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uwujduue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孔子著作《论语》广为流传,其中影响最深的就是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本文从孔子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内容、意义,它在当今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以及在这运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孔子的启发式教学。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语文教学;运用
  一、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内容
  孔子启发式教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的意思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也就是学生对于某一个问题已经产生了疑问,正在积极地思考,急于解决这个问题,但一直未搞懂弄通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启”的意思就是“开其意”,就是教师指导学生思考的方法,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悱”的意思是“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这是学生对问题已经有一定的思考,但想法还不成熟,思路并没有完全清楚时,想要表达却又无法准确﹑清晰地表达的一种困惑状态。“发”的意思是“达其辞”,就是教师在学生处于上面这种困惑的状态下,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明确的认识,弄清楚概念或原理,用准确、清晰、干练的语言恰当表达。
  启发式教学整体的意思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到苦思难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不到想说却又不能恰当说出来的时候,不去提示。如果老师讲出一方面的知识,他不能由此进而推出其他的方法或者道理,老师就停止教导。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以为要在适当的时候才能去引导学生,当学生的思维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可以加以适当的启发与诱导。
  二、 孔子启发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孔子启发式教学的重点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成了老师们工作的重要努力方向。因此教师也要循循善诱,把学生很多一时的兴趣和三分钟热度转变为热爱学习的持久动力。在这方面,要更多地展现出教材中教学内容的丰富有趣,以及它在现实生活中的活学活用,将所学与所用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能够使学生主动地发现学习的乐趣进而产生持续的动力,而课堂提问则是促进这一行为发生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在课堂上,教师要适当地创造问题情境,其中包括问答环节,要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当中,引导学生们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们的求知欲达到活跃状态,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运动,也能提高学生独立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提问激疑,使学生恍然大悟,思想积极活跃起来。
  例如,有位教师在讲《祝福》时,向学生提问了一个思考题:“祥林嫂是怎样死的?”这個问题在学生看来好像是没有问题的。有的说是冻死的,有的说是饿死的,也有的说是穷死的。教师接着问:“既然祥林嫂是受饿受冻而死的,那么她为什么临死之前还要‘我’回答人死之后会不会下地狱,死掉了的一家人能不能相见呢?”当学生们交流了自己的想法之后,老师又提出了一个更为深刻的问题:“‘我’回答了祥林嫂的问题之后为什么会心里觉得不安?为什么会觉得自己的回答会对他有危险?”经过一番激烈的探讨,有的学生提出了祥林嫂是“自尽”的新的观点。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发现了新问题,思维一直处于积极的状态,顺着老师的引导,不断接近问题的中心。
  这就说明在课堂上,老师也需要一定的方法来教育学生,运用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在适当的时机加以提示,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从而运用自己的思考去取得问题的答案,进而通过这一问题也可以加以利用,举一反三,可以再没有老师的帮助下自行解决问题,提高自学能力。
  三、 孔子启发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一般采用问答法,通过一问一答的方法来纠正学生原来的错误思考。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激发学生的潜在思维能力。然而,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的运用之中,却非常容易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而我们也需要了解这些问题,能够给我们的教学活动敲响警钟,尽量避免问题的产生。
  (一) 在语文教学中要勇于使用孔子启发式教学
  一问一答的方法,让学生的注意力能够一直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并且认真地进行思考。有不少教师虽然认为启发性原则很重要,却在教学中很难运用,很多教师无法做到这一点,就仍旧采用一讲到底的方式进行教学。但是比起那些容易引起学生心理疲劳,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填鸭式”的教学法,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能够更加符合教学规律,更适合用来进行教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适时的启发,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能够做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而要在实际教学中做到这些,教师就需要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 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启发式教学
  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启发式教学往往总是习惯于从教师提问开始,其实启发式教学并不是只有教师提问这一种教学模式,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与操作,其实也是启发式教学的另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例如,作文课写景,题目为“雪”,则可以通过实践观察雪,让学生对于雪能够有一个更加全面、全新的认识,那么在写作的时候就能够一泻千里,更加顺畅无阻。
  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重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或者一定的任务,让学生能够自己亲自动手、动脑,或者独立,或者合作地去完成。这样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更具有挑战性和诱惑力,能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完成既定的任务或者要求。
  参考文献:
  [1]杜剑影,王艳娟,赵彤.浅谈孔子启发式教学思想[J].考试周刊,2012(77).
  [2]徐鸣.论孔子启发式教学的局限性[J].齐鲁学刊,1988(1).
  [3]甘明.“启发性教学原则”与孔子启发式教学思想[J].琼州大学学报,2000(3).
  [4]宋朝霞.高中语文启发式教学研究[J].学科教育,2013(7).
  作者简介:
  陈立鑫,湖北省黄石市,湖北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为目标的课程。我充分发挥思品教学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树立“一切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知识课堂的探究化建设已经成为现阶段学校课堂建设的重点。構建探究化的初中数学课堂既是新课改对数学知识教学的要求,也是数学学科特性的体现。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该积极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提升学生们进行数学知识探究的能力和兴趣。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探究;教学实践  数学学科是一门集生活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探究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性。探究数学知识,
摘 要:就德育教育而言,这是我国素质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对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微视频是进行现代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对其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而本文就对微视频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浅显意见,希望能够为当前的德育教育提供帮助。  关键词:微视频;德育教育;应用  教育是任何时代都不可忽视重要的话题,而德育教育也是教育教学中中的重要内容,当从当前德育教育现状来看,依然存在
摘要:初中生物给学生认识认识自然,探究生命发展规律的基础学习科目。所以教师在授课期间,需要结合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目标要求,重视课程教学效率的提升。对此本文将结合个人实践教学经验,对初中生生物课程教学方法、模式等方面展开积极讨论,以期能给广大初中生物教师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带来参考意见。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提高效率  一、 引言  根据新课程教學改革的要求,教师需要合理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
突出四个重点强化队伍建设○淄博市审计局近年来,我局始终坚持“干事业,带队伍”的指导思想,不断探索精神文明建设与审计业务建设有机结合的路子,有力地促进了审计队伍整体素质的
为适应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我国成人高校正在逐步转型,成人高校教师也面临新机遇、新挑战、新选择,由此会影响到他们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即组织承诺
总结单丝滤布的过滤效率、过滤精度、耐磨性、表面性能及其他性能指标的最新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涤纶、锦纶、丙纶和聚乙烯单丝滤布的性能及应用情况;以单丝滤布的过滤效率