去没等吸收就有大部分随尿液排出去了。如果嚼碎可以增加吸收率。常见的有钙片、碳酸钙、葡萄糖酸钙、钙尔奇D等。
  
  助消化药
  如干酵母,也叫食母生,是最早也是最常用的助消化药物。因其含有黏性物质较多,如不嚼碎易在胃内形成黏性团块,影响药物的作用。嚼碎后服用利于在消化道的吸收。
  
  抗心绞痛药物
  硝酸甘油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短效抗心绞痛药物,适用于急性发作的病人。它可缓解各类心绞痛,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分钟后即可起效。
  
  复方甘草片
  是“老牌”的祛痰止咳药,在服用复方甘草片时,最好不要吞服,否则会使原本含量很少的阿片粉经肝脏代谢掉。吞服还易发生恶心、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
  
  抗过敏药
  色羟丙钠,用于过敏性鼻炎、结膜炎,过敏性哮喘,日光性皮炎及其他过敏性反应。饭前半小时嚼碎服下。对于治疗急性过敏病症时宜将药片嚼碎服用,尽快发挥作用。
  
  排气、排便类
  二甲硅油,为消泡剂,能改变气泡的表面张力,使其破裂,从而消除胃肠道内的气泡;果导片用于治疗便秘,服药后4~8小时排出软便,咀嚼后服用效果更显著,睡前服为宜,因白天服后造成夜间排便而影响睡眠。
  
  支气管哮喘类
  异丙肾上腺素,又名喘息定、治喘灵,适用于控制哮喘急性发作,舌下含服时宜将药片嚼碎,然后含于舌下,否则达不到速效。
其他文献
认识了心血管事件链,大家都觉得只要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就可以阻止心血管疾病发生的进程。其实,要想远离心血管疾病,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要健康生活,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让我们的血压、血脂、血糖保持正常,从根本上阻止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不良生活方式是“三高”源头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饮食不合理、熬夜加班、吸烟、缺乏运动等等,这
心血管事件链是美国著名心脏病学专家Braunwald教授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医学概念,是对心血管发病规律的最新认识,是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会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导致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进而出现心肌缺血,冠心病心绞痛,然后逐渐发展到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最终导致心衰,甚至死亡的这样一个连续的心血管事件过程。这一系列心血管病变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发生,就像一条链条那样环环相扣,紧密相连,
心血管事件链是国际医学界近年来对心血管疾病发病规律的最新认识,找到了规律,就可以“层层出击”阻断链条的进展,防止链条上一系列疾病的发生。      通络药物是  血管中的“交警”      人体血液的循环流动在正常情况下,应该是顺畅运行的。心血管事件链之所以发生,首先是人体出现了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使血液变稠,血流变缓,血液中的脂质、血小板在内皮上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其中一
专家简介:  贾振华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络病重点研究室副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第六届常务理事。擅长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梗恢复期、心律失常及慢性心衰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一
这个杀手不是一般的“冷”      步入中年的你有多久没有量自己的血压了?以为自己年轻时身体很好就无所谓吗?这可大错特错了,当你大吃大喝的时候,当你闲适吸烟的时候,当你加班熬夜的时候……高血压就会悄悄的来到你的身上。  调查显示,我国有1.6亿高血压患者,但其中的1.1亿名患者并不知道自己已患高血压。而且高血压患者每年还新增300万人以上。在国外,高血压被成为“No.1 Killer”,因为高血压
白内障是一种高发的眼科疾病,一般在40~50岁开始发病,到70岁以后发病率可高达90%。不少人一过40岁就发现自己视力减弱,出现视物模糊的症状,开始都以为是眼睛老花的原因,其实不然。出现此类症状一定要上医院做个白内障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55岁的徐女士一年前就发现自己视力减弱很快,平时看书看报都需要戴老花镜,而且看电视时间长了以后会觉得非常干涩,眼前出现雾蒙蒙的感觉,尤其让她感到不解的是,一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