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的内在逻辑与空间形态写作——评夏冠洲《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史》

来源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bok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系地域性文化特征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把新疆文学看作一个多重关系构建的构成部分,是新疆多民族文学史的写作基点。《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史》的写作表明,当代新疆社会文化现实由中国当代社会文化内在逻辑的发展所决定。典型意义的“文化空间形态”需要以过程研究为主,《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史》因此而具有再现和还原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事实真实的写作特点。
其他文献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是提升城镇化品质的关键环节,也是政府必须承担的公共责任,政府治理具有开放性与双向度,更加易于实现公众对于有序城市空间结构的诉求。为此本文以协同创新、以
在二战结束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日本对新疆有着不可告人的企图,日本人对新疆有所企图主要是基于地理位置,能源战略,日本反华战略,日本对伊斯兰教政策考虑的,日本还要采取实际行动,插手
就诗学观念而言,萧氏不仅超越了传统士大夫不够纯粹的学术人生观念,同时也超越了一般诗人对诗歌创作本身的艺术功利之追求。其原因大约可归结为两方面;一是由于纯粹的现代学术意
本文在对艺术治疗的历史渊源、内涵与发展及其功能与特征进行介绍的基础上,阐述了心理学中艺术治疗的心理动力取向与社会人文取向理念,进而针对艺术史中"表现主义"与"超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